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比喻傳講真理】
「耶穌用比喻對眾人說的話;若不用比喻,就不對他們說甚麼。」(馬太福音十三:34)
耶穌講「芥菜種的比喻」、「麵酵藏在三斗麵的比喻」時,是面對眾人。主耶穌教導我們面對群眾,用比喻講真理的好處:
第一,用言語刺激,是可以增加群眾的激動。傳講真理,不須用激情的言語,用比喻,因為真正改變人心的,是聖靈的工作。
耶穌愛用比喻教導人
第二,用比喻講真理,會讓自認聰明、主觀的人聽不懂,可以減少直接的對抗。
第三,用比喻講真理,會讓有心的人聽到後,可以思考。
每個時代,每個國家要產生群眾運動,都是用激烈的語言、慷慨的陳述、重覆性的口號,煽動群眾。
耶穌不用激烈的言詞,而用比喻教導人,給聖靈作工,與給人思考的空間。
【為真理不怕得罪人】
「當時,門徒進前來對他說,法利賽人聽見這話不服,你知道嗎?」(馬太福音十五:12)
主耶穌教導我們,教導真理會遇到「不服」(offended)的人。
不服真正的權威
為什麼不服?不服的人常是自以為有經驗的人,經驗成為自己的框架。不服的人常是自認為權威者,權威者經不起別人碰一下。
經驗者的偏差,少了信主的經驗;權威者的陷阱,是不服真正的權威。
門徒問主:「你知道嗎?」。主當然知道,祂也教導我們,傳講真理,不怕得罪不服的人。
【聖靈是「保惠師」】
「保惠師,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來的聖靈,他要將一切的事指教你們,並且要叫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話。」(約翰福音十四:26)
「保惠師」的意義
「聖靈」是「保惠師」(comforter),保惠師不是現在的用語,早期的宣教士,為什麼用這不容易懂的字?
第一,保惠師的「師」,代表聖靈有教導、啟發、鼓舞、勉勵、安慰等功能,類似「教師」的角色。
第二,保「惠」師,代表聖靈的職責,提醒我們天父對我們的恩惠,聖靈是天父差來的。
第三,「保」惠師,聖靈是因「耶穌的名」而來,提醒我們主耶穌的救贖與祂的話。
「保惠師」是「仲介者」(intercessor),聖靈是榮耀父神,與主耶穌的救贖,當我們榮耀上帝,與來到主耶穌的十架前,已經是聖靈在我們生命裡的作為。
【天父的栽種】
「耶穌回答說,凡栽種的物,若不是我天父栽種的,必要拔出來。」(馬太福音十五:13)
我們遇見的人、事、物,是不是合乎主的旨意?
不好的,使我們受傷
第一,回到起初,是不是天父的栽種。
第二,起初的栽種,是細小或看不見的種子。
第三,天父的栽種,是我們一生依靠的栽培。
第四,仇敵會進來撒不好的,我們要分辨。
第五,不好的,讓天父拔除。
不好的,使我們受傷,我們依然信主,跟隨主。
【毒蛇的話語】
「毒蛇的種類!你們既是惡人,怎能說出好話來呢?」 (馬太福音十二:34)
毒蛇的毒液,是在蛇體的血液裡就有毒。毒液傳到了口部,再分泌到牙邊,咬到獵物就有毒。
主耶穌類比惡人是毒蛇的種類,提醒我們,惡人話語的可怕性,是由惡毒的心思,淬出成為有毒的言語。
注入毒性給人
在自然界,海鰻血液的毒性比毒蛇強,但海鰻血液的毒性,不會傳到嘴中。海鰻的毒性是為防衛,避免外來的攻擊。因此,對我們講重話、實話、真理的話等,不是惡人,是幫助我們的人。主耶穌教導我們,有些人是毒蛇的種類,喜歡毒性的話語,來攻擊人,將毒性、毒語注入別人的體內。
例如近代,手機、社交媒體給人留言很方便,但是許多的留言是誤解人、罵人、攻擊人、侮辱人、霸凌人等,而非幫助人,鼓舞人。
這是主耶穌所說的:毒蛇的種類!你們既是惡人,怎能說出好話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