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推播有害內容 綠委盼立法納管

呂翔禾 2025/10/08 13:02 點閱 687 次
綠委林月琴、沈伯洋、林楚茵與國際特赦組織8日呼籲政府監管抖音演算法。(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
綠委林月琴、沈伯洋、林楚茵與國際特赦組織8日呼籲政府監管抖音演算法。(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抖音容易推播大量涉及憂鬱、自殘等高風險內容,應建立監督與平台責任機制管理!」綠委林月琴、沈伯洋、林楚茵與國際特赦組織8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與平台業者正視數位演算法對兒少心理健康與隱私的潛在威脅;林月琴表示,正推動《AI基本法》及《兒少權法》修法,強化平台課責機制。

3到6年級46.1%用抖音

民進黨立委林月琴表示,TikTok等社群平台對兒少心理健康構成重大威脅,根據2023年台灣傳播調查資料庫調查,9歲至12歲國小兒童使用TikTok的比率高達46.1%,推算國小3至6年級使用TikTok的人數可能高達38萬人,恐將大量兒少隱私暴露於中國。

她也提到,目前政府對網路平台的管理多聚焦於打詐,卻忽略兒少網路安全。林月琴宣布,將在本會期推動《人工智慧基本法》及《兒少權法》修法,納入年齡驗證與主責機關制度,並預告將強化平台課責機制、要求內容審查與演算法監管,並著手研議對未落地境外平台的管理法源。

年齡限制形同虛設?

同黨立委沈伯洋也指出,現行對TikTok等數位平台的監管過於零散,無法有效保護兒少。他批評TikTok年齡限制形同虛設、演算法具高度成癮性,並有中國存取用戶資料、散播削弱民主敘事等風險,對國安與兒少隱私構成雙重威脅。他表示將於本會期提出《個資法》與《兒少法》修法草案,賦予兒少刪除個資權。

「15至18歲青少年中有高達42.3%每天多次使用TikTok!」民進黨立委林楚茵擔憂說,該平台對內容缺乏有效審查與分級機制,導致許多不當或錯誤資訊透過演算法推播給兒少,形同「裹著糖衣的毒藥」。她強調,兒少尚在價值觀發展階段,長期接觸此類內容將對心理健康產生深遠影響,政府不能再對這類境外平台的風險坐視不管。

缺乏兒少網路保護

國際特赦組織也強調,歐盟已制定多項法律,嚴格禁止平台對兒童使用者進行個資剖析與精準廣告推播,並要求平台評估演算法對兒少心理健康的風險。但TikTok 僅在歐盟遵守這些規範,在台灣等地卻仍將兒童資料視同成人,持續進行個人化推播。台灣目前缺乏相關立法保護兒少數位安全,呼籲政府儘速修法加強監管,保障兒少在數位環境中的身心健康。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