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
每日推薦書摘

本報為您精選近兩年新書、好書摘要,供您閱讀與選購之參考。

《愛的重建:從家庭創傷尋回信仰與希望》

醒報編輯 2025/11/06 18:21

面對隱藏的家庭暴力問題,基督徒應如何看待、理解並伸出援手?家庭暴力的發生原因複雜,基督徒家庭不代表就能免於家暴威脅,只是事件更容易被隱藏。受害者可能面對更多關注與壓力,甚至可能因著來自不同角度的觀點而受到...

《你的隨身心理師:陪你走出情緒困境,療癒關係中的傷痛》

醒報編輯 2025/11/05 19:48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哪裡受了傷,就無法療傷;只要你願意開始理解自己,改變就會發生。我們的行為、模式與習慣存在都有意義,它們很可能是潛意識中壓抑的事物所造成,而這些通常與童年經驗有關。過去的經驗會形塑現在的自己...

《世界最美長距離步道》

醒報編輯 2025/11/03 20:02

「長距離步道」(long-distance trail)指的是延伸距離長、設計供徒步旅行者多日健行使用的步行路徑,其長度通常從數十公里到數千公里不等,跨越不同地形、生態與人文景觀,提供深入自然與文化環境的...

《此地即世界:臺灣,世界史的現場》

醒報編輯 2025/11/02 20:31

世界史不只發生在遠方,臺灣本身就是世界史的現場。將讀者回到臺灣的街道、港口、山脈與寺廟——從這些看似尋常的地方,打開一條條通向世界的隱藏航線。讓你發現,就在你熟悉的地方,發生過世界歷史。 本書選擇台...

《高效判斷的框架》

醒報編輯 2025/10/30 19:53

要做決定時,你是否經常猶豫,難以判斷選擇?資訊太多抓不到重點,太少又難以評估風險;情況混亂、時間有限、缺乏經驗……選擇只在一瞬間,卻糾結著資訊、資源、情緒與價值,從來不容易,甚至影響深遠。在AI時代,判斷...

《松浦彌太郎:50歲後我想這樣過》

醒報編輯 2025/10/29 20:48

從踏入社會至今,我一直都告訴自己不能輸、必須做、一定要做好,始終都在繃緊神經努力。……「想被這樣看待」的自我意識、「這點絕對不能讓步」的自尊、「成年人就該如此」的刻板觀念——那些陳舊的想法對未來的人生已經...

《耶路撒冷三千年:改變世界的30個關鍵瞬間》

醒報編輯 2025/10/28 19:36

耶路撒冷是獨一無二的。匯集了全世界的渴望與虔敬、衝突與張力,一磚一石,都是故事。世界歷史上最令人難忘與最重大的事件,全在此地發生。耶路撒冷的故事,是了解今日世界的重要指南。一神的殿堂、兩個民族的首都、三個...

《拿起筆開始寫,你的人生就會改變》

醒報編輯 2025/10/27 19:22

有別於日記純粹是我們每日生活的紀錄,生活日誌不只是一場與我們的經驗相關、對內心深處的情感所作的個人探索,也是對我們的所思所想以及目標和靈感的紀錄。近三十年來,已有眾多科學研究證實:書寫日誌可以讓我們面對與...

《上帝的旅館:一間不只治病、更創造奇蹟的醫院》

醒報編輯 2025/10/23 19:21

一家殷勤款待的醫院,一段段以耐心與關愛守候的療癒旅程,宛如悲喜交集的人生劇場。二十多年前,史薇特醫師初次來到舊金山的深池醫院。原本她只打算待兩個月,然而,在這所源自中世紀的醫療院所、美國的最後一家救濟院裡...

《邊界感:人與人之間最舒服的距離!》

醒報編輯 2025/10/22 18:46

在職場、家庭等各類人際關係中,你是否有過越界侵入他人空間,過多干涉他人的工作、生活,引起他人反感的行為?或者自己是否遭遇過這類事情,並且對這類遭遇感到不舒服?……其實,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人與人之間缺...

