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
每日推薦書摘

本報為您精選近兩年新書、好書摘要,供您閱讀與選購之參考。

《AI來了,你還不開始準備嗎?》

醒報編輯 2025/11/13 20:38

在AI迅速發展、滲透生活每個角落的時代,我們不只是迎來技術革命,更面對價值與選擇的重整。本書以「副駕駛」為比喻,深入淺出剖析AI如何改變工作模式、思維習慣、民主制度與經濟結構,幫助我們掌握機會、看清危機、...

《被誤解的懶惰:害怕一停下來就會輸給別人?》

醒報編輯 2025/11/12 20:01

本書是新銳社會心理學家戴文‧普萊斯博士的石破天驚之作,結合他的親身經歷(一個來自偏鄉的窮小子如何在力爭上游的過程中燃燒殆盡)、科學實證及無數個案的精采訪談,深入剖析現代社會對「懶惰」的誤解與污名。作者指出...

《理想時尚聖經》

醒報編輯 2025/11/11 21:53

風靡歐美,《Vogue》、《InStyle》、《華爾街日報》、《New York Post》、《Marie Claire》...爭相報導,15年紐約時尚造型師獨家「三詞法則」,帶你迎向優雅自信的質感人生。...

《玻璃懸崖:女性領導者的職場困局與管理危機》

醒報編輯 2025/11/10 19:41

當女性在職場上突破「玻璃天花板」,獲得升遷與管理職,全球的職場環境就代表真的有改變、擁抱多元嗎?還是性別規範與社會期望,已把女性逼迫至不可能成功的位置,使她踏入名為「玻璃懸崖」的職場陷阱!? 本書結...

《化解你的時間焦慮》

醒報編輯 2025/11/09 18:51

工作清單一件接一件總覺得做不完?為一堆還沒回覆的email感到內疚?時間管理是一則神話,它鼓勵我們善用時間提高生產力,結果反而讓我們筋疲力盡,覺得自己趕不上進度,產生時間不夠用的焦慮感。這種「時間焦慮」使...

《愛的重建:從家庭創傷尋回信仰與希望》

醒報編輯 2025/11/06 18:21

面對隱藏的家庭暴力問題,基督徒應如何看待、理解並伸出援手?家庭暴力的發生原因複雜,基督徒家庭不代表就能免於家暴威脅,只是事件更容易被隱藏。受害者可能面對更多關注與壓力,甚至可能因著來自不同角度的觀點而受到...

《你的隨身心理師:陪你走出情緒困境,療癒關係中的傷痛》

醒報編輯 2025/11/05 19:48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哪裡受了傷,就無法療傷;只要你願意開始理解自己,改變就會發生。我們的行為、模式與習慣存在都有意義,它們很可能是潛意識中壓抑的事物所造成,而這些通常與童年經驗有關。過去的經驗會形塑現在的自己...

《世界最美長距離步道》

醒報編輯 2025/11/03 20:02

「長距離步道」(long-distance trail)指的是延伸距離長、設計供徒步旅行者多日健行使用的步行路徑,其長度通常從數十公里到數千公里不等,跨越不同地形、生態與人文景觀,提供深入自然與文化環境的...

《此地即世界:臺灣,世界史的現場》

醒報編輯 2025/11/02 20:31

世界史不只發生在遠方,臺灣本身就是世界史的現場。將讀者回到臺灣的街道、港口、山脈與寺廟——從這些看似尋常的地方,打開一條條通向世界的隱藏航線。讓你發現,就在你熟悉的地方,發生過世界歷史。 本書選擇台...

《高效判斷的框架》

醒報編輯 2025/10/30 19:53

要做決定時,你是否經常猶豫,難以判斷選擇?資訊太多抓不到重點,太少又難以評估風險;情況混亂、時間有限、缺乏經驗……選擇只在一瞬間,卻糾結著資訊、資源、情緒與價值,從來不容易,甚至影響深遠。在AI時代,判斷...

