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各界針對言論、思潮、新聞評論、生活相關事件來稿寄至[email protected],未作公開發表的原創文章經刊登將致稿酬。(來稿須同意同時刊登本報實體報、網路與臉書粉絲團)
入圍最佳劇情片的5位電影導演如何面對歷史的傷痕? 陳玉勳導演的《大濛》說:亂世兒女經歷白色恐怖,只要善良互相扶持,且悲且喜,總會走出籠罩的大霧。 來自馬來西亞的華裔導演廖克發的《人生海海》說:...
人工智慧在教育領域的滲透,使「因材施教」不再只是古典理想,而是第一次有機會在大規模情境中被落實。過去只有在極低師生比的環境下,學生才能得到細緻的學習診斷、即時回饋與客製化教材。 如今AI能在每一次作...
每年10月到隔年2月是國人易胖的旺季,而由於網購的崛起,各種琳瑯滿目的「減肥產品」也大量出現在各個養生網站。很多人會從網路上採取各種所謂的「減重偏方」來減重,殊不知這些減重偏方,有些很可能是商人的行銷手法...
劇情片可以用紀錄片手法拍攝,紀錄片也可以用戲劇手法拍攝,今年最引人入勝的金馬入圍紀錄長片,是香港著名剪輯師雪美蓮導演融合兩者手法拍攝的《隱蹟之書:重寫自我》《PALIMPSEST: THE STORY O...
台灣社會再次被食安問題攪得人心惶惶,芬普尼雞蛋事件表面上是一個農藥殘留問題,實際上揭開的卻是一層更深的結構性困境。事件持續延燒,不僅毒物本身的風險,還是資訊公布延遲、跨部門協調失序、流通管理鬆散,使民眾感...
<a href="https://i.meee.com.tw/YoRj5D5.jpg"class=”lightbox”> <img src="https://i.meee.com.tw/YoRj5D5....
在歐洲旅遊,沿途常有揮之不去的心理壓力,就是處處找廁所、時時防扒手。當地人視觀光客為肥羊,特別是黃種人,扒手可以說無所不在、無時不宜。 這不只是個人的感覺,根據英國保險價格比較網站最新評比,法國巴黎...
財劃法爭議再度在立法院爆發激烈爭辯,立法院14日三讀通過《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案,明訂中央對地方一般性補助款,不得少於前一年度。另計畫型補助款補助比率,不得低於過去10年平均值。 ##缺少財源規劃 ...
金馬動畫入圍的長片,罕見由兩部風格迥異的香港動畫捉對廝殺,可愛的《小蟲蟲大冒險》對上《世外》善良的小鬼。五部短片則是兩部台產動畫 PK,異色驚悚的《螳螂》對上走家庭溫馨路線的《風的前奏》。 <a h...
台灣孩子進小學求學時,寫字用的都是鉛筆,這個規定,多年來從未改變,但有明顯改變的,則是處理鉛筆的方式。 新的鉛筆,筆心的鉛,包藏在木頭之中,必須予以削尖才能使用。早年削鉛筆都是用簡單的刀片,甚至有人...
演員突破年齡、外貌、人生經驗的限制,與角色人神合一,達到一人千面,以另一種生命狀態躍上銀幕,「是我」「非我」,創造魔性的一刻,感動眾生。 ##陳淑芳熱愛演戲 「人生八十才開始」的陳淑芳,從影至今6...
打從本世紀初鴻海決意進入車輛產業以來,始終拿不定主意,看似錯失中國市場良機,卻也少了一個在中國大內捲的吃力挑戰。如今從年初傳出透過法國雷諾結親日產,到與日本三菱汽車策略合作,如今終於下定決心以納智捷為品牌...
群體的選擇往往反映了對生活的期待!台灣的少子化問題的惡化,其背後反映的並不是單一政策的缺漏,而是整體社會對未來信心的嚴重下滑。當年輕人在面臨居住、薪資、托育、工作與家庭兼顧等現實壓力時,選擇不婚不生並不是...
「當最後一顆樹被砍下之後,當最後一條河流被毒害之後,當最後一條魚被撈光之後,到了那個時候你才會發現金錢是不能當飯吃的。」這是一則古老的印第安預言(Old Cree Indian Prophecy)。如果我...
百工百業,都各有其特殊的運作模式。對於這些模式的敘述,絕大多數會涉及相當專業的「名詞」,因為專業,所以一般人看了,往往不是那麼容易弄懂。 不過,有意思的是,攸關行業運作的名詞,有些固然專業,有些則很...
今年金馬影展期間看到兩部以敏感的政治話題,形塑史觀不遺餘力的電影,但層次高下有別。 其中入圍最佳紀錄片的《春雨424》,是第一部以1970年在美刺殺蔣經國的台獨(台灣獨立建國聯盟)份子為主題的紀錄片,導...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方會議(COP)自1995年起,逐步發展為全球氣候政策的協商平台。它不僅推動《京都議定書》與《巴黎協定》的落實,更透過年度會議促進各國更新減碳承諾,強化全球升溫控制在1.5°C以...
賴清德總統上任後曾經有一陣子,不斷對國內呼籲,不要有疑美論的相關想法或言論,沒想到短短不到一年,反而是美國對台灣內部懷疑、唱衰或是不滿的言論,越來越多,不論是知名的《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
陳玉勳編導的電影《大濛》,片名台語的意思是「大霧」,劇情猶如濃霧中伸手不見五指,步步難行,但總讓人看到光,看到希望。 ##一場大霧的亂世 這場霧不只是籠罩在二戰後的白色恐怖,人民隨時會被以莫須有的...
在二十一世紀的轉折點上,高等教育正面臨前所未有的震盪。昔日被視為通往成功唯一門票的學歷,如今在AI的浪潮與產業變革之下,光環漸失。民眾對大學信任度創新低,AI進入教師陣容,然後科技公司直接從高中挖掘菁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