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
每日推薦書摘

本報為您精選近兩年新書、好書摘要,供您閱讀與選購之參考。

《大腦修復術》

醒報編輯 2021/10/05 07:52

如何走出憂鬱?如何優雅地老去?如何把拖延變成助力?如何克服注意力不足?戒癮為什麼那麼困難?能不能不再害怕社交?……現代社會中幾乎每個人都會受到各種各樣心理和精神問題的困擾。 如何識別自己的心理和精神...

《訂閱經濟》

醒報編輯 2021/10/04 07:50

沉寂已久的實體世界已經開始甦醒。傳統訂閱模式、會員制、傳統零售、定期購買,共享經濟、租賃經濟⋯⋯這些模式與訂閱經濟的區別是什麼?訂閱經濟的本質是什麼? 本書深入探討了一種新的商業模式——訂閱經濟,並...

《情旅土耳其》

醒報編輯 2021/10/03 09:35

出生在台灣臨海小鎮,大學主攻社會學的萊拉,宿命般地遇上土耳其,在一段愛情的牽引下,遠嫁這橫跨歐亞洲的混血國度,徜徉在伊斯蘭與西方價值共存的城市。 全書以抒情優美的筆觸,細膩刻畫土耳其的人文風情,穿梭...

《大局思維》

醒報編輯 2021/09/29 07:59

我們都曾懷抱夢想,卻不一定有勇氣執行;究竟是目標遙不可及,還是你在面對挑戰前,自動縮減了野心?你對你自己的了解都是對的嗎?你知道最能局限自我發展的人,其實是你自己嗎? 多數時間,我們的決策會嚴重受到...

《自律神經失調:冷處理、抗發炎》

醒報編輯 2021/09/28 07:58

手腳容易冰冷、怕冷、吃了生冷食物會腹瀉,就是「冷底」體質?自律神經失調,該喝溫水還是冰水?喉嚨痛、鼻塞、氣喘、胃食道逆流可以喝冰水或吃冰嗎?喝冰水、吃冰,會使代謝下降或體質變寒嗎?冷水澡和熱水澡,哪個對身...

《這樣的歷史課我可以》

醒報編輯 2021/09/27 09:08

跟著歷史老師來場超時空的歷史之旅:中世紀的「獵巫」風潮,原來只是民眾「厭世」的代罪羔羊?歐洲的惡夢「維京海盜」,到底是掠奪者還是開拓者?希特勒不菸不酒,甚至還吃素,結果竟發動慘無人道的侵略戰爭?「魯蛇」出...

《不可思議的人體》

醒報編輯 2021/09/26 08:53

即使是科學發達的現在,我們習以為常的身體仍被眾多謎團和不可思議所包圍:原來靈魂出竅不是超自然現象?聽說大腦越重、皺褶越多就越聰明?大家都說「腸道是第2個腦」,這是什麼意思? 還有,為什麼一緊張就想上...

《來問問哲學家》

醒報編輯 2021/09/23 08:39

伊恩‧奧拉索夫:人們有時會覺得,哲學不是一般人的活動,只屬於那些受過教育、能進行深度思考的人。這說法不但是錯的,還很危險。任何能反思自身經驗的人,都能做哲學。 《來問問哲學家》就證明了人人都能享受哲...

《真相製造》

醒報編輯 2021/09/22 08:57

《真相製造》 作者: 劉致昕 出版社:春山出版 出版日期:2021/06/29 近年來網路與社群媒體的興盛,人們的連結、互動與訊息共享變得更容易,然而,這也使得民主國家面臨前所未見的考驗。極端...

《我台北,我街道》

醒報編輯 2021/09/14 09:23

除了焦元溥寫消失的羅斯福路唱片行,馬世芳寫來不及參與的麥田咖啡館,張亦絢寫她的木柵路,崔舜華寫她的潮州街,吳鈞堯寫他的重慶南路,何致和寫永遠在他心底流動的西藏路。 更有陸穎魚在台北街頭思念香港,顏訥...

