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
每日推薦書摘

本報為您精選近兩年新書、好書摘要,供您閱讀與選購之參考。

《從叢林到文明,人類身體的演化和疾病的產生》

醒報編輯 2022/09/11 20:10

痠、痛、胖、病,都是演化惹的禍,文明帶來長壽,代價卻是大病小病纏身。哈佛明星級教授李伯曼提出「不良演化」的概念,顛覆我們對健康的認識,他認為人類身體無法適應新文明環境,所以罹患各種現代疾病。為了舒緩「不良...

《今天也不想上班》

醒報編輯 2022/09/08 19:43

為了一份工作,你可以將自己燃燒殆盡嗎?別忘了,你的健康和快樂才是人生唯一的目標,讓專業職醫幫你從無法辭職的執念中解放! 你時常會感到放假時很有活力,一要上班就覺得痛苦、明明不想哭,卻不知不覺就流淚嗎?...

《情緒的三把鑰匙》

醒報編輯 2022/09/07 19:56

情緒和理智同心協力,塑造你我腦中的每一個念頭、每一道思緒,並不時影響我們的判斷與決定:小到要不要披件外套再出門,大到如何理財投資。若是少了情緒,我們鐵定茫然失措。 作者以淺顯活潑的說故事風格與親身實...

《誰讓恐龍有了羽毛?》

醒報編輯 2022/09/06 19:45

四十年來,透過更先進的挖掘技術、更高倍數的顯微鏡,以及更強的化石解讀能力,世人所理解的恐龍不再是一隻隻放大版的蜥蜴,而是一個或長有羽毛,或行動敏捷的大類群,古生物學也終於從自然史與推測,發展為可驗證的科學...

《聆聽樹木的聲音》

醒報編輯 2022/09/05 19:46

何謂行道樹?指的是道路旁、水岸邊或堤防,為了區別土地界線,條列種植,並以同一樹種、同樣型態等間隔植栽的喬木群,多數是用來提供道路空間舒適與提升景觀綠化率。近年來因暖化,還具備道路降溫及吸收二氧化碳等效益機...

《瘋潮行銷》

醒報編輯 2022/09/04 21:19

為什麼有些東西能爆紅,有些卻沒沒無聞?為什麼某些內容能在網路瘋傳?為什麼有些產品、理念或行為就是能贏得更多口碑?上述所有答案,你都可以在約拿‧博格教授的《瘋潮行銷》中得到解答。 博格在華頓商學院開設...

《慣性思考大改造》

醒報編輯 2022/09/01 21:14

大腦的思考動線比你想的還固定!養成史上最年輕科學家的實驗室,用簡易科學推翻感知的慣性,開發深埋直覺背後的創意潛能。人類的感知系統是演化而來的產物,為了利於生存,大腦慣性排除任何具有不確定性的事物,以致於感...

《羞辱創傷》

醒報編輯 2022/08/31 21:39

許多父母不經意脫口而出:「你怎麼這麼笨?」「你是個壞孩子。」「你做錯了,我要懲罰、羞辱你。」甚至「你不比別人好,所以我羞辱你,希望你知道羞恥,才會努力進步。」 當父母「為孩子好」,期許孩子更優秀與完...

《你需要的是休息,而不是放棄》

醒報編輯 2022/08/30 20:12

有時,我們會很希望有人能明白自己的情緒、聽懂自己的心聲,期望有合適的人選聆聽或及時給予建議。為了因應這樣的情況,「哇賽!心理學」隆重企劃十九則心理練習,Nana心理師與葉子老師的文字暖心卻精闢,以科學研究...

《做個有溫度的人》

醒報編輯 2022/08/29 19:58

一杯熱茶能夠撫慰人心,但為何捧著溫暖的杯子會影響我們的情緒?為何我們想到善良親愛的人就感到溫暖?為何我們看見悲傷殘酷的事件會覺得心寒? 我們都喜歡與溫暖親切的人交朋友,也會盡量遠離冷酷刻薄的人,但為...

