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品質糟糕、灰塵到處飛揚,患有過敏性鼻炎的民眾深受打噴嚏、流鼻水症狀所苦,有些民眾便藉由市售的洗鼻器來舒緩過敏症狀,食藥署24日提醒洗鼻器的正確使用方法。台大耳鼻喉部醫師林志峰受訪時說,建議民眾早晚各洗...
端午佳節將至,北市聯醫中興院區24日舉辦「端午節暨糖尿病友團體慶祝活動」,請來糖尿病衛教師、公衛護理師及有氧老師,帶領糖尿病友了解醣類食物如何正確攝取、以及建立運動習慣。糖尿病衛教師王思晴受訪時說,糖尿病...
約17%的孕婦會出現皮膚搔癢問題,若在孕期間擦了「超強效」類固醇藥物超過300克,胎兒出生體重過輕的風險可增加7倍。長庚醫院皮膚科教授紀景琪24日在記者會上發表實證研究指出,只要不超過300克,孕婦都可以...
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結締組織疾病等患者,常有呼吸急促、疲倦、虛弱的症狀,也要當心可能是「肺動脈高壓」找上門!台大內科部醫師林俊立、余忠仁表示,肺動脈高壓若未治療,5年存活率僅36%,但因為其症狀無特異性,病...
為讓端午應景的粽子具備更好消化與更營養的條件,台北市衛生局與北市聯醫22日聯合推出「河粉粽」,利用南瓜與紫山藥的天然色澤加入河粉製成外皮,內餡包入芋頭肉泥以增加纖維質,「其外皮不需經咀嚼,經由舌頭推攪就可...
今年首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出現,為高雄市1名50歲男性。疾管署22日提醒,國內傳播日本腦炎的病媒蚊以「三斑家蚊」為主,民眾應盡量避免於黃昏、黎明在豬舍附近活動;而目前接種疫苗是預防日本腦炎最有效的方法,滿1...
大腸癌發生人數連續9年居冠,董氏基金會營養食品中心主任許惠玉22日受訪時說,多吃蔬菜的良好習慣要自小培養,未來才能遠離大腸癌、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台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梁金銅則呼籲,民眾務必要養成定期...
國中會考將於20、21兩日登場,國健署18日提供6項生活小叮嚀包括:睡前禁手機、衣物穿輕便、水分補充足、適時紓壓、勤洗手保持衛生、詳記考試規則,呼籲考生從容赴考。北榮兒童醫學部醫師黃清峯也提醒,已到考前最...
現代上班族因長時間使用3C、壓力指數飆升,常感精神疲勞和肩頸痠痛,也因此坊間紓壓館、調理館林立,但這些民俗推拿目前都未經過專業執照認證。對此,衛福部中醫藥司17日說,將推出「民俗推拿教育訓練制度」朝證照化...
癌友在癌症治療過程中,常因身體營養素質太差,須先中斷治療把身體養好,但也會影響到治療時機。已故綜藝天王豬哥亮的主治醫師、台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梁金銅17日指出,豬哥亮原是2週接受1次化療,但由於營養不良...
國健署16日指出要將《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中,原訂「酒吧、夜店及雪茄館全面禁菸」一項取消、改為「可設吸菸室」一事,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主任林清麗受訪時怒嗆,歷年來修菸防法的戰場都在立法院,怎麼這次法案還...
因憂鬱症而走向輕生的人逐漸增加,13日一名成大教授跳樓身亡,其妻證實丈夫患有憂鬱症病史;日前還有才女作家林亦含也選擇結束生命。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14日舉辦家庭醫師日活動,響應世界衛生組織,將今年主題訂為「...
上下車耗時耗力,常成為老年人出門的阻礙。衛福部桃園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吳敏真14日說,也因此有許多老年人減少了外出的次數、降低與外界接觸的機會,進而影響社交範圍。物理治療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楊正峯受訪時則呼...
失眠是困擾許多老人家的一大症狀,據台灣睡眠醫學會106年最新調查發現,我國50~59歲的慢性失眠盛行率為16.7%,60~69歲為22.7%,高於平均值。對此,北市聯醫松德院區藥師鄧筱叡11日表示,服用安...
農糧署日前預估香蕉價格到6月底時,因逢採收季會致價格大跌,營養師楊承燁10日指出,若運動後30分鐘內,來一杯高纖豆漿(蛋白質類)搭配香蕉或地瓜(醣類),可減少肌肉流失,幫助減肥。但董氏基金會營養師陳醒荷、...
新生兒咳不停、嘔吐還出現呼吸困難,小心其症狀雖和感冒相似、卻可能是會導致休克的百日咳。馬偕婦產部醫師陳治平9日指出