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我見我思

歡迎各界針對言論、思潮、新聞評論、生活相關事件來稿寄至[email protected],未作公開發表的原創文章經刊登將致稿酬。(來稿須同意同時刊登本報實體報、網路與臉書粉絲團)

(社論)台灣三黨走向確立 黨主席要看清路線

醒報編輯部 2025/09/02 13:25

全球的政治都在變化,台灣過去比較崇尚美國的兩黨制,由共和、民主兩黨輪替,可以讓民眾比較熟悉,同時兩黨的體制比較穩定,不會出現過多小黨,造成國家的政策太過複雜。不過連亞洲的大國日本,也從過去的自民黨一黨獨大...

(醫者心)本位主義何時了?

施壽全 / 醫師 2025/09/02 13:24

一件複雜而重要的事工,通常都需要團隊合作才能順利完成。團隊合作的交融、緊密程度,會影響執行成效,而對合作最具負面影響的,當屬「本位主義」。 ##兩種本位主義 本位主義有兩種型態。第一種是事情分工權...

(土地的故事)核能發電多安全才夠安全?

韓乾 2025/09/02 13:22

臺灣的能源問題,簡化地說就是電力問題。雖然官方的說法是並不缺電,但是就日常生活所見,綠電緩不濟急,燃煤發電又汙染環境,影響國人健康。展望未來世界的潮流與趨勢,加上又要發展需要大量電力的AI產業,核電可能是...

(醫者心)計時的錯亂

施壽全 / 醫師 2025/09/01 15:21

一天24小時,有24小時計,也有分上午下午,12小時計時的方法。不過,在手錶或時鐘上,當時間走到12,問題就來了。從12到1之間,若是中午接下午10分鐘,會被說成下午12時10分,而午夜接第二天開始過10...

延攬林書豪為體育顧問

陶以哲 2025/09/01 15:21

林書豪宣布高掛球鞋退休,引籃壇起不少討論。林從哈佛到 NBA,再到兩岸職業聯盟,他不僅展現運動員的堅韌,也累積跨文化的實戰經驗與國際豐沛人脈。 筆者以為,林這些資歷與視野,加上跨語言溝通能力,可以是...

(社論)教育部應成為學校和師生的後盾

醒報編輯部 2025/09/01 15:21

開學的全台師資荒,讓教育制度窘態畢露,教育部正面臨信任危機,不僅是來自於制度與資源的分配不均,更是因為政治干預與行政思維將教育導向偏離中立與專業的危險邊緣。 當教育部不再是學校的後盾,而成為製造問題...

金正恩放棄統一朝鮮半島的啟示

劉孔伏 2025/09/01 15:21

朝鮮與韓國原來是一個統一的國家,二戰後卻各有不同的制度,朝鮮是社會主義專制國家,而韓國是資本主義自由民主國家。兩個國家以三八線為界,把朝鮮半島分成兩半,一南一北。 ##北韓接班人改變心意 出於強...

(藝文櫥窗)人生如季-81歲藝術家陳張莉展新作

簡秀枝 2025/08/31 20:00

資深藝術家陳張莉近作展開幕,取名「人生如季:春流,秋積」,像是生命的回眸與感悟,讓人看到滿溢粉潤與豐盈。 ##陳張莉的如季人生 認識陳張莉近30年,她捨豪門貴婦,選擇辛苦的藝術人,埋首油彩,終生不...

(經濟論衡)世界新變局下,台灣的發展挑戰與機遇

林建甫 2025/08/31 19:58

當前世界正處於劇烈變動的十字路口,地緣政治、經濟秩序與全球治理架構皆面臨重塑。台灣作為高度外貿依賴的開放型經濟體,長期處於美中角力的交會點,在此新局勢下既面臨嚴峻挑戰,也蘊藏深遠機遇。 ##美國退場...

(社論)改革應從己開始 總統一昧捍衛中央像卸責

醒報編輯部 2025/08/31 19:57

台灣政壇似乎永無寧日,在大罷免後,原本以為一面倒的結果,會讓政壇轉趨平靜。沒想到執政黨內部卻反而爆發更激烈的路線衝突,在總統賴清德授意下,民進黨立院黨團也必須要重新改選,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重點當然就是大...