《廣島:發生在人類身上的故事》

醒報編輯 2025/10/21 18:14

當美國人得知日本投降、二戰終結的消息,全國陷入歡欣鼓舞的氣氛時,因美國政府操作新聞,試圖淡化、隱瞞原爆的毀滅性後果,世人並未意識到原爆的威力對廣島的傷害有多慘烈。然而,除了冰冷的死傷數字之外,實際遭原子彈...

《有時候你需要的只是出走》

醒報編輯 2025/10/20 18:35

Rush樂團鼓手尼爾.佩爾特,面對連續失去女兒與妻子的重創,選擇了最不尋常的療癒方式――騎上摩托車從魁北克往北到北極圈、阿拉斯加,再沿著加拿大和美國海岸往南,橫越內華達沙漠與北美大陸到墨西哥和貝里斯,一路...

《為愛立界線:愛人,亦不忘我》

醒報編輯 2025/10/19 19:58

你是否曾經想過:「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必須有所改變」?或是:「我已經嘗試一切去修復這段關係,但沒有任何效果;我擔心我正在變成一個連我自己都不喜歡的人」?你已聽取所有的建議,但逐漸意識到:如果對方不願意改...

《那年,我帶著孩子回到台灣》

醒報編輯 2025/10/16 17:43

「我想讓大兒子和我自己,生活在一個能感受到多一點幸福的環境中。」來自日本的近藤弥生子,因為種種原因跨海來到台灣,原本以為只是異鄉生活的開始,沒想到會在台灣人的日常裡,漸漸發現無數有趣又陌生的細節……不僅與...

《有一種難題,叫父母》

醒報編輯 2025/10/15 18:52

為何你總是感覺要很努力,才能得到父母的愛?為何習慣了以父母心情為優先,才思考自己想要什麼?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把父母情緒、家庭氣氛、親子關係的和諧當作自己的責任?家,為什麼成了讓你最疲憊的地方? 在...

《法國鄉土甜點的經典本色》

醒報編輯部 2025/10/14 19:30

這些沒有過多華麗裝飾的樸質點心,其實有著超越外表的歷史及淵源,各個皆有其深奧的故事。而其純粹實在的滋味,也歷經時間的考驗,人氣絲毫不減,出現在法國人的日常生活之中,長長久久陪伴、撫慰著人們。 兩位作...

《聽見瓜地馬拉的心跳》

醒報編輯 2025/10/13 19:21

如果說,每一座國家都有自己的心跳節奏,那麼,瓜地馬拉的心跳,跳得比我們慢一些,也更深一些。它從火山腳下傳來,從玉米田的風裡傳來,從馬雅人的眼神、街角的咖啡香、滿城飄散的咖啡香與祈禱聲中傳來。 本書作...

《理應快樂:賽局理論與生活之道》

醒報編輯 2025/10/09 18:34

太多時候,我們做選擇不是根據真實的需求,而是預測別人會怎麼想、社會會如何反應、制度將給出什麼獎懲。我們以為自己在選,實際上卻參與一場更大的賽局,是棋子,也可以是布局者。這正是為什麼這位哲人型經濟學家認為:...

《聰明表達,安靜也有影響力》

醒報編輯 2025/10/08 18:27

作者是一名生於美國的亞裔女性,從小就被教導「努力工作就會成功、要謙虛、別給人添麻煩」。當她進入職場後,總是努力認真、謙虛有禮,卻不懂如何表達意見、難以和同事建立緊密關係,更習慣貶低自己的成就。但她沒有強迫...

《黃金年華:面對銀髮族需要重新定義的時代》

醒報編輯 2025/10/07 18:52

早期農工社會,美國人曾別無選擇,只能工作到死。後來隨著國家日益繁榮,人民享有尊嚴有保險的老年生活權利新觀念誕生,政府因應推出社會保險,惠及了數百萬人。但是,這個保險系統仍不完善,在高齡人口占比持續增加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