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未來只要董事會不反對,就能併購公司?金管會主委彭金隆31日面對立委詢問時回應表示,將以「董事會不反對」作為取得金管會同意併購的要件。他強調,金管會成立後有60個整併案,2018年以後沒有一家是透過公開收購完成整併。但藍委李彥秀擔心,若如果金管會關掉敵意併購的大門,經營不善者恐高枕無憂。
憂經營不善不願改進
金管會下午將召開關於公開收購(俗稱敵意併購)的修法公聽會,並由主委彭金隆親自主持,成為財委會質詢焦點。彭金隆備詢時預告說,規定併購金控要取得過半董事、或控制性持股能力與對方不反對的決議,條件可能要調整。他強調,公開收購前提先經過董事會同意的規定,在實務上很難執行,可能會再調整。
彭金隆表示,金管會將對「以董事會不反對作為取得金管會同意的要件」來處理,下午會邀集14家金控總經理、專家學者召開會議進行討論。李彥秀表示,如果金管會關掉敵意併購的大門,經營不善或低持股大股東的金融機構就高枕無憂,不用擔心被市場狙擊,金融圈對此相當擔心。
不讓敵意併購失控
「如果真的經營不善,金管會有一套金融監理的處理方式」彭金隆回應,參考支持敵意併購方所舉的例子,都不是金融機構,在金融監理層面上,各國都不會同意,放任不經金融機構監理機關同意,就直接在市場上買股份的行為。
民進黨郭國文也指出,只有對金融業限制非合意併購,但對其他上市櫃公司沒限,這沒道理。彭金隆指出,金融整併過程中,法規上並沒有合意與非合意,而是適用《金融機構合併法》,或是《金控法》投資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