《天才的思考:高畑勳與宮崎駿》

醒報編輯 2021/09/13 08:51

動畫史一百年,若說吉卜力三巨頭:高畑勳、宮崎駿與鈴木敏夫撐起了半片天一點也不過分。究竟這間最初一個月只能製作五分鐘長度、位在東京市郊的動畫工作室,如何製作一部部膾炙人口、歷久彌新的動畫作品? 本書作...

《黑盒子裡的夢》

醒報編輯 2021/09/12 08:45

深愛電影,也認真看電影,為不負影院裡的流連時光,影癡男孩彭紹宇提筆寫下這本私人觀影筆記。曾受邀書寫多個觀影專欄,他的觀看範疇豐富多元,對影視動向、時事議題擁有敏銳的觀察。他的文字則具敏感共情的性格,擅於捕...

《一個頂尖運動員的誕生》

醒報編輯 2021/09/07 08:54

本書首先提及家庭、環境與機運對運動員有何影響,以網壇的大小威廉絲姊妹佐證手足差異、街頭足球為何提升C羅對球技的掌握,以及出生月份如何影響運動員的選拔。 再來說明頂尖運動員如何在壓力下有傑出表現,其用...

《夜行大腦》

醒報編輯 2021/09/06 08:37

睡眠常被認為是寧靜安詳的活動,但對這些有睡眠障礙的人來說,夜晚可能充滿喊叫、抽搐、打鼾和痙攣。在這本書中,作者蓋伊醫師記錄他二十多年來治療各種睡眠障礙患者所聽聞的個案經歷。 藉由這十幾位病人的生命故...

《學術這條路:大學崩壞危機下,教師的危機與轉職之路》

醒報編輯 2021/09/02 07:55

錯誤的教改政策與商業化學術環境,正在扼殺教師的教學、研究與勞動權益,學術這條路,該如何繼續走下去?當穩定的聘用制度轉向彈性化的勞動市場時,教師已經無法循原來的文憑路徑直接取得社會地位,中年教師如何看待大學...

《登一座人文的山》

醒報編輯 2021/08/31 07:52

臺灣是個多山的小型海島,約有70%的土地皆歸類為山區,超過3,000公尺的高山密度更是驚人,稱為「山之島」一點也不為過。 不只是我們臺灣的山,世界各大山脈也是如此,懷抱著各種目的、夢想、野心的人們前...

《「這樣安排是為你好!」照顧父母的25個盲點》

醒報編輯 2021/08/29 08:49

台灣社會普遍重視孝道,中年子女也容易因為孝順,而以年齡來限制父母能做的事,又或對年邁父母過度保護,但當剝奪了父母的自理能力,在中風、生病後因過度保護而失能、臥床。雖然父母壽命極長,但那卻不是一個人該有的生...

《在家也能拚經濟》

醒報編輯 2021/08/26 08:53

節源也要開流,不出門的財務自由法!為自己開一道門,重新尋找自我的定位,突破生命瓶頸,按部就班打造美好人生旅程。《紐約時報》暢銷作者傾力之作,誠心分享自身創業心路歷程,收錄超過60則創業實例,從中汲取前人的...

《Z世代經濟:未來最有影響力的新世代,將如何塑造2035世界新常態?》

醒報編輯 2021/08/25 08:00

出生在數位環境的世代,只要有手機就能完成日常大小事。今天,他們正在變成最有潛力的員工、最有影響力的消費者,以及最能引爆流行的意見領袖。因此,想要掌握未來趨勢與商機,就一定得抓住他們的心。 為了讓大眾...

《明天吃什麼》

醒報編輯 2021/08/24 07:58

全球的糧食生產現場向來深受氣候與環境的影響。而近年異常的乾旱、高溫和洪澇發生頻仍,聯合國估計,未來糧食產量可能會以每十年遞降百分之二至六的幅度,威脅著人類賴以維生的重要命脈。 這些損失會讓食物價格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