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我見我思

歡迎各界針對言論、思潮、新聞評論、生活相關事件來稿寄至[email protected],未作公開發表的原創文章經刊登將致稿酬。(來稿須同意同時刊登本報實體報、網路與臉書粉絲團)

元宇宙是個「擬真人」的實驗?

陳敦源 2021/11/01 17:39

最近因為Facebook的更名,「元宇宙」這個概念被大量傳播,如果簡單說這個概念,我個人認為因為世界經過數據化一段時間後,有很多情境都可以轉換成為一個虛擬空間,只不過以往在虛擬空間的實體化的精確程度,大抵...

〈財經視窗〉「元宇宙」新創商機龐大 台灣不應缺席

何其台 2021/11/01 17:04

2020年最熱門的網路蒐尋字是5G,2021年是元宇宙(Metaverse)。吸引了臉書、NVIDIA、微軟、ViSa、蘇富比等大企業投入,引爆70兆元商機,台灣無心插柳柳成陰,政府應協助產業加速投資發展...

《蕭旭岑談音樂》鑽石恆久遠:悼念大指揮家海汀克

蕭旭岑 2021/11/01 08:56

荷蘭指揮大師海汀克(Bernard Haitink)日前以九十二高齡辭世,我先前在本專欄曾說他是當代最偉大的馬勒指揮家,其實細數下來,海汀克是屬於細水長流型的指揮家,年輕時體會不出他的好處,隨著自己年紀漸...

〈懷念的歲月〉我家的遊戲俱樂部

朱全斌 2021/10/31 14:07

在我的童年沒有電腦遊戲,也沒有Spotify或Netflix,但是家中有哥哥妹妹以及大把的時間。平常的消遣活動除了看漫畫書,就是跟手足們一起玩耍。 ##從小培養理財觀念 我的父親是學教育心理學的,...

《王院長跟你談天說地34》我是很努力的耶!

王建煊 2021/10/31 13:41

我在擔任經濟部次長時,有次與幾位企業家開會完畢後聊天。其中一位突然大聲的說:「我是很努力的耶!」奇怪,為甚麼他突然講這句話,也沒有人說他不努力呀!後來才知道,他娶了老闆的獨生女,在公司裡,官運亨通,雖然努...

〈財經視窗〉全聯、統一正面對決 戰場在電商?

何其台 2021/10/31 13:34

台灣零售業市場最近大洗牌,全聯收購大潤發,快速成長擁有1064家門市,年營業額高達1450億元,改寫零售業版圖,立即引發統一危機感,揚言併購家樂福,雙方提前對決,戰場將在「電商市場」。 ##全聯崛起...

〈社論〉溫管法修法 需因應全球減碳大勢

醒報編輯部 2021/10/31 13:24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已在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登場,此高鋒會因全球新冠疫情影響已經延宕一年,而全球氣候變遷的警訊這一年來有甚於往年,各國對於此會議抱有極高期望,尤其,近半...

〈有鳳來影〉精心舖陳母女情 《瀑布》令人驚心動魄

胡幼鳳 / 前台北電影節總監、楊士琪紀念獎主委 2021/10/29 10:33

看鍾孟宏的《瀑布》,是一場驚心動魄又賞心悅目的觀影經驗/驚艷,劇情深入淺出,曲折又綿密地交織出在疫情逼迫下,原本疏離的母女,強弱一夕易勢後,感情的微妙轉變,看似簡單的劇情,又暗藏很多讓影迷為之驚喜的彩蛋。...

〈多雲時晴〉通膨漲價迫在眉睫 地方政府應向中央示警

蔡又晴 / 資深媒體人 2021/10/28 16:03

全球經濟兩大火車頭美國跟中國,陸續都傳出了漲聲。美國業者因為通貨膨脹,已經準備調漲衛生紙、尿片價格,以及許多民生跟衛生用品。中國則是為了維持電廠生存,讓電廠開放電價調升,同時也因為限電,導致不少產品跟著漲...