看韓劇有感—論文學與戲劇的力量(程亦君)

醒報編輯部 2025/08/31 19:57

自從去年生重病後,為了轉移身體的不適與疼痛感,開始看韓劇,從二十多年前風靡一時的《大長今》開始,看了幾部優秀的電視劇,令我非常欽佩韓國的編劇、導演、幕後工作團隊以及演員們優秀的演技。 <a href...

推廣樂齡學習 為德不卒?(蕭家興)

蕭家興 / 都市計畫技師 2025/08/31 19:57

學期又要開學了,要升國小3年级的孫女既興奮又焦慮。因為要重新分班,1、2年級同班的同學大部分編到別班,面對即將到來的新同學勢必得重新適應一番。所幸,學童可塑性強,1、2個禮拜後就會玩鬧在一起,不用太担心。...

(醫者心) 人在乎的是什麼?

施壽全 / 醫師 2025/08/31 19:57

人從小到大,藉由各種感覺器官接收訊息,送到腦部辨識、認知與儲存,從而形成個人的種種生理閾值與價值觀。所以,除少數神經反射是「不經大腦」外,簡單的說,一個人對外界引發或體內形成的各種刺激,其反應的強弱大小,...

(社論)全球水資源危機下的在地行動

醒報編輯部 2025/08/28 14:00

面對水資源的嚴峻挑戰,我應汲取「世界水週」的經驗,加速整合管理。 本月24日,全球矚目的「世界水週」(World Water Week)在瑞典斯德哥爾摩正式揭幕,來自 130 多個國家、超過3千名政...

(醫者心)還有「師父」這回事嗎?

施壽全 / 醫師 2025/08/28 13:51

「天地君親師」是中華文化中尊崇感恩的對象,統稱為五尊或五恩。傳統思想中,對天地(大自然),帝王(君),父母(親)敬畏的道理不在話下,「師」得以位列其中,顯示「尊師」,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倫理指標。 ##...

〈話說STEAM〉AI也有「人」權嗎?

張瑞雄 2025/08/28 13:51

「人工智慧是否應擁有權利?」這個問題正日益成為全球公共討論的焦點,它不僅挑戰我們對智能本質的認識,也考驗著文明社會如何重新界定「權利」與「倫理」的邊界。 這場討論並非源於空想,而是建立在今日AI技術所展...

〈遇見美麗〉家花、野花 各有各的美!

溫小平 / 旅遊作家 2025/08/28 13:51

你應該聽過這句話吧!家花哪有野花香?暗諷待在家裡的妻子缺乏魅力,比不上野花嬌豔。其實,家花野花各有各的美,只是男人不懂得欣賞家花,為自己的花心找藉口罷了! 經常到世界各地旅行的我,親眼見證了這樣的各式花...

(社論)核能與綠能之爭 跨世代的公共對話

醒報編輯部 2025/08/27 17:33

「非核家園」這個曾經代表理想與勇氣的口號,如今正站在民意與現實的十字路口。 從核三公投的七成四支持聲浪,到綠能產業連環爆的貪瀆疑雲,台灣的能源政策彷彿正一步步揭開過去那層政治正當性所織成的薄紗。人們...

《汽車咖啡坊》綠能車大會戰 集團產品失衡

邱文福 2025/08/27 17:32

純電綠能車大會戰是在2010年前後引爆,到近十年才掀起全球性汽車集團車廠的恐慌,集團品牌單純的尚能沉著穩定面對,如日本豐田、本田,雖然對純電不以為然,還是沉著面對,箭發多方,以純電、混電、氫能搭配原有汽油...

責任政治不是肉搜戰犯 而在樹立典範

吳英明 / 國立菲律賓大學國家公共行政暨治理學院客座教授 2025/08/27 15:26

民主政治的價值,就在於讓「人的尊嚴」與「人的有限」透過「責任政治」與「責任美感」交織而成,不僅不會互相矛盾,更能彼此成就,進而成為典範。 核心在於:任何錯誤都必須有明確的「課責」對象,而不是將焦點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