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
每日推薦書摘

本報為您精選近兩年新書、好書摘要,供您閱讀與選購之參考。

《修辭的陷阱》

醒報編輯 2021/08/03 07:57

《修辭的陷阱》條理清晰地說明民主國家中的政治宣傳如何打著理想的旗號,實則摧毀了理想,並讓社會陷入更深的不平等困境中。 平等之所以應當被支持,就是因為不平等往往會讓身處其中的人難以正視不平等的現實困境...

《壞孩子其實很乖》

醒報編輯 2021/08/02 08:48

你是不是也曾經對孩子說過這些話?「我數到三!」「你再頂嘴試試看!」「錯了就錯了,哪來這麼多藉口?」不是孩子要疏遠你,而是你先把孩子推開。 既然不心虛,為什麼不能好好說清楚?許多父母不懂得與孩子平等溝...

《斜槓荷包:薪水別越賺越窮!小資必備的懶人理財術》

醒報編輯 2021/07/29 07:51

你若從21歲開始工作,每月只要存幾千元,在10%的利率下,65歲退休時就滾到不少錢。只要能對匯率變化趨勢的判斷基本準確,操作時機恰當,往往能獲得比較高的收益。學習區分「投資」與「消費」。薪水高不代表富有,...

《不生病的解毒飲食法》

醒報編輯 2021/07/27 07:57

根據兩度榮獲諾貝爾獎的鮑林博士研究指出:「幾乎所有疾病,都是『營養不足』造成的」,而日經月累的錯誤飲食,正是逐步侵蝕健康的「慢性毒素」。 過敏、牙齦出血、疲勞、憂鬱、手痠腳痲……這些容易被輕忽的毛病...

《零秒反應力》

醒報編輯 2021/07/26 08:48

面對提問,你會當場愣住,還是能應對自如?在會議上被點名發表意見時,腦中突然一片空白?思考方式與態度,決定一個人的溝通高度。戰勝發愣尷尬,輕鬆講對話,不靠運氣或神蹟,是靠鍛鍊出來的瞬間應對力。 本書作...

《富爸爸不如好爸爸》

醒報編輯 2021/07/25 08:23

天下沒有完美的父母,也沒有不是的父母,讓我們知道自己能做些什麼。書中規劃十一個步驟,能幫助我們看清父親與家庭成員的各種問題,探索我們的內心世界,蒐集有關發生在自己身上事情的資料,瞭解我們如何受到這些事情的...

《人生實用商學院:誰偷了你的錢?》

醒報編輯 2021/07/22 07:57

理財實在不難,最基礎的定義就是掌握你現有的錢財並且做分配,很多人把它想得很難,那是因為他們一想到理財就認為一定要神乎其技的賺錢,這種錯誤的觀念反而讓他們每一次投入金錢時都像在賭博,結果也就慘不忍睹。 ...

《條條大路通電影》

醒報編輯 2021/07/21 07:53

資深影評人梁良曾任多屆金馬獎、電視金鐘獎、優良劇本徵選的評審委員,電影是他畢生的熱情所在。在疫情這一年多期間,他每週從當週的時事出發,將新聞熱點延伸到電影來談論、發揮,寫成了《台灣醒報》上「梁良談影」專欄...

《你不是迷茫,而是自制力不強》

醒報編輯 2021/07/20 07:58

想念書卻拿起課本就瞌睡來襲?想減重卻被甜食宵夜一直誘惑?想旅遊卻看到各式資訊就感到疲累?想做事卻總是要拖到Deadline前一刻?想打掃卻不知從何下手? 有了自我控制的能力,行動力、毅力和自信都有再...

《親密關係暴力》

醒報編輯 2021/07/19 07:51

親密伴侶間的衝突,常被認為是「家醜不可外揚」的隱私。但實際上,親密關係暴力是全球普遍的問題。美國在2000年至2006年間,有3,200名士兵戰死沙場,同期內的家庭殺人案,奪走的卻是10,600條性命。 ...

