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我見我思

歡迎各界針對言論、思潮、新聞評論、生活相關事件來稿寄至[email protected],未作公開發表的原創文章經刊登將致稿酬。(來稿須同意同時刊登本報實體報、網路與臉書粉絲團)

(社論)馬太鞍溪堰塞湖潰決是暖化的警鐘

醒報編輯部 2025/10/02 13:59

九月23日,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在強颱「樺加沙」帶來的豪雨下潰決,短短半小時內,數千萬噸的泥水傾瀉而下,沖毀台9線馬太鞍溪橋,淹沒光復鄉市區,造成慘重的傷亡與破壞。這場災難不僅是臺灣地方性的悲劇,更是全...

(劉伯恩跟你談減重)中秋佳節 月圓,人不要圓

2025/10/02 13:51

每年10月到隔年2月是國人最容易發胖的季節,除了氣候因素外,也因為許多「大餐」的節日如中秋節、尾牙、跨年慶祝晚會、農曆春節、元宵等節日都是高熱量囤積的日子。而此「致肥」循環,今年就會是「中秋大餐」打頭陣。...

《Steam專欄》當矽盾成為籌碼(張瑞雄)

呂翔禾 2025/10/01 15:38

張瑞雄(前國立北商大校長) 台灣半導體產業原是世界仰賴的護國神山,如今卻逐步成為國際談判桌上的籌碼。美國提出所謂「晶片五五分」,表面上是合作共贏的策略重組,實際上卻是一場話術陰險的算計。當這場遊戲的...

(社論)善款要快發放 才真正暖民心

醒報編輯部 2025/10/01 15:18

在災難面前,人們往往展現出令人動容的善意與團結。花蓮的洪災剛過,短短數日之內,社會各界便踴躍捐款,賑災基金會專案迅速突破五億元門檻,堪稱史上最快。這份民間力量的凝聚力,既可敬也令人欣慰。但更關鍵的,是那筆...

餐廳高姿態 食客乖乖等

蕭家興 / 都市計畫技師 2025/10/01 15:16

體諒太太天天在家、餐餐煮飯炒菜辛苦,假日多半外出走走並外食。當碰到不同狀況、不同態度,總是兩樣情。 車子開上高速公路塞車、抵達餐廳排隊等車位、點餐排隊等共桌,點完菜單服務生宣告用餐時間90分鐘,用餐...

(醫者心)姓名的學問

2025/10/01 15:16

姓名對一個人的重要性不言可喻。雖然科技進步,對人有許多新的辨識方法,但姓名還是確認人的最基本資料。 中國古代相當講究姓名,所以一個人有姓有名,還有「字」與「號」,功勳大者,死後皇帝還會追謚。 ...

論馬太鞍溪堰塞湖的整治(張文亮)

張文亮 2025/10/01 15:16

在氣候變遷,重大災害頻傳的時代。我期待你們在思考未來的學習,選擇的科系,與專業的養成時,願意考慮「土木與水利」、「地質與工程」「水土保持」等的相關領域。 在二十一世紀,類似「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

商譽、宣傳,還是品牌持續的經營?

蕭家興 / 都市計畫技師 2025/09/30 15:52

中秋節快到了,選什麼禮物送禮真是一大學問,若要及時買到當紅、熱銷的禮品,那才是真正挑戰。提早上網預約訂購、現場排隊也常向隅,這都是網紅推薦、知名度、創始店歷史感等惹的禍。 ##網路宣傳的時代 不管...

再思「什麼是教育」?

韓乾 2025/09/30 15:52

曾任耶魯大學校長20年之久的Richard Charles Levin說:真正的教育不傳授任何知識和技能,卻能令人勝任任何學科和職業。這才是教育,也是判斷一個人是否受過教育的標準。如果一個學生從耶魯大學畢...

(社論)鏟子超人展現公民意識 政府整合須加油

醒報編輯部 2025/09/30 15:51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發生溢流,洪水淹進光復鄉達到好幾公尺高,當地災情慘重,尤其是厚重的淤泥逐漸變硬幾乎讓房子跟道路完全癱瘓。沒想到從全台灣各地有許多「鏟子超人」,居然自發前往當地救災、幫助災民重建家園,台灣...