〈書林打獵冬季近現代史系列之六〉正經有趣來說清朝十二帝

2021/10/28 10:20

少年時讀黎東方寫的「細說清朝」上下冊,書好看,但大都忘了,鋪墊了一個溫故知新的想望。退休以來,學著追劇,看二月河小說改編的大清帝國連續劇,又接著臥讀原著小說,歷史梗概或許對,但個別人物與情節戲劇化得厲害,...

〈社論〉全球限電危機 台灣不可視而不見

醒報編輯部 2021/10/28 10:15

中國大陸、歐洲、印度,相繼爆發大規模限電危機,嚴重衝擊民生及工商業生產。台灣能源99.3%靠進口,2020年人均用電量10058千瓩,全球第12,亞洲第1,虛擲浪費。前車之鑑,視而不見? ##能源報...

〈社論〉認錯悔過的心與真勇敢

醒報編輯部 2021/10/27 16:44

近日政壇出現幾個與「勇敢」有關的議題。 ##別再說我勇敢 民進黨立委黃國書被發現曾擔任國民黨的線民,長期監控同黨人士。消息傳出後,他宣佈「三退」:退出民進黨及立法院黨團運作,以及在本屆立委任期屆滿...

《汽車咖啡坊》迎電動車時代 應先聚焦電池真相

邱文福 2021/10/27 16:23

自從鴻海MIH問世後,電動車產業忽然成了台灣第二座護國神山的新希望?而電動車明星特斯拉正全力衝刺新電池的誕生。其實,熟悉這個產業的都知道,電動車絕非解決地球暖化的唯一法寶。其次,電動車最重要的項目就是電池...

〈財經視窗〉外資唱衰晶片 我認成長無可限量

何其台 2021/10/27 14:13

2022年晶圓代工未來性究竟如何?外資看衰,認為手機、筆電、顯示器已趨飽和,但國內業者直指電動車、5G、AI、IoT,才剛開始,需求太大,晶片仍看好,明年續漲。接下來由電動車接棒,台灣經濟值得期待。 ...

《都蘭山下》陪伴罹癌傷心人

2021/10/27 13:14

才想著要到卑南溪畔摘一把晨光下亮晃晃的銀白芒花,一轉眼;就過了「秋分」。還來不及吃些潤肺健脾、適合秋補的百合、大棗,「寒露」又悄然而至了。 ##回想罹癌歲月 迎著「霜降」,站在秋冬交會的邊緣,我想...

《經研隨筆》台灣加入CPTPP無法過度樂觀

戴肇洋 2021/10/26 13:03

9月16日中國大陸提出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文件之後,9月22日台灣馬上以「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的名稱遞交申請加入文件。從這個人口超過5億人、國內生產毛額全球占比超過1...

〈地球氣候〉發展氫能產業 再生能源救星

汪中和 / 中央研究院研究員 2021/10/26 12:44

工業革命以來,大量的化石能源使用,造成全球暖化、酸雨及空氣汙染等生態環境問題,聯合國終於在2015年通過「巴黎氣候協定」,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共識,要快速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希望將全球地表均溫的升幅控制在工業...

《STEAM》AI可以預測戰爭的發生?

張瑞雄 2021/10/26 11:52

人工智慧(AI)目前已經應用到很多領域,從醫療診斷、人臉辨認到自動駕駛汽車等等,未來應用到國防領域也可以預見。 ##AI預測罪行? 如果AI能提前幾天預測戰爭將要發生,國家就可以想辦法避免。例如第...

〈社論〉下半場防疫競賽 如何恢復正常生活?

醒報編輯部 2021/10/26 11:21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趨緩,本土案例多天「嘉玲」,社區傳播風險低,人民公衛習慣良好,疫苗施打率逐漸普及,應可考慮恢復人民「如常生活」。學習和病毒共處,這也是世界各國因應疫情趨勢。 ##「嘉玲」不再是目標 ...

《蕭旭岑談音樂》如果你只能帶一張蕭邦唱片

蕭旭岑 2021/10/26 08:50

第十八屆波蘭蕭邦國際鋼琴大賽結果上週揭曉,加拿大華裔鋼琴家劉曉禹(Bruce Liu)拿下首獎。這是古典音樂界五年一次的盛事,原本應該是去年舉行,因新冠肺炎疫情延至今年舉辦。全世界愛樂人恭逢盛會,可以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