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即時新聞

健康

雙無產世代 下一代無房產、不敢生

鄧玉瑩 2021/12/08 17:25

「買不起房、給不起孩子一個家」是網友不想「做」人首要原因!生育醫學會8日公布用1年時間,透過社群平台、討論區及部落格等上萬個,分析出10大年輕人不生小孩的原因。理事長張帆表示,想要針對台灣網路世代「催生」...

AI抓出失智症前驅期 及早治療較省力

林志怡 2021/12/08 15:31

戴上腦波帽、只要兩分鐘就能從腦波知道病患有沒有失智症或認知障礙風險!台科大機械工程學系教授劉益宏指出,新開發的「腦波 AI 精準輔助診斷技術」透過 AI 檢測腦波,進行客觀的腦波訊號判別,可同時檢驗輕度認...

Omicron出現隱形版本 PCR驗不出!

林志怡 2021/12/08 13:48

新冠肺炎 Omicron 變種病毒出現傳統 PCR 難以判別的「隱形版本」!研究人員指出,該一隱形變種與 Omicron 極為相似,但因為缺少部分變異,很可能不被辨識為 Omicron 變種病毒,且目前南...

環境荷爾蒙危害大 農、水、畜要追查

簡嘉佑 2021/12/08 13:32

環境荷爾蒙隱藏在牙膏、化妝品,甚至食物當中!環保署化學局科長吳春生8日於「環境荷爾蒙管理回顧與展望」視訊會議表示,「這些物質沒有妥善管理,恐將危害國民健康。」他說,目前六年一期的管理計劃將於2022年迎第...

霸佔疫苗終釀變種 富國自私恐反噬

林志怡 2021/11/29 17:07

近日 Omicron 變種病毒在南非的出現,恐要歸咎於富國霸佔新冠肺炎疫苗、導致窮國疫苗接種率遲遲無法提升的自私行為。南非學者怒批,富國在疫情爆發後,只知對疫情爆發國祭出旅遊禁令,不知伸出援手、協助控制疫...

可導盲也可育嬰 創新成果發表

簡嘉佑 2021/11/28 16:38

在導盲手杖上安裝AI,可自動辨識交通號誌,讓盲人走路更安心;藉由蒐集、分析嬰兒肚子裡的聲音,判斷孩子哭鬧原因,讓父母可即時處理!台北醫學大學於28日召開醫療創新成果發表會,台北醫學大學副校長吳介信於會上說...

即使接種疫苗 世衛:仍須防疫措施

簡嘉佑 2021/11/25 10:59

「許多已接種疫苗的人錯誤地認為,自己不需要採取任何防疫措施。」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警告,疫苗原本能夠阻止60%的新冠肺炎傳播,但隨著Delta變種病毒的出現,此數據已降低至40%。而歐陸正是此波疫情最...

成人過動症共病多 藥物、認知並進

簡嘉佑 2021/11/21 19:02

新世代興起的「網路成癮」與因社會事件頻傳而受討論的「行為偏差」,跟成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以下簡稱「成人過動症」)頗有關係!網路快速而及時的反饋,正好符合過動症患者好動的狀態,容易形成依戀的關係。臺安醫院心...

壓力大易得蕁麻疹 避免四大刺激

鄧玉瑩 2021/11/18 17:00

「蕁麻疹很辛苦!曾有一位患者為降低搔癢感,常年不分季節睡在大理石地板上,家人以為他犯了瘋病,直到治療後,他才安心回到床上睡好眠。」台大皮膚部醫師卓雍哲在記者會上提醒患者應避免四大刺激,包括冬天不吃麻辣鍋、...

抗生素抗藥性問題大 醫籲要慎服用

簡嘉佑 2021/11/18 13:30

目前細菌高達7成以上都對抗生素具備抗藥性。台灣感染症學會理事長王復德說,如果抗藥性問題不加以管控,台灣未來可能每年都有三萬人控制不了細菌而死亡。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陳宜君指出,因為抗生素利潤不高,導致藥...

