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與國民黨在立法院比誰早到!8日凌晨,民進黨立委約5點就到內政委員會占領主席台,並將委員會門鎖上。國民黨立委6點到場,與民進黨爆發嚴重推擠,過程中藍委王鴻薇連打綠委林楚茵數巴掌,雙方互有推擠,最終內政...
立法院8日將繼續審《選罷法》,國民黨事先喊話民進黨別杯葛!國民黨立委洪孟楷7日受訪時強調,《選罷法》可理性討論,若民進黨再杯葛,將承擔政治後果。但民進黨立委鍾佳濱受訪時則直言,與國民黨之間沒有互信,難相信...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特稿】近日我國漁船分別遭到中國與日本登船臨檢扣回;綠委陳亭妃因台南市長提名之爭退出正國會;海基會董事長鄭文燦因舊案聲押,以500萬元交保;這諸多問題背後仍有許多疑點,可惜總統/民進黨主...
海基會董事長鄭文燦在爆發疑似涉貪案件後,7日火速辭去海基會董事長職務。對此,民眾黨立委黃國昌指出,民進黨希望藉此斷尾求生,但應檢討為何鄭文燦過去弊案、論文抄襲爭議不斷,仍可在民進黨內高居要職?據傳海基會董...
民進黨立委高喊「反對鳥籠罷免,不要沒收民權」,還攜帶鳥籠霸占主席台,反對國民黨欲修法提高罷免門檻!4日的內政委員會原定討論《選罷法》相關門檻修正、罷免連署方式更嚴格與原住民投票等法案,即使無黨籍立委、召委...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特稿】國會改革法案在6月26日正式生效後,總統府、監察院、行政院與民進黨團在一周內先後聲請釋憲,司法院也以超級效率配合10日就針對暫時處分開庭。釋憲應是國家大事,司法院手上還有許多關乎...
曾為了捐出《蔣中正日記》給國家,蔣方智怡與姪女蔣友梅一度對簿公堂,回顧這一段心路歷程,蔣方智怡受訪時坦言,是基督信仰撐住她一路走過。專訪中,她也細述蔣家生活與個人信仰故事。 問:作為近年來蔣家主要發...
國會調查權第一槍是調查鏡電視!國民黨與民眾黨3日在交通與司法聯席委員會上宣布成立「鏡電視調查專案小組」,藍委高舉「國會要改革,人民要真相」、「查弊案」等手舉牌助威,民進黨則在司法委員會召委鍾佳濱帶頭下離席...
兩岸漁船衝突事件又一樁!2日晚間,一艘澎湖漁船「大進滿88號」在金門外海作業時疑似違規,遭2艘中國海警船強行登船檢查,隨後船員與船均被海警扣回中國。對此,海巡署副署長謝慶欽表示,據傳該漁船疑似違反中國休漁...
立法院將於12日院會表決,通過邀請總統賴清德到國會國情報告!針對民眾黨立院總召黃國昌2日宣布要邀請賴清德到國會國情報告,總統府與民進黨團一再強調,相關法案有違憲疑慮,大法官做出釋憲結果前不宜採取行動。但國...
「未來要用國會調查權調查國發基金與鏡電視弊案!」民眾黨立院總召黃國昌2日另宣布,總統賴清德應到國會國情報告,12日會將相關提案排上院會議程表決;被媒體問到《選罷法》態度,黃國昌強調,不贊成調高罷免門檻,但...
「立法院應有更長時間審議大法官人選!」民間司改團體2日提出7大主張,包括被推薦人預先公開、延長審議期、確認具有法學素養、重視社會溝通能力。被問到國民黨質疑大法官全部綠營提名,恐影響釋憲公正性。學者黃嵩立回...
「罷免民意代表已經太簡單,如今修法是不讓罷免成為政治鬥爭的工具!」國民黨30日強調,修正選罷法與調高罷免門檻,絕非為立委一己的想法,如今成案的基隆市長謝國樑也不會適用。但民眾黨團明確表態,不支持提高罷免門...
國會改革的紛爭讓立委罷免潮山雨欲來,國民黨傳出調高罷免門檻或增加罷免難度的呼聲。對此,學者施正鋒支持表示,「至少要把罷免門檻調整到罷免票數高於當選票數」,否則容易出現少數暴力的狀況。但學者曲兆祥認為,選罷...
民進黨正為缺電傷腦筋,國民黨為綠舖好核電修法的下台階?國民黨立委賴士葆受訪時直言,藍營推動核能修法是為國家做事,就算修法通過,核電廠延役仍屬於行政權範疇。民進黨立委鍾佳濱不贊成藍委強勢「比票多」,他覺得核...
針對基隆市長謝國樑將被罷免,有地方政壇人士受訪時指出,罷免案通過的機會並不高,卻凸顯謝國樑仍以傳統方式施政造成的破口,包括東岸商場、電動機車等政策都處理不佳。該受訪人士提醒,基隆漸漸有很多從雙北移入的年輕...
「國會改革通過,接下來就是推動核電延役避免缺電,還有修《財政收支劃分法》,平均地方財源!」國民黨主席朱立倫30日連跑台中、南投與彰化,說明國民黨推動國會改革的理由,還有透露未來要修的法案。他強調,國民黨推...
去中國太危險,可能隨便就會被抓!陸委會27日下午公布,即日起調升中國大陸及香港、澳門的旅遊警示為「橙色」燈號,建議民眾避免非必要旅行。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表示,近日中國宣布懲治台獨分子相關法令,加上傳出多起...
「全世界有覆議制度的國家,不曾有過提出覆議失敗之後,再去聲請釋憲!」法律學者楊智傑質疑,總統賴清德宣布國會改革法案聲請釋憲,但釋憲有「行使職權」的要件限制,在還未正式施行,看見問題之前,大法官不該接受釋憲...
北韓近日動作頻頻,其國內政策恐有變動?南韓軍方指出,北韓軍隊近期大量在邊界修築圍牆甚至佈雷,對此,分析師認為,北韓近期針對南韓的小動作不斷,顯示其國內對於南北韓政策應已有所轉變。 據《[路透社](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