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吸附廢金屬的動植物,已成為創造土壤淨化與發展綠能的新契機!菲律賓最新研究發現一種生長在呂宋島、名為Rinorea niccolifera的灌木能夠吸附重金屬鎳,具有發展「植物整治」、「植物採礦」等綠色技...
保護樹木需立專法,建立制度。農委會林試所所長黃裕星19日在「2014年樹木研討會」上表示,我國中央政府在樹木保護、專業培訓上並沒有具體計畫,導致珍貴樹種不良率達5分之1、都市樹木發展不健全甚至對民眾造成間...
砍一棵樹罰百萬,新加坡嚴法管理!「2014樹木保護國際研討會」19日邀請來自國際樹藝專家分享當地的護樹經驗。除了透過擁有專業樹木知識的攀樹士、樹藝師指導,避免施工時的破壞,政府還需要扮演領導角色,以嚴法限...
麻豆的小埤里工廠、花蓮和平電廠,名列環保署開罰次數最多、金額最高的惡質廠商。環保署13日公布從98年到102年的全台汙染案件稽查樣態,總裁罰金額高達56.4億元,有42%企業都因未確實落實環評後的監測和環...
由於人類對漁獲大量需求,已造成過度捕撈的情況。13日「海峽兩岸漁業增殖放流」研討會中,海洋大學講座教授李國添指出,人工放流是目前海洋生態復育的重要趨勢,但魚苗放流,涉及海洋生態環境平衡、影響野生遺傳基因多...
台灣空汙嚴重,連花蓮空氣都不及日本東京。環保團體、彰化醫界聯盟與立委劉建國、田秋堇等人,12日公開世界衛生組織(WHO)的PM10空汙調查,發現台灣排名位居四小龍新加坡、香港、南韓等國之末。環保署環境監測...
英國日前從自來水檢驗報告中發現,嗜藥者的古柯鹼代謝物經過人體分解後,透過排泄進入自來水系統循環,即使經過水廠處理淨化,水質中仍有毒物汙染情況。雖然英國公共衛生局強調,藥物化學含量要加乘千倍以上,才會對人體...
石岡區反隧道自救會8日上午動員百位民眾到台中市政府,抗議台中市的國道四號石岡隧道開挖工程沒有考慮到土石流風險,甚至可能影響大台中200萬人的用水安全,要求市府進入第二次環評,並改採替代方案。目前已經蒐集上...
太平洋東岸海星瘟疫蔓延,科學家迄今還不確定海星染病的真正原因。從去年開始,太平洋東岸從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到墨西哥沿海的海星,因為不明原因成千上萬地病變死亡,許多人猜測是海洋溫度或鹽度變化,但是科學家日前把...
核廢料分低、高階,各國處理難關重重。目前美國、瑞典及芬蘭等國均有處理或是建造深層地質處置場的經驗,全世界也有超過80個低階核廢料的最終儲存點,然而各國都曾遇到瓶頸。美、英、德等國近年都面臨低階核廢料保存不...
冷卻池爆量,高、低階核廢料無處放釀汙染。核電帶來了低電價,卻也造成輻射外洩的疑慮與核廢料的汙染。專家指出,目前低階核廢料都存放在核電廠倉庫與蘭嶼儲存場,但高階核廢料所存放的冷卻池已經爆滿,若沒有即時移到乾...
未將新公告地質敏感區納入評估,清境都市計畫案遭到退回!環保署30日召開環評大會,審查南投縣政府的「新訂清境風景特定區」計畫。但環評大會上,南投縣政府所提出的評估報告被環評委員林慶偉糾正出,此報告早在3月初...
核四1號機封存,2號機全面停工!總統馬英九與行政院長江宜樺27日針對核四廠議題,邀集超過15位國民黨籍的縣市首長召開會議。會中決議,核四的2個反應器,1號安檢後封存,2號則再次停工,待公投後再決定是否商轉...
深怕環保署對淡海新市鎮二期開發環評「範疇界定」放水。30多位淡海市鎮居民、反徵收自救聯盟成員,23日夜宿環保署前,24日一早發表聲明,希望逐一審查環評項目,並加入社會經濟影響評估;另外,支持開發荒涼已久的...
樹木也需要綜合型醫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為了替樹木健康把關,將建立一間從保健、治療到安寧的「樹醫學中心」。林業試驗所所長黃裕星表示,一般人都不知道如何診斷樹木是否生病,更不曉得有為樹木治病的「專科醫生」,未...
地中海生物保護區魚群的大規模調查預言,漁業長期過度捕撈恐劇烈改變地中海水底地景,當水底生物量降低、物種不再豐富,將成為「貧窮的海洋」。物種生態學者莎拉建議,嚴格、確實執行「零干擾」原則的「海洋保育區」是解...
「對台灣而言,再生能源只是一種神話,經不起考驗。」國民黨立委林郁方23日在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上指出,因為台灣地狹人稠,發展替代能源不易,因此他支持興建核四,但備而不用;立委李桐豪、詹凱臣也支持此看法。但民進...
全球攜手共度第44屆「世界地球日」!4月22日,Google的搜尋首頁推出6款可愛動物、昆蟲的塗鴉圖案,祝地球生日快樂。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也推出「NASA's #GlobalSelfie」...
針對近年來多起重大廢水汙染導致環境破壞、家園變色,環保署與各地環保局要求全台96家廠商,於年底前設置完成廢水自動連線監測系統,不僅能夠迅速完成水質檢驗,也解決人力不足的問題。光是今年1到3月間就透過監測系...
常給人神秘、恐怖印象的蝙蝠,卻有保育環境的能力。研究者在泰國一處稻田發現,蝙蝠能有效捕食稻穀害蟲,每年避免2900噸稻穀損失,足以餵養2萬6千人多人,出口值達美金120萬元。 自古以來,蝙蝠常用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