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
每日推薦書摘

本報為您精選近兩年新書、好書摘要,供您閱讀與選購之參考。

《啟動改變:一次前進一步,成為更好的自己》

醒報編輯 2024/07/04 20:44

人們常在生活中有意或無意地建立了許多習慣,這些習慣不知不覺形塑了每個人的人生,導向或好或壞的方向。本書從身分認同出發,逐步幫助讀者洞察改變的阻力,進而把改變的決心奠基在上帝所賜的力量之上,使好習慣得以長久...

《人權的底線:為什麼言論自由就是一切?》

醒報編輯 2024/07/02 20:05

人權是什麼?追求人權與追求人類福祉有何不同?為何言論自由是人權的先決條件?因為,若非建立在言論自由的基礎上,人權的概念就不會有任何明確的意義;此外,言論自由需要民主,而且是一種高度參與的憲政民主制度。即使...

《工頭堅的京都時光:從飛鳥時代到昭和地景,走讀千年古都的前世今生》

醒報編輯 2024/07/01 19:57

旅行長工頭堅多次遊訪京都,深深感受這座城市的節氣、氣氛、氣質。為了回應自己身為旅人對這迷人古都的好奇,醉心歷史的他親身踏訪七十多處景點,細細品味京都的獨有氣韻──儘管歷經多次戰亂、天災,卻一再如浴火鳳凰煥...

《台味飄撇:食好料的所在》

醒報編輯 2024/06/30 21:13

大腳一跨,作者坐進「海景第一排」的美食攤前,透過絕佳的視野,直擊師傅的神情姿態,觀察各種名物的料理手路,感受頭家與食客的往來人情,捕捉在地的環境氛圍。進而隱隱勾勒出台灣小吃熱火區域,各具特色的地緣現場、風...

《五十歲後我出去一下:不當媽媽、太太、媳婦之空巢熟女好好愛自己》

醒報編輯 2024/06/27 19:09

《50歲後我出去一下》一書作者彭菊仙,從教養魔法師、蛻變成生命魔法師。菊仙在這其中經歷了孩子陸續離巢、每天如陀螺般的生活,突然歸於沉寂,緊接著卻不是雲淡風輕的生活,而是遇到鐵打的身體頻出毛病時,到底要如何...

《幸福的鬼島》

醒報編輯 2024/06/26 20:49

走過殖民時期的南投鹿谷小村,到近代的富足科技島,即使年代不同,每一代的台灣人卻都同樣經歷恐慌狀態──日本殖民時期,以為會被殺或被奴役;光復後,擔憂共軍血洗台灣;歷經中美斷交、被趕出聯合國,移民潮大舉;千禧...

《中年之路》

醒報編輯 2024/06/25 19:34

許多人在中年階段,會因為長期忽略或壓抑壓力、慣性生活模式、道德責任,使之不斷累積,終至爆發。此時我們體會到分裂的痛苦,內在的自我和後天的人格之間出現巨大的鴻溝,讓人不住自問:「除了我的過往,以及我所扮演的...

《開創者之路:亞裔女性部長第一人趙小蘭傳》

醒報編輯 2024/06/24 21:32

趙小蘭在8歲時才隨母親移民美國與父親一家團聚,在本書中回憶了她剛到美國時,華裔家庭的艱辛:人生地不熟、語言不通、經濟拮据……這個認真勤懇的小女孩,唯靠父母無限的愛與付出,融入幾乎沒有亞洲面孔的校園。 ...

《一山・一故事2:科技人的歷史旅記》

醒報編輯 2024/06/20 19:35

台灣被高山和茂密森林所覆蓋,大自然孕育了豐富多彩的景觀和生態資源。當人們走訪這片山林時,往往會意外地發現一些鮮為人知、饒富意義的歷史痕跡。 作者熱愛探訪山林,對於山中的故事充滿好奇,帶著一顆探索的...

《雲端封建時代:串流平台與社群媒體背後的經濟學》

醒報編輯 2024/06/19 19:04

全球大流行的疫情、抖音的崛起與無止境的金融危機,在在分散了我們對全球經濟運作方式的注意。藏在資本主義的外皮底下,一種更可怕的全新階級制度正在悄悄成形,名為「科技封建主義」。 今天,大型科技企業正在...

