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疾病,是我一生的朋友。死亡是我熟悉的路人,我和它擦肩而過,已太多次。我不會奢望自己還有多少歲月。我的目送,是對自己生命旅程最後夢想的目送。我想的不是如何布展我的喪禮,那已經與我無關,而是如何不負最後的旅程。」
《如此歲月,如此幸福》是陳文茜在書寫《修煉死亡》後十年、《晚安.我的生命》後兩年,在面臨真正不可治癒的疾病時,她和死亡保持適當距離,把日子於免不了的虛弱中,儘量過得「花枝招展」「沒有感傷」的過程。
文茜說:
「不必笑意恩仇,也沒有悲欣交集。我淡淡輕輕過日子。我既不向死而生,因為後者「生」,未必有機會;我也不向生而死。十年修鍊死亡,雖非寒窗,我的修行之旅終於沒有化為水月。我沒有掉入死亡的恐懼湖中。夜坐聽風,晝眠聽雨,悟得月如何缺,天如何死。」
變成浪漫的地方
當一個人停止冒險,侷限自己的時候,他/她的生命,等於是一條往下沒有任何出路的死亡線。我還活著,我已失去健康,但這不代表我需要永遠把自己當成弱不禁風的人。提著一大袋藥物,事先和當地醫院及臺灣醫生聯絡好……帶著特別護士,我的生命不是一輛牛車,它雖然拖著我,活得比別人不容易,但它還沒有完全扼殺所有的可能性。
最大的恐懼,是恐懼本身。於是某個夜晚,星空夜色妝點光明的夜晚,我 「起飛」了。……我病了,我不想停下來,我不想停止追尋,我不想把生命當作服藥、吸氧、休息的重複句,我想繼續前進。在義大利,歷史、藝術、情感、嘆息、追憶、生命、詠嘆……都誕生於廢墟中。
如此歲月,如此幸福
你永遠不會對生命有足夠的把握。賭贏了,歡樂大笑。賭輸了,平靜的接受事實。我正躺在臺大癌醫的正子中心,準備檢查我的癌細胞擴散到什麼程度。為這樣的日子,我已經準備很久,對生命的長短,我沒有執著。對於死亡,我早已習慣了,接受了,隨緣自在。
一個人若學會倒數生命,計較會變少,快樂會更多;真遇見了什麼大事,勇氣也十足!
無法前行,仍將前行
現在的我,連自己的陰影都愛。那些疾病的陰影,告訴我自己,唉,姑娘,妳還在。請如光一樣,好好愛你自己。……當我們學會向死而生,每一個看似倉促的句點,都會變成通向永恆的破折號。
我不祝自己多福多壽,而是簡單地重複一遍:活下去吧。
疾病賽跑,我賭輸了!
他搖著頭。這位仁心仁術全臺灣最出色的肺腺癌外科醫師陳晉興,看著片子,不敢相信我的病程這麼快。
「去年九月,電腦斷層掃描還乾乾淨淨……怎麼可能一年發展成這樣?」拿影像給他,我的製作人,如此描述陳醫師。將近十分鐘,看著所有影像,從肺一個、肝臟二個……他不敢置信。
做正子攝影確認癌細胞擴散程度時,我平常心的在機器裡睡了一個好覺。醒來,正子攝影結束,本來準備走出大門。他們面色凝重地告訴我,肺腺癌復發確定,肝臟三個腫瘤中,兩個惡性,一個水泡。
這些是我早已料到的,正當我準備站起身時,醫生小聲說:右骨盆腔也有一個。這是什麼癌細胞?發展這麼快?
我擔心影響我的工作,及生活的定力,立即問:腦部呢?
他們回:沒有。
喘了一口氣,向醫師、影像師、護理師鞠躬致謝。
捨不得愛我的人
走出臺大癌症醫院。車上一一回答特別關切的親友。他們多半很傷心,我的淡定讓他們心疼。最後只好指定他們各自買我想吃的食物。怪了,突然有了目標,口氣也變了,中氣十足「好,我馬上去訂,星期一妳入院時送給你。」
為這樣的日子,我已經準備很久,對生命的長短,我沒有執著。對於死亡,我早已習慣了,接受了,隨緣自在。捨不得的是那些愛我的人,他們的傷悲;更捨不下的是我的孩子們。
癌症即使發展至此,也不是絕症,「明天我就要死了」。它還有長長的一條路,除了積極治療之外,它給你足夠的時間,準備好這生命最後的一段旅程,你要怎麼過?如何好好把握它?