我經歷過的兩次天災(黃碧端)

醒報編輯部 2025/09/29 17:25

我有幾度被徵召服務公職。其間台灣近半世紀間兩個最大的天災都被我碰上,一個是擔任高教司長時,1999年發生的921大地震,一個是任文建會主委時,2009年的88水災,兩個都是台灣百年一見的大難。 ##...

一位好老師的離開

張仁全 / 教師 2025/09/29 17:23

>前言: 我是一所國小的教師兼行政人員。曾經,我承辦過一起家長投訴的案件。 從最初的驚慌失措,到心中的懷疑,再到外力強力介入的壓力,我一步步走過那段艱難的過程。一次又一次的會議,原本是為了追求真相,卻逐...

見證公館圓環的拆除與重生

潘俊隆 / 文字工作者 2025/09/29 14:39

引言:看著台北市政府團隊展現出的驚人效率與執行力,將一項複雜的公共工程處理得如此乾淨俐落,著實令人肅然起敬。 公館圓環,這個盤踞在基隆路、羅斯福路交會處的交通樞紐,是無數通勤者每日必經的隘口。它承載...

(社論)災區現場需要速度、效率與協力

醒報編輯部 2025/09/29 14:35

每當災難降臨,民間總能迅速動員,一鏟一鏟地挖出溫暖人心的力量。在花蓮光復鄉的洪患現場,「鏟子超人」再度成為台灣最美的風景,萬人奔赴泥濘,身體力行擔起重建家園的責任。 ##各自為政 但這場民間力量的...

(社論)全球水文循環失衡的警鐘與挑戰

醒報編輯部 2025/09/25 13:43

本月18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24年全球水資源狀況報告》,涵蓋了水資源現況、監測技術進展、以及政策建議的三大面向,重要的結論是全球水文系統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極端化,氣候暖化已在顯著影響地球的水資源,並且...

〈有鳳來影〉春風化雨的老師與怪獸家長的交戰

胡幼鳳 / 前台北電影節總監、楊士琪紀念獎主委 2025/09/25 13:42

今年教師節9月28日終於恢復為國定假日,連假將至,近日上映了幾部和老師相關的電影。包括改編自日本真實事件,怪獸家長誘導媒體未審先判,以聳動標題讓一位小學男老師社死的日片《捏造:史上最惡殺人教師》,光看片名...

《寫在教師節前夕》你只要好好愛他們就是了

張仁全 / 教師 2025/09/24 16:18

##一、迷惘與不真誠 一想到那段三心二意的日子,筆還未落下,心卻早已被遲疑與空洞哽住。那時的我,就像《麥田捕手》裡的霍爾頓──表面接受安排,內心卻不斷質疑。臉上浮現的倦意與堅持,看似真實,卻只為了...

(社論)一體為民,中央與地方不宜相互掣肘

醒報編輯部 2025/09/24 14:38

當今政壇的紛擾與爭議,無不指向一個根本問題,那就是中央與地方應該如何攜手合作,真正為民服務。 從財政資源的分配,到兩岸交流的推動,再到學童營養午餐的經費補助,無不顯示出政府政治運作中權責不清、推諉卸...

(醫者心)曾幾何時,不堪回首

施壽全 / 醫師 2025/09/24 14:16

曾任阿根廷勞動部長的斐隆將軍,提出改革政策普獲支持,卻遭政府逮捕,經過夫人艾薇塔奮力營救,斐隆終於獲釋,於1946年當選總統。艾薇塔的民間聲望超過總統,可惜33歲就因癌症病逝。她的故事被拍成電影,懷念她的...

〈遇見美麗〉九寨溝的風情,因水而生!

溫小平 / 旅遊作家 2025/09/24 12:51

被稱為「人間仙境」的九寨溝,是中國十大美景之一,位於四川省北部海拔兩千公尺左右的山區。所謂的九寨,指的是其中的樹正、荷葉、黑果、彭布、尖盤等九個藏族的村寨。至於溝則是山谷、溝谷之意。其中的森林、湖泊、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