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風情畫 – 我看雷普利影集

藍祖蔚 / 資深電影人 2025/08/18 18:22 點閱 95 次
Netflix 的八集影集《雷普利(Ripley)》是非常迷人的義大利風情畫。(網路截圖)
Netflix 的八集影集《雷普利(Ripley)》是非常迷人的義大利風情畫。(網路截圖)

就視覺表現而言,Netflix 的八集影集《雷普利(Ripley)》是非常迷人的義大利風情畫。

豐富歷史、藝術古風的絕美之城搭配走不完的石板階梯,轉個彎就是大理石廊柱的建築質地與曲線,回個身就是山就是海就是城邦的自然頌歌,都散發兼具秀麗與雄偉的強大磁力,讓人好想再走訪一次義大利。

畫面美如畫

攝影師Robert Elswit的選景與構圖,讓每個畫面都美的像幅畫,不論是戲劇欣賞或城市行銷都居功厥偉。

就罪惡懸疑而言,Steven Zaillian編劇導演的八集影集《雷普利》,把美國作家派翠西亞海史密斯(Patricia Highsmith)一手打造的雷普利宇宙,做到最貼切的鋪陳。

犯案前的欲語還休,相關人士的凝視目光、警方辦案的鷹眼精算,對雷普利是摧心折磨,對觀眾更是揪心磨蹭,如同浸泡在一池滿滿的suspense溶液的水池中,從裡到外盡是焦慮懸宕,絕對比雷普利更苦更焦躁,完全符合了Patricia Highsmith強調的:我寫的是懸疑小說,不是犯罪小說。

從裡到外焦慮懸宕

寫過《辛德勒的名單》劇本的奧斯卡最佳編劇Steven Zaillian,絕對是讀透Patricia Highsmith的知音讀者。

就選角表演而言,飾演雷普利的Andrew Scott卻經常讓我「出戲」,寬碩的額頭、風霜稜角的面容符合歷經失敗淬磨的中年人,應該是揮金如土卻學藝不成的Dickie的「學長」,而非「同學」,他渾身上下那股「沒人緣」的冷峻氣質,隔絕了周遭友伴、也阻隔了觀眾。

有血有肉有個性

比較可喜的是導演給足了Marge 這位女角身心空間,超越了所有電影版本對這個角色的關心與同情,當然,Dakota Fanning詮釋的Marge,有著書寫新書的困局、愛情依附的迷惘,還有協助辦案的執拗,都讓Marge有血有肉有個性,不再是電影版的花瓶。

更有趣的是在小說裡「壯得像頭牛」的富家子弟Freddie,這回換成身形有些纖細,容貌清秀的歌手Eliot Sumner(歌手Sting的兒子),甚至還給了他一位男性伴侶,讓Freddie對Dickie的親熟、對雷普利的敵意都起了截然不同於原著的氛圍,這當然是對原著的「背叛」,卻達到「超越」的改編效應,讓Freddie得著凹凸鮮明的雕刻。

古典素材得到浪漫新生

Steven Zaillian的超越創意還包括讓大畫家卡拉瓦喬(Michelangelo Caravaggio)的作品與際遇都成為遙相呼應的平行論述,他筆下的人物既是聖經故事的重生,也是他夫子自道的double vision ,用來註解雷普利遊走在Dickie和自己之間的身分交錯,對比雷普利的落難、避難與脫困,也發揮共振效應,讓古典素材得到浪漫新生,功力非凡。

至於卡拉瓦喬成就的藝術之美,雷普利是鑒賞知音;卡拉瓦喬的追尋、失落與傷害,更是在在呼應著雷普利的處境,甚至,「有光」強化了卡拉瓦喬的作品魅力,也成為雷普利向警方攤牌的武器。這些奇思妙想都讓也影集版的《雷普利》超越了電影前作。

影集版有八個小時的長度可以慢工細磨,不時讓我出戲的Andrew Scout,則讓我有餘力來欣賞攝影與編劇的雕琢,當然也浸泡在每一位旅館掌櫃一眼就會看穿鬼怪心思的人情練達。

至於最後出現的神秘嘉賓John Malkovich,相信熟悉雷普利電影宇宙的影迷應該都會有不敢確信的喜悅。他是電影的連結與傳承,也是影集的開展與新生,我期待著第二季。


”AA”
《雷普利》的拍攝地點清單,讀起來就像一個夢幻般的假期:威尼斯、羅馬、那不勒斯、西西里巴勒摩。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