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政府應該善用預算被刪的狀況,設法影響立法院,讓藍白順勢倒閣!」學者陳俐甫針對大罷免議題5日受訪時指出,國會朝小野大、在野黨不願退讓已注定無解,但民進黨也擔心大罷免有反作用力,目前只有總召柯建銘在推動。...
「政黨政治上本來就該以國政為優先,黨中央喊話民進黨不要大罷免,也是一種戰術彈性運用!」國民黨立委牛煦庭5日受訪時表示,立法院同時存在和與鬥的狀態,但若民進黨都只聽立院總召柯建銘的話,全力罷免藍委,國民黨不...
北市府未及時調查幼兒園性侵案,導致受害人增加,監察院提出糾正!監察院5日就教保員毛畯珅性侵培諾米達幼兒園幼童案糾正台北市政府,認為市府並未積極處理、導致毛畯珅繼續侵犯女童。調查的監委葉大華、田秋堇與紀惠容...
針對罷免團體將18位藍委第一階段罷免連署書送到中選會,國民黨祕書長黃健庭4日接受專訪時強調,個別立委當然會對被提議罷免感到心煩,但國民黨不會畏戰。他批評說,民進黨雖聲稱尊重罷免藍委的民團,但很多背後都還是...
「美國總統川普將對台積電課徵關稅,這對台灣應該比推動大罷免還重要!」國民黨立院黨團3日舉行記者會,總召傅崐萁強調,新年希望台灣「家和萬事興」,政府要多關注產業、青年與反詐騙相關議題的法案。書記長王鴻薇強調...
「民團已經將18個選區的立委第一階段罷免連署送到中選會,未來爭取41個藍營選區都要罷免!」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3日召開記者會強調,本會期藍綠互相罷免,民進黨團仍要堅持戰鬥,並在選罷法覆議案團進團出。他也介紹...
「新春團拜很可惜,連購買茶點的預算都沒有了!」行政院長卓榮泰3日出席新春團拜時苦笑說,原本希望不要大拜拜式的團拜,但連茶點預算都沒有,「只能以拱手替代」。他強調,接下來還要開政務會議、審議優先法案,面對國...
民眾黨新會期決定繼續推動《棄保潛逃罪》、《不法關說罪》、虛擬資產專法與不在籍投票!民眾黨3日召開記者會,宣告新會期的優先法案,盼透過司法與金融資產管理的完善,減少詐騙發生。針對行政院長卓榮泰第三次提出覆議...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特稿】民進黨立委如柯建銘、沈伯洋等人全力推動罷免藍委,盼扭轉國會朝小野大局勢。但由於我國是被動倒閣,不像內閣制國家可主動解散國會,罷免雖為仇恨性動員,理論上比選舉難動員。不過近來有許多...
「罷免藍委只是政治算計,相信民眾不會買民進黨的帳!」針對綠營推動藍委大罷免,藍委羅智強受訪時強調,選民關心的是經濟、民生、居住、能源等重要議題。藍委李彥秀也說,本會期綠委沒人登記黨團幹部,顯示推動罷免會讓...
國民黨要罷免當初險勝的綠委,如吳思瑤、吳沛憶與許智傑等人,選情穩固的綠委鍾佳濱指出,國民黨罷免正當性不足,他不擔心被罷免;綠委許智傑受訪時也坦然面對,並鼓勵其他人團結罷免藍委。但選情較險峻的綠委吳沛憶就相...
立法院在上個會期因總預算、《選罷法》、《財劃法》等法案爭執不下,許多紛爭在過年前尚未解決,如總預算、《財劃法》尚未送出立法院,行政院在年前對《選罷法》提出覆議,另外,民進黨立院黨團正對《憲訴法》提出釋憲與...
針對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23日宣稱,由於行政院新聞傳播業務費用5千多萬遭刪除,因此無法在記者會請手語老師,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柳采葳直言,若行政院要犧牲手語老師,台北市政府可以免費幫行政院申請這部分的費用。民眾...
根據分析,本屆立委好感度前三名是立法院長韓國瑜、藍營總召傅崐萁與民進黨立委王定宇!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23日也公布立法院立委聲量統計,前三名是白營總召黃國昌、綠營總召柯建銘與立法院長韓國瑜。後...
總統賴清德公布《憲法訴訟法》,同時呼籲五院提出釋憲!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23日表示,總統賴清德已經核批並公布《憲法訴訟法》修正條文,但相關法案有妨礙憲法法庭正常運作,侵越司法權力核心範圍,及破壞政府體制分立...
「業務費大量被刪除,基本上所有事情停擺!」行政院長卓榮泰23日第三度召開記者會,列舉外交部、經濟部、國防部,與行政院本院的業務費通通被刪除,行政院可能只能運行到8月,且很多政府約聘雇員工也無法加薪。他批評...
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如今仍身陷囹圄,更生團契總幹事黃明鎮牧師近日受訪時表示,羈押在看守所的嫌犯由於尚未判刑確定、加上人員進出,環境比監獄複雜,很多人關久了會產生憂鬱症。對於外傳驚世媳婦案的兇手林于如可能成為...
「在野黨刪減的是官員的出國費,不是選手的!而政府本來就承諾要節能,刪減水電費更可讓政府落實承諾!」藍營議員黃心華22日指出,總預算刪減3.4%,選手的訓練、民眾的補貼、節能的補助,甚至發票的獎金等,都不會...
「北京對美國的基本戰略是『鬥而不破』,但2025是很多歷史事件周年,中對台會有更多軟硬兼施!」淡江學者張五岳22日認為,美中磨合中,台海雖然有風險,但只要美中有對話,變數應該不大。學者董立文則研判,川普會...
「美國總統川普2.0的人事與過去完全打掉重練,令人很難預測!」前駐美大使高碩泰22日於研討會建議,要積極觀察川普官員的言行、建立溝通窗口,建議以「經貿」作為對美交流重點:國安院學者蘇紫雲則認為,川普從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