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團結或分裂,人民已給出最後答案

醒報編輯部 2025/08/25 08:59 點閱 274 次

八二三之後,台灣政壇再次被強烈的民意震撼。罷免案的全面潰敗,不只是一次投票的失利,更是一次選民對執政風格、對政治操作的怒吼。

這聲怒吼,既刺耳,也清晰;既具破壞力,也暗藏轉機。當執政黨一再以莫須有的理由進行政治鬥爭,卻在選票面前敗下陣來,真正傳達出來的訊息,其實不只是對罷免案的否決,而是對「政治騷擾」的拒絕。

拒絕政治騷擾

人民已經厭倦那種不斷重演的對抗戲碼,過去一年中,罷免、杯葛、街頭動員成了台灣政治的日常,立法院像是鬧劇舞台,行政部門則把反對聲音視為敵人。這樣的治理方式,不僅造成社會撕裂,更讓原本期待選後穩定的民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

尤其當總統在罷免案全敗之際,仍頌揚發起罷免的團體,卻無視多數投下不同意罷免選票的民意,這種傲慢與缺乏自省,讓人感受到的不只是無力,更是一種被背叛的失落。

鬥爭與合作的競技

藍白兩黨在罷免案中一時的合作贏得掌聲,但這是否代表未來的一帆風順,仍有待驗證。藍白合,無論是為了議題合作、制度監督,還是為了選舉利益,目前看來似乎都難以脫離「理性數學」與「情感化學」的雙重考驗。兩黨各自的派系鬥爭、領導人選、策略目標差異,以及對未來執政藍圖的不確定,都成為未來合作道路上的潛在裂痕。

在這場政治鬥爭與合作競技中,國民黨內部的掙扎顯得特別刺眼。罷免案的成功原本是一劑強心針,卻因黨主席懸缺與「拱人」文化再次暴露體制脆弱。基層展現活力,中央卻群龍無首,這種斷層不只傷害士氣,更可能錯失重塑政黨形象的最佳時機。選民對國民黨的「蛻變」抱有期待,卻也對其反覆不定深感疲憊。

傾聽人民的心聲

對民眾黨而言,藍白合猶如走在鋼索之上,既想爭取合作成果,又不願成為附庸。在地盤劃分、候選人安排上,民眾黨展現強烈企圖心,但這樣的策略,若未處理得當,也可能引爆新一輪裂解。尤其當黃國昌宣布參選新北市長,整個藍白合作已從象徵性的議題聯盟走入「地盤畫分」的深水區,每一次動作都可能牽一髮動全身。

真正的挑戰,還在於人民的期待。八二三之後,民意並未給任何一方絕對授權,選民的訊息是「希望穩定」、「拒絕亂政」、「不願再被情緒操弄」。這樣的訊息,若能被讀懂,就會成為政黨轉型的契機;若被無視,則將轉為下一次選舉的審判。

人民需要穩定的治理

未來的選舉戰場,已不再是單一價值的爭奪,而是誰能真正回應民意、重建治理信任的考驗。藍白若能放下自我中心與歷史恩怨,以制度為本、以人民為念,就有機會共同擘劃新格局。否則,只要一方仍沉迷於過去的對立操作,或企圖一黨獨大,選民的「否決票」將會再一次出現在投票箱前。

台灣需要的不是更多的對抗,不是更多的杯葛,也不是更多的政治話術。人民要的是一個可以治理、可以協商、可以讓人安心的政治體系。真正的胸懷,不在於話術,而是在執政或在野時,是否願意與異己合作;真正的胸襟,不是光喊口號,而是在政策競爭中,能否尊重不同聲音。

民意的震撼教育

政黨可以更替,領導人可以更換,但民心若失,才是真正的潰敗。這場罷免案留給政治人物的,不只是勝敗的分數,而是一次民意的震撼教育。誰能從中學到謙卑、責任與合作,誰就有機會走得更遠。

而人民,也會記得誰聽得見他們的聲音,誰又選擇把耳朵關起來。當一切喧囂落幕,答案終將在選票中寫下。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