《觀察的藝術:在日常生活中開發想像力的131個練習》

醒報編輯 2021/07/18 08:22

歡迎來到白噪音的年代。我們的生活隨時被手機、電子郵件、社群媒體綁住。在這個分心的年代,人們通常失去了體驗當下、活在當下的能力,我們的思考能力、看與聽的能力也隨之消失。 注意力就是生命力,「我們處理自...

《嶗山悲歌》

醒報編輯 2021/07/15 07:50

《嶗山悲歌》用愛情小說體裁,藉不同角色間的對話來探討宗教、宇宙奧祕、人生價值等問題。情節不僅令人動容,亦發人深省。 二十世紀前半葉,日本軍閥的侵華戰爭造成無數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其中青年情侶慘遭良緣...

《不再等待指示:三拍子有效溝通打造高效團隊》

醒報編輯 2021/07/14 07:47

如果下屬一副很被動的樣子,其實是缺乏工作動機,甚至因為工作技能不足所致。請記得利用「行為改革面談」和「成長五步驟」,就可以讓他們有驚人的進步。 經由確認立足點、公司目標與部屬的角色;之後繼續確認個人...

《非良心豬肉:加工肉品如何變成美味毒藥》

醒報編輯 2021/07/13 07:42

你或許知道:亞硝酸鹽本身不是致癌物。但你可能不知道:亞硝酸鹽在肉品中更易形成「N-亞硝基化合物」,包含強力致癌物質「亞硝胺」。 業者們聲稱亞硝酸鹽有其必要,但你敢放膽一賭嗎?或者,我們可以追求製程更...

《如何改變一個人:華頓商學院教你消除抗拒心理,從心擁抱改變》

醒報編輯 2021/07/12 07:50

你上次想改變一個人,他就真的照辦,是什麼時候?每個人都有需要推動改變的時刻:小至家長矯正小孩的行為、業務員改變顧客的心意……大至LGBT爭取權益、英國脫歐等。 然而,人類天生內建 5個引發反彈的大魔...

《人類與自然的祕密連結》

醒報編輯 2021/07/11 08:50

德國森林看守人、知名生態作家彼得.渥雷本,揉和生物學、地球科學等研究與自身長達數十年的觀察,帶領讀者走進森林。 從植物如何喚醒我們被各種聲光科技、加工食品麻痺的感官知覺、森林的綠色如何平緩情緒、植物...

《超維度思考:擺脫盲點,以科學拉高維度,精準透視世界》

醒報編輯 2021/07/08 07:51

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前幾年,美國不少銀行不顧借款人的信用風險,持續把錢借給許多無力還款的人,並將這些有極高違約風險的房貸包裝成衍伸性金融商品,出售給投資人。 評級機構為了爭取生意,偽造評鑑,將這些...

《零噪音:在專注力稀缺時代,奪回人生與工作主導權》

醒報編輯 2021/07/07 07:38

我們的心智已經是一座戰場,正被大規模分散注意力的武器所侵擾。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與設備,在每天的工作場合和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不斷受到新留言、按讚通知,以及源源不絕的通訊軟體訊息轟炸。 ...

《改變世界史的12種新材料》

醒報編輯 2021/07/06 07:55

世界的變化快速,日常生活中的音樂載體即是一例,自戰後從唱片到CD登場後不久就讓出了寶座,至今由網路的串流及影片網站取代,急速消失。變化難以預測。 作者認為世界如此快速變化,最重要的關鍵就是「材料」。...

《告別失智》

醒報編輯 2021/07/05 07:50

當人體感知到周遭的刺激,體內馬上就會分泌壓力激素,雖然可以召喚能量、資源,幫助集中注意力,應付可能面臨的脅迫,但也會壓制免疫系統以及大腦系統的運作。長期下來,就可能造成免疫力低下與記憶力衰退。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