《零廢棄大廚》

醒報編輯 2022/08/28 19:49

大家都知道全球暖化造成的後果了,但我們一年依然製造了2.68億公噸的廢棄物,這些廢棄物分解後產生了大量溫室氣體!每1分鐘,就有如同一台垃圾車那麼多的塑膠進入海洋。科學家已經在最深的海溝裡發現塑膠微粒,塑膠...

《薩提爾的親子對話》

醒報編輯 2022/08/25 19:20

先讓問題跑一會兒,與戰火保持距離,別讓情緒影響你應對的姿態;孩子情緒仍沸騰時,只需陪伴,不必急於進場對話。尋找對話破口,貼近孩子的心,才能展開有效對話 寧靜而專注的傾聽,讓孩子有被注意、被尊重,甚至...

《剝削首爾》

醒報編輯 2022/08/24 20:00

我到了首爾才知道,原來陽光還得另外花錢買。人們的目標不是「向上爬」,而是期待不要被「擠下去」。韓國這個國家有法律明文規定「居住基本法」,一人家庭的最低居住標準是4.2坪。包括廚房,專用洗手間和沐浴設備。但...

《剛剛好的完美主義》

醒報編輯 2022/08/23 20:19

寫給總是想做到最好而感到心累的你!你是否常厭煩自己的完美主義?被人說挑剔、要求,自己又常焦慮拖延怕犯錯。「完美主義」這項特質,常被貼上負面標籤,在現今社會也是引起憂鬱、恐慌、不安的一大主因。但追求卓越與成...

《別想了,好好生活吧!》

醒報編輯 2022/08/22 22:15

當我們反覆考量,容易陷入不知所措的分析癱瘓模式,我們可能因為害怕犯錯、力求完美,而讓自己動彈不得。當我們長時間反覆的過度思考時,大腦會感到焦慮,猶如被困在轉輪上的倉鼠,這些負面思維和情緒挾持了我們的注意力...

《終結黑白思考:跳脫「假清晰」認知》

醒報編輯 2022/08/21 20:14

藍營vs綠營、黑vs白、好vs壞、喜歡vs討厭、男vs女、認同vs不認同……新聞、媒體、社群上充斥巨量資訊,讚後不理成為新一代文明病。你也被二元思維綁架了嗎?!別讓非黑即白的分類規則,摧毀你的思辨力! ...

《被壓榨的一代》

醒報編輯 2022/08/18 21:09

《被壓榨的一代》揭露中產階級生活困境,在訪談過程中,作者發現有許多家庭無力負擔養育孩子的費用,即便是看似不用為錢煩惱的單身貴族,也為維持生活水平而苦惱。這些來自各行各業的受訪對象,有教授、律師、會計師、工...

《假新聞政治》

醒報編輯 2022/08/15 20:02

假新聞在社群媒體上利用平台科技進行政治動員,已使假新聞成為選舉與公投時的政治武器。 林照真認為,「假新聞政治」說明假新聞為政治化名詞,已經成為民主社會的難題。臺灣社會更特別的現象是,混淆的國家認同製...

《我想把植物養好》

醒報編輯 2022/08/14 20:57

我們無法輕易明白植物的心,但只要你做對了基本功,就可以給出最需要的照顧,也因此,沒有百分之百好養的植物,也沒有百分之百難養的植物。從澆水方法到換盆,一步、一步,慢慢上手,給新手園藝家設計的健康植物栽培祕訣...

《無聊心理學》

醒報編輯 2022/08/11 20:44

無聊是一種想要卻無法參與令人滿足的活動,所導致的不適感。當我們想要投入心力卻無法做到時,那種心智空閒的感覺就是無聊。無聊不是好事,也不是壞事,我們對無聊信號的反應,才決定了最終的結果。無聊是對行動的召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