「減少Metoo受害者產生憂鬱、PTSD,幫助他走出陰霾重新生活,跟使Metoo加害者受到法律管轄一樣重要!」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司長陳亮妤22日在研討會分享說,近年來申訴性騷擾的案例逐漸成長,這是好事,但在...
新冠肺炎全新變異株「EG.5」已入侵本土,登革熱疫情案例再創單週新高,雙重疫情夾擊台灣!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15日於記者會表示。雖然新冠確診數持續下降,但檢出EG.5比率逐漸上升,至今已出現69例。此外,登...
森林野火不只造成農損,還會增加失智機率?美國近日有研究指出,空汙會讓民眾罹患失智症的機率增加,尤其是在農業區或森林野火區的民眾。專家分析,農藥、森林焚燒物是可能加劇失智的原因,但未來還要進行更多分析,以找...
透過AI系統判斷心電圖,可以讓醫院做好準備,減少治療成本,與增加病友存活機率!國防部15日公布智慧醫療「心電圖人工智慧判讀平台」成果,可透過AI遠端判讀心電圖,診斷出超過50種疾病,並篩檢出罹患心血管的患...
「未來需要讓公衛領域更全面的參與新興傳染病決策!」中研院院士吳仲義10日發表演講時說,為了防止類似疫情的狀況,應更關注輕症患者,並應用能不受到病毒變異影響,且能有普及性的醫療措施,以降低患者體內病毒量,減...
台灣有250萬男性面臨夜間頻尿問題,影響睡眠品質,增加三高、癌症風險!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馮思中9日表示,男性隨年紀增長時常有夜尿頻頻的問題,衝擊白天精神與工作績效,還可能衍伸出憂鬱症。醫師廖俊厚呼籲,民眾...
代謝症候群已成為萬病淵藪,腰圍是重要警戒!彰化基督教醫院內分泌科醫師杜思德7日於記者會表示,代謝症候群有五項警戒指標,其中腰圍與血壓是民眾在家就能隨時檢測。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指出,男性標準腰圍為90公分、...
頭頂光禿禿,出門要靠帽子或假髮!皮膚科醫師蔡宗樺2日於記者會指出,肥胖、油性肌膚或生活壓力,都是常見的禿頭原因,且男性禿頭機率正隨著年齡上升,應注意「髮際線後退」、「髮質變細」與「濕髮容易見到頭皮」三大指...
中藥也可以拿來防曬?藥師王儀絜31日在記者會提醒說,近來天氣炎熱、登革熱疫情升溫,需注意先使用防曬乳,再使用防蚊液,兩者需間隔15分鐘。藥師公會中藥發展委員會主委黃世勳則分享自製中藥曬傷液,若不幸曬傷後使...
青年輕生將設防線,衛福部免費諮商推動方案,讓15到30歲的族群,每人有3次免費的心理諮商!衛福部長薛瑞元31日於記者會表示,有情緒問題的青少年常被認為草莓族,進而忽略了青年的精神健康,應儘力免除汙名化的狀...
「病友離世不是單一的事,醫療團隊也要照顧病友家人的情緒!」台大醫院家醫科主任程劭儀27日分享台大推動的安寧緩和醫療成果說,團隊有醫生、社工、心理與宗教諮商,幫助病友與家屬。病友家屬李小姐說,在陪伴丈夫臨終...
男性憂鬱往往難以說出口,最後靠嗑藥、酗酒,毀了人生!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施妍安25日召開記者會表示,目前社會仍對男性有較高的經濟期待,以致近期到精神科求診男性增加不少。她呼籲,除了藥物治療與心理諮商之外...
藝人侯昌明現身挺肝病超音波篩檢,籲年滿40歲每年都應做超音波檢查!肝基會總執行長楊培銘23日於記者會指出,基金會當天早上舉辦全台免費的腹部超音波檢查,共篩檢4463人,發現半數都有輕重不同的脂肪肝問題。他...
「長痘痘一定要看醫生,不會等到長大就不會長!」青春痘暨玫瑰斑協會理事長邱品齊20日於記者會表示,民眾容易因體質、高油炸飲食、作息不正常而滋生青春痘,而且不會拖到以後就會好,一定要儘早就醫治療。長庚皮膚科主...
「家裡的積水源一定要清除,才能有效避免感染登革熱!」針對近日登革熱疫情擴大,國家蚊媒中心首席顧問陳錦生19日受訪時分析,此次疫情主要來源是疫後觀光的境外移入,需提醒民眾出國要防蚊,另外室內也要減少容易孳生...
「植物奶更健康?」「冷凍水果營養已經流失?」健康飲食風潮仍有許多知識誤區。學者舉例說,像是植物奶風潮興起,甚至有人用來取代牛奶,但牛奶的蛋白質含量其實更高,且植物奶有時含有過多添加物,反而不利於人體;有人...
「沒有戴老師,我不可能發表烏腳病研究﹗」曾是台大醫院糖尿病權威學生的行政院長陳建仁致詞說,他自美國返國後,與戴教授一起進行流行病學研究,共發表25篇論文。陳建仁說,雖然他問問題很嚴厲,但總是和顏悅色,讓他...
美國當紅Youtuber格蕾絲,赫爾比格常為粉絲帶來歡樂,不僅有超過260萬名粉絲訂閱頻道,還跨界寫書、演電影。近日她向粉絲震撼宣布自己罹患乳癌!她表示,發現腫塊後,曾擔心問問題讓自己很蠢,但她鼓勵勇氣問...
超過9成國小學童蔬果攝取不足,冷飲已逐漸攻佔小孩的早餐!柚子小兒科診所院長陳木榮5日於記者會表示,這恐導致維他命C、膳食纖維攝取不足,影響發育、睡眠或學業表現。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徐桂婷呼籲,家長可以選擇...
北桃園民眾有福了!相較大台北地區醫療資源,桃園的蘆竹、大園、觀音和新屋地區醫療資源不足,民眾看病只能前往診所、區域醫院或其他縣市大醫院。國立清華大學附設桃園醫院7月4日由清華、高醫於正式舉辦簽約儀式,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