10人就有1人憂鬱 老人樂活腦子要空

呂翔禾 2021/11/16 13:33

「失智與憂鬱老人愈來愈多,要透過運動、多動腦,讓自己不感到寂寞!」資深武打演員衛子雲16日出席老年心理健康促進會時,建議老人要以「腦子空、肚子空與屋子空」面對老年生活。榮總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醫師也指出,...

新冠疫情趨緩 流感化增可控制性

林志怡 2021/11/10 14:38

人類消滅新冠肺炎病毒的機率趨近於零,但專家認為,未來可以透過類似流感監測的方式,把疾病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但密歇根大學流行病學教授蒙托擔心,變種病毒的快速出現產生大量不確定性,但相信以季節性流感的追蹤方式...

AZ混莫德納本月開打 首波45萬人受惠

鄧玉瑩 2021/11/03 15:31

不只是醫護人員,一般民眾也可以開始AZ、莫德納混打了!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3日在立法院表示,扣除等待第2劑者以及想接種第1劑莫德納者,目前估算約有45萬劑莫德納疫苗可投入混打,本月內就會開放混打。 ...

糖友染疫高危險 國健署22縣市設照護網

章文 2021/11/02 18:07

糖尿病高居10大死因,國民健康署2日表示,延緩糖尿病進程、避免併發症,可以透過藥物治療與強化疾病風險意識,來增加疾病管理品質。國健署擬在全台22縣市設糖尿病共同照護網,並訂於11月6日在新竹孔廟盛大舉辦2...

早洩問題難啟齒 醫:治療方法多

簡嘉佑 2021/11/02 16:45

「超過五分鐘才不是早洩!」很多女性這樣想,但根據國際定義,在一分鐘內就達到射精者才能算早洩。台灣男性學醫學會理事長陳煜分析,許多男性因僥倖心態或愛面子而不願接受早洩治療。台中榮總泌尿科主治醫師陳卷書則呼籲...

以超音波刺激腦神經 中風後失智有解

林志怡 2021/11/02 13:59

血管性失智症患者有福了!台大研究團隊發現,透過特殊的超音波設備,可以刺激小鼠腦神經再生的指標(DCX),參與研究的台大醫工系教授王兆麟說,此項技術將可以用來治療血管性失智症,且預計 3 年內可完成動物實驗...

樂活更年期有辦法! 自我檢測多諮詢

簡嘉佑 2021/10/29 20:10

婦女面對更年期如何保持健康與快樂的心態?更年期健康學會理事長李奇龍表示,平常就要注意心情起伏、經期正常與否,自我檢測更年期是否到來。另外,學會也有服務專線,提供更年期諮詢。 ##更年期注意力不集中 ...

女性抽菸危害大 溫情勸導較有效

簡嘉佑 2021/10/28 11:57

台灣總吸菸率連年下降,女性抽菸率卻不減反升!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教授許安琪表示,溫馨鼓勵比恐怖訴求更能勸阻女性抽菸。亞東紀念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任吳彥雯指出,女性抽菸比男性抽菸有更高的身體風險,如不孕...

衛教聊天機器人 為糖友解惑

鄧玉瑩 2021/10/20 19:03

台灣人口高齡化,糖尿病患者卻漸趨年輕,社團法人糖尿病衛教學會針對200百位糖友現況調查問券,再整合醫師、衛教師、營養師等專家分析,整理出1000個問題解答,設計出一個「糖尿病智慧好幫手」LINE衛教聊天機...

英推更年期法案 爭取免費荷爾蒙療法

簡嘉佑 2021/10/20 14:52

英國議員強推法案,爭取女性取得免費的荷爾蒙療法,以安渡更年期。在世界更年期日10月18日之前,英國皇室成員已首次公開討論更年期,引發大眾對此議題的關注。研究顯示,85%的受訪女性因為更年期而影響工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