《你可能學錯了》

醒報編輯 2024/06/18 19:09

為何學習新事物如此困難?常常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與心力,最終成果卻不成正比。忘掉你原以為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吧!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美國最強學習導師」丹尼爾‧威靈漢向500名教師發表演講,意識到原來學生...

《靜.京都》

醒報編輯 2024/06/17 19:09

享受沒有旅人的古都,無人知曉的療癒京都大人旅行。柏井壽最新力作,無私分享旅遊指南從未踏足的隱藏版私房清單,巧妙錯開擁擠人潮,悠閒探訪熱門景點。京都,不是一座排外的城市,而是一座溫暖接納旅人,溫柔包容的城市...

《大義覺迷:大陸會武統台灣嗎?》

醒報編輯 2024/06/16 18:53

王建煊院長酷愛說實話,做實事,為人信實,故而《優傳媒》特藉「大義覺迷」四字,解「大義直言,覺知迷思」之意。集結《風傳媒》「大義覺迷專欄」中與兩岸統一有關的文字成書。主要是因為現在兩岸關係,以劍拔弩張來形容...

《你忘了全世界,但我記得你:一位語言學學者與她失智、失語的摯愛丈夫》

醒報編輯 2024/06/13 19:30

這是一封寫了四十多年的情書,縱使患了阿茲海默症的丈夫忘卻一切,忘記了她,她仍振筆直書,全心地愛,全力付出……她是享譽國際的知名學者,同僚眼中精悍的鋼鐵人,卻在退休前遭逢人生劇變。她毅然放棄輝煌的研究生涯,...

《民主的擂台》

醒報編輯 2024/06/12 18:39

民主從何而來?如何維持?未來又會走向何方?這些都是當今「民主焦慮」時代,人們最關心的問題。不同於坊間常見的民主理論著作強調近兩三百年的發展,本書作者史塔薩瓦吉會將時間拉深、地域拉廣,跨越歐洲、亞洲、中東、...

《吃飯沒?:探訪全球中餐館,關於移民、飲食與文化認同的故事》

醒報編輯 2024/06/11 19:25

海外華裔家庭經營的中餐館遍布全球各地,這些餐館的經營者有許多是勇於挑戰的移民,他們將廣式點心、客家菜餚和各種菜系的中式美食帶至世界各地,進而研發出諸多創意無限的在地化融合料理。只要往中餐館廚房裡看一眼,便...

《你玩遊戲,還是遊戲玩你?》

醒報編輯 2024/06/10 20:18

「遊戲化」通常被認為是一件好事。將遊戲融入到生活的其他部分,像是定期鍛鍊,使其變得更有趣、更有挑戰性,讓我們在做平凡的事情時感覺更好。這不是很棒嗎?優秀的遊戲有一個驚人的學習曲線,可以讓你從笨手笨腳的菜鳥...

《接住受苦的心:台大精神科林信男醫師的靈性診療筆記》

醒報編輯 2024/06/06 19:17

身為台大精神科權威,林信男醫師一生都在幫人解決問題。行醫53年來,他以獨特的「心理治療+靈性關顧」雙重療法,為許多不同宗教背景的人帶來心靈上的幫助,治好了無數顆破碎、失衡的心。 長年的臨床經驗讓他知...

《討論的技術》

醒報編輯 2024/06/05 17:27

討論,就是和周圍的人學習意見表達、找出不同點,思考優缺點,作出大家都認為更好的決策,然後落實。這是提升決策品質、強化執行力的必備管理技能。然而……好處這麼明顯,為什麼多數人不喜歡討論?因為「老闆決定就好了...

《美國後巷:非典型旅人的美國探索紀實》

醒報編輯 2024/06/04 20:23

作為當今世界上能見度最高的超級強國,美國的強大與無遠弗屆的影響力眾所皆知;然而當我們從它熟悉的「門面」繞到「後巷」時,才發現在原來這片土地上,還存在著更多我們未曾注意到的人事物。 這不是一本旅行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