《松浦彌太郎:50歲後我想這樣過》

醒報編輯 2025/10/29 20:48

從踏入社會至今,我一直都告訴自己不能輸、必須做、一定要做好,始終都在繃緊神經努力。……「想被這樣看待」的自我意識、「這點絕對不能讓步」的自尊、「成年人就該如此」的刻板觀念——那些陳舊的想法對未來的人生已經...

《耶路撒冷三千年:改變世界的30個關鍵瞬間》

醒報編輯 2025/10/28 19:36

耶路撒冷是獨一無二的。匯集了全世界的渴望與虔敬、衝突與張力,一磚一石,都是故事。世界歷史上最令人難忘與最重大的事件,全在此地發生。耶路撒冷的故事,是了解今日世界的重要指南。一神的殿堂、兩個民族的首都、三個...

《拿起筆開始寫,你的人生就會改變》

醒報編輯 2025/10/27 19:22

有別於日記純粹是我們每日生活的紀錄,生活日誌不只是一場與我們的經驗相關、對內心深處的情感所作的個人探索,也是對我們的所思所想以及目標和靈感的紀錄。近三十年來,已有眾多科學研究證實:書寫日誌可以讓我們面對與...

《上帝的旅館:一間不只治病、更創造奇蹟的醫院》

醒報編輯 2025/10/23 19:21

一家殷勤款待的醫院,一段段以耐心與關愛守候的療癒旅程,宛如悲喜交集的人生劇場。二十多年前,史薇特醫師初次來到舊金山的深池醫院。原本她只打算待兩個月,然而,在這所源自中世紀的醫療院所、美國的最後一家救濟院裡...

《邊界感:人與人之間最舒服的距離!》

醒報編輯 2025/10/22 18:46

在職場、家庭等各類人際關係中,你是否有過越界侵入他人空間,過多干涉他人的工作、生活,引起他人反感的行為?或者自己是否遭遇過這類事情,並且對這類遭遇感到不舒服?……其實,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人與人之間缺...

《廣島:發生在人類身上的故事》

醒報編輯 2025/10/21 18:14

當美國人得知日本投降、二戰終結的消息,全國陷入歡欣鼓舞的氣氛時,因美國政府操作新聞,試圖淡化、隱瞞原爆的毀滅性後果,世人並未意識到原爆的威力對廣島的傷害有多慘烈。然而,除了冰冷的死傷數字之外,實際遭原子彈...

《有時候你需要的只是出走》

醒報編輯 2025/10/20 18:35

Rush樂團鼓手尼爾.佩爾特,面對連續失去女兒與妻子的重創,選擇了最不尋常的療癒方式――騎上摩托車從魁北克往北到北極圈、阿拉斯加,再沿著加拿大和美國海岸往南,橫越內華達沙漠與北美大陸到墨西哥和貝里斯,一路...

《為愛立界線:愛人,亦不忘我》

醒報編輯 2025/10/19 19:58

你是否曾經想過:「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必須有所改變」?或是:「我已經嘗試一切去修復這段關係,但沒有任何效果;我擔心我正在變成一個連我自己都不喜歡的人」?你已聽取所有的建議,但逐漸意識到:如果對方不願意改...

《那年,我帶著孩子回到台灣》

醒報編輯 2025/10/16 17:43

「我想讓大兒子和我自己,生活在一個能感受到多一點幸福的環境中。」來自日本的近藤弥生子,因為種種原因跨海來到台灣,原本以為只是異鄉生活的開始,沒想到會在台灣人的日常裡,漸漸發現無數有趣又陌生的細節……不僅與...

《有一種難題,叫父母》

醒報編輯 2025/10/15 18:52

為何你總是感覺要很努力,才能得到父母的愛?為何習慣了以父母心情為優先,才思考自己想要什麼?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把父母情緒、家庭氣氛、親子關係的和諧當作自己的責任?家,為什麼成了讓你最疲憊的地方?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