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臺灣曾歷經多起食安風暴,臺北醫學大學今年8月將成立國內第一個「營養學院」,並設立「食品安全碩士學位學程」,含媒體關係與時事分析課程,希望達到食安資訊正確傳遞與社會緊密連結。 臺北醫學大學營養學...
「我老了沒有用啦!」根據國健署調查,有近4成長者都認為自己是社會的負擔。心理學發展理論指出,老年期有自我統整與悲觀的發展衝突,台大醫院精神部謝明憲醫師表示,想活得快樂就要「持續學習、活動身體」。 根...
我國工作環境壓力緊繃,年僅33歲的吳小姐職業為系統工程師,常過著被時間、客戶追趕的日子,長時間下來原本的胃脹轉為慢性發炎。腸胃科醫師楊燿榮25日指出,上班族最常出現「偽國際作息」現象,過著台灣的時間,卻照...
「業務、服務人員、行銷人員、媒體、營建土木業等,8成上班族因作息不正常,經常受腸胃問題所擾。」腸胃科醫師楊燿榮25日表示,國內上班族普遍超時工作,隨之帶來飲食不正常、腸胃菌相失衡狀況。營養師高繪雯建議,除...
針對病人的惡性腫瘤太大、腫瘤位置又不適合開刀,且年紀大接受手術有一定風險時,林口醫學中心副院長洪志宏24日表示,此時會建議病患自費30~80萬元接受質子放射治療。但放射腫瘤科醫師張東杰表示,質子放射治療雖...
人生幾歲才算老呢?根據董氏基金會所做的調查顯示,攝取越多蔬果的民眾,就覺得老年越晚開始,而且健康狀況也較佳。食品營養中心企劃組組長潘紀綸表示,雖然台灣熟齡族的蔬果攝取量較年輕人高,但仍舊未滿足衛福部的建議...
帕金森氏症成因不明,目前人們的治療,只能延緩症狀惡化的速度。根據倫敦大學學院研究發現,偵測眼睛裡的變化即可在症狀發展前鑑定帕金森氏症。此研究的負責人表示,這是項革命性的突破。研究者從實驗老鼠身上發現,在...
「我們淪為『人才訓練所』,把生澀的的人才訓練好後拱手讓給人。」恆春基督教醫院新上任院長陳志成在臉書上指出,上任後才發現恆基同仁的薪資遠低於市場行情,無怪乎優秀人才不斷流失。但前埔里基督教醫院副院長成亮認為...
針對麥寮六輕工業園區所造成的危害,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詹長權22日指出,首當其衝的橋頭國小許厝分校學童在遷回本校上課後,其尿液中VCM的代謝物檢出值明顯下降。台大兒科醫師呂立指出,VCM(氯乙烯單體)被聯合...
「長時間配戴隱形眼鏡、反覆拉扯眼皮,易造成皮膚鬆弛,讓雙眼皮皺摺變得不明顯!」整型外科醫師陳承謙、蒲啓明都說明,配戴隱形眼鏡需要反覆拉扯眼皮,恐讓眼瞼板脫位,造成上眼皮鬆弛。但蒲啓明提醒,眼皮下垂有分為單...
高雄某軍營於8月上、中旬爆發A型流感群聚感染,共99名軍人出現咳嗽、發燒等症狀,高雄市衛生局疾管處長張秋文日前表示,現疫情已獲得控制。感染科醫師洪元斌21日受訪說明,流感病毒一年四季都存在,不侷限於秋、冬...
「醫院應開設具有醫療功能的日照中心,提供老人急性病症的後期照護。」衛福部次長蔡森田17日指出,有2成的老人需要接受醫療照護,因此完整的老人照護園區仍需要醫院的幫助。衛福部台中醫院長李孟智也表示,醫院開設具...
藥品研發一直是項大花費的工程,但對終於開發出的新藥,專利要如何保障?時代力量17日舉辦「藥品專利連結制度」公聽會,台大法學院教授李素華在會中點出,應改變生技醫藥就業不力的現況。製藥開發法律顧問律師張哲倫則...
「敵我分不清!」2005年才被發現的「抗伽瑪干擾素自體抗體疾病」會使患者的身體免疫系統遭破壞,反覆被細菌感染,症狀如皮膚潰爛、淋巴結腫大。研究主持人顧正崙無奈地說,由於這種病好發於東南亞,被稱為窮人病,多...
「我媽得糖尿病已有40年了,血糖控制良好,現在生活多采多姿、擔任合唱團團長,要找她比找我還困難!」百變天王郭子乾手持扇子、化身衛教大使「糖伯虎」宣導,望社會能改正對針劑藥物的抗拒心理,及早治療。現場更有「...
「將近一半的癌症患者會因為營養吸收不良,出現不可逆的惡病質症狀。」大腸直腸癌權威醫師王輝明16日提醒,癌症惡病質是不可逆的情形,一旦發生惡病質,癌者的身體狀況就會一路衰退,約4成的癌症患者是死於癌症惡病質...
「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罹患結核病的機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3倍。」疾管署16日在記者會上指出,血糖控制不佳可能會增加結核病發病的風險。台大公衛學院副教授林先和說,結核病的高危險群包括糖尿病患者、抽菸、酗...
「嚼檳榔、抽菸等積累的陳年牙垢,可以用漱口水清除嗎?」網路上有漱口水廣告強力標榜「漱口10秒鐘,清除陳年牙垢!」,牙科醫師陳義聰15日受訪反駁說,漱口水可以清潔牙齒,但對於清除牙垢沒有絕對的功效。北榮牙科...
健走運動有助於提升心肺功能、增加肌肉力量並控制體重,還能預防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全民健康基金會建議,每次至少要健走30分鐘,每週至少走3次,且心跳速度提高到一定程度,就可常保健康。今年已年過70歲的體...
「群組內大家互相鼓勵支持,每日1萬步的目標似乎不再遠。」台灣DHL公司顧客服務總監洪春美14日受訪表示,當初是前台北101董事長宋文琪提出「我們要不要來做些有意義的事情?」於是有了每日1萬步群組的誕生,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