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國民黨團看起來在執行中國的意志,但你們有沒有具體的證據?」17日的大罷免記者會上,有外媒對罷團提出這樣的質疑。新竹罷團代表、陽交大教授林志潔回應說,以新竹藍委鄭正鈐為例,就有手機與對岸直接聯繫的案件...
「我們是否有透過在地台商或友台參眾議員,跟美方談判代表接觸?」「談判是否會犧牲我國農產品利益?」綠委陳俊宇16日質詢表示,盼政府能加強接觸美方友台人士,外交部次長陳明祺表示都有持續接觸;藍委陳永康則提醒,...
「選舉前是否能喊『告急』等狀況,需要視個案認定!」中選會主委李進勇16日接受媒體訪問時,原本表示罷免前不能喊「告急」,否則會依法辦理,但在考察時被國民黨立委許宇甄質疑,以前選舉時都會喊「告急」或「搶救」,...
「為何要採取紙票匭?」「投票通知單為何2天前才寄送?」「如果遇到颱風怎麼辦?」藍委許宇甄、徐欣瑩,白委麥玉珍與無黨籍立委高金素梅16日考察中山區公所罷免投開票流程時,詢問中選會主委李進勇多項問題。李進勇則...
國軍出動了!負責南台灣防務及救災的國軍第四作戰區15日表示,持續派遣兵力投入台南新營、官田、佳里、善化等12個行政區;軍聞社也發布影片提及,四戰區5日起派遣超過3000人次兵力救災,確保國軍與民眾站在一起...
「讓不會審、不會算的委員沒機會亂審亂算!」行政院長卓榮泰15日表示,歲計賸餘僅剩300多億元,遠不足普發所需2300多億元,且普發現金不能真正解決台灣問題。卓榮泰還表示,希望讓不會審、算預算的委員沒機會再...
總統賴清德民調再次進入不滿大於滿意的「死亡交叉」!親綠的台灣民意基金會15日公布民調,賴清德的滿意度42.9%,比上個月大跌5.8%;行政院長卓榮泰滿意度也從44.4%下跌至39.3%。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
「桃園要罷免成功,就要提高投票率!」民進黨立委王義川14日在桃園掃街時強調,要催出桃園民眾投票的熱情;罷免藍委徐巧芯的領銜人曹興誠表示,這些立委天天投共賣台,希望台灣很快香港化、被中共吞併,「我們答不答應...
「普發現金一次燒光國家新台幣2350億元,這筆錢可以造7艘海鯤號、育兒津貼可用7年!」綠委吳思瑤14日召開記者會,批評國民黨通過特別條例普發現金1萬元,政府必須舉債支應,且不該由立院片面決定增加政府支出。...
「普發現金在行政院與立法院有『爭議』下,應該以《憲法》基礎,兩院以政治方式解決!」大法官被提名人陳慈陽14日被藍委陳玉珍詢問若普發現金送到司法院,討論相關法案是否違憲時,並未直接回答,而是以釋字520號回...
在國會表決居下風的執政黨找到制度漏洞,要以大罷免翻盤,引發許多政治學者憂心當前制度無法保障任期;學者曲兆祥受訪時指出,罷免制度有違民主任期制,因此各層級民代再下修門檻都不合適;他建議恢復到上次修法的雙半數...
針對立法院11日三讀通過普發現金每人1萬元,民進黨團表態將提出釋憲,媒體報導政院評估可能以不編列預算方式解套。對此,民眾黨主席黃國昌說,立法院制定法律,全國人民都必須要遵守,也包括民進黨。國民黨則表示,蔡...
媒體「過譯」,國民黨澄清,沒說會支持台電撥補?針對黨主席朱立倫9日表態,支持政院特別與算以外,再加碼普發現金6400億,朱立倫核心幕僚凌濤10日澄清,沒有要支持撥補台電,11日立法院不會處理特別預算;民眾...
針對我國關稅談判進度,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表示,副院長鄭麗君還在美國,雙方持續進行談判中;有媒體詢問,外傳我國對美關稅將降至0,貨物稅分階段調降的說法,李慧芝也僅表示,台、美持續進行談判,基於雙方默契,會等...
「在野黨若要普發現金就要舉債,恐影響財政紀律!」針對在野黨希望再增加2300億普發現金的預算,使特別預算規模達6400億,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10日於記者會回應說,肯定在野黨支持強化韌性與撥補台電,但普發現...
「檢察官、法官現在開始跟詐騙集團合作騙人民錢,司法院應強化防弊機制!」綠委林淑芬9日在大法官審查會指出,看守所目前多數關的是詐騙犯,但因為詐騙可賺太多,連檢察官、法官都幫炸團洗錢、藏錢,呼籲大法官提名人蔡...
「NCC對媒體偏頗執法、關台中天,行政院長卓榮泰後來乾脆不提名NCC委員,完全是為了大罷免!」民眾黨黨公職人員9日於NCC門口抗議,批評卓榮泰不再提名NCC新委員,是為了減少對綠媒造謠批評在野黨的監督、促...
「綠核共存」才是永續發展的良制之路!律師陳長文近日投書指出,若台灣摒棄穩定、乾淨的核能,轉倚賴化石燃料,以及不穩定的再生能源,將使得電價飛漲、空汙惡化、碳排居高不下,應「綠核共存」,並將《氣候變遷因應法》...
團結十講進度恐暫擱?總統賴清德原定5日進行「團結十講」的第五講「外交」,但因颱風丹娜絲來襲取消。各界關注下一場何時進行,對此,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表示,總統近日仍以關注救災與相關公務為首要優先。賴清德前四場...
針對大罷免27日起投票,學者施正鋒7日受訪時指出,藍支持者不懂罷免怎麼投可能是成敗關鍵,雖然藍白近來合作增加,但綠為了明年選舉也會積極應戰;學者陳俐甫受訪時說,美國關稅戰、中國的干擾與民進黨形象,將對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