怡然自在的旅程
如果懂得這個道理,即使只能再活五年,或者兩年,它可能比以前我們不夠堅定的十年,更值得,更精彩。我突然很高興自己的腦部疾病,已經將我的身體摧殘成只剩三條可使用的主靜脈,摧殘成不能接受化療、免疫治療的患者。
這使我直接跳過一些身體的痛苦,接受比較溫和的標靶治療及質子治療。它使我不必為了延長生命,失去最後旅程的怡然自在。
過去五年,我的疾病本來已經數度將我折磨成一個活得非常疼痛的人。我一次又一次跳壘成功。即使因病增了不少智慧,我仍然免不了捲入紅塵俗事,沒有做到足夠的超脫。
靜心走完這段病程
願我未來的旅程,心中只有陽光,沒有陰暗。願我更懂得珍惜這個世界所有美好的事物,寬恕他人的過錯。也希望別人,寬恕我曾帶給他們的傷害。回憶是美的,我有著美好的一生。
我將自己多數時刻,希望奉獻給值得的事。這一點,我捫心自問,至少我做到了80%。這一生我未曾以爭奪自己的名利,當人生目標。傷感之事,換一個角度看,人與人,能相遇,不容易。
錯的人,錯的時間,錯的事,擱下。願我靜心的走完這段病程。
每天都是「黃金時代」
生命愈走到最後,記得要綻放的愈飽滿。年輕時我們往往浪費了許多人生,錯過該全力以赴的事……生命的限制,當它開始滴滴答答倒數,或者免不了恐慌……這一生就要匆匆結束了。但正因如此,它是一個禮物,提醒我:每一天都是「黃金時代」。
世界愈來愈美
願老天給我足夠的體力,繼續完成我的未竟之事;尤其《文茜的世界周報》。我會努力工作,直到最後。願上天憐憫,讓我可以陪著我的孩子們到最後。給他們一個溫暖的家,一個虛弱但很愛他們的媽媽。
知道自己比過去更重病後,我看到的世界愈來愈美。
我獨自一人,卻很自在。
我別無所求。(宇欽/輯)
《如此歲月,如此幸福》
作者:陳文茜
出版社:時報出版
其他書訊:
《遇見聲情:把話說好有大用》
作者:吳瑞文
出版社:商鼎
現代的人用LINE、FB或抖音接受資訊或與人溝通,重視光和影帶來的視覺溝通,只是光跟影再怎麼迷炫人心,最終還是需要靠「聲」來傳情達意。沒有聲,光影就只是 彩色的默片。人們習慣於「重眼睛,輕耳朵」,但行走在這人生的舞台上,想讓自己的生命稍具分量感,可别忽略了「聲」的建構。
筆者是個廣播媒體人,在電台行政治理上更是層層歷練,也因此體悟出「把話說好必有大用」,進而從「語音」、「語形」、「語意」三面向, 精煉出34把「說話的語鑰」。特別的是「日常語彙」也在筆者的反芻中迸出「語禪」曲徑,穿插於語鑰間的淺語短文,更見運用話語的慧趣。
《說話風格:打造專屬自己的說話術》
作者:水淼
出版社:好的文化
本書透過作者專業心理諮商師角度,以及其親身經歷,精心設計60種情境說話術,幫助讀者了解基本人性心理,學會應對進退、製造好感、說服、安慰他人等必備社交技能,快速融入複雜的職場人際互動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與自信,成為受歡迎的人。
以情境模擬方式說明、提供具體的對話演練法,只要掌握人性心理通則,再不斷練習、調整、內化,並避開社交地雷區,慢慢找到自己特有又有魅力說話風格,為自己製造源源不絕的機會!
《威尼斯共和國:稱霸地中海的海上商業帝國千年史》
作者:湯瑪士.麥登
出版社:馬可孛羅
《威尼斯共和國》是數十年來第一本從地中海史的宏觀角度,描寫威尼斯一千五百年史的通俗歷史作品。本書作者同時也是美國聖路易大學歐洲中世紀史教授湯瑪士.麥登,以他傑出語言能力、輕快不拘泥於細節的筆調、淵博的地中海文明知識、三十多年進出威尼斯生活研究的經驗,描寫這個城市國家的千年命運。
將其置於地中海東西強權、宗教鬥爭、封建勢力、商業競爭的互動脈絡中,我們將看到威尼斯如何發展出眾多商業與金融工具,成為今日資本主義的核心;看威尼斯如何從海權商業共和國轉變為陸權殖民帝國;看威尼斯跟拜占庭之間糾葛千年、難捨難分的複雜關係;看威尼斯如何從領著歐亞貿易的浪尖,逐步退卻到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之後,褪去過往的風華,成為今日觀光客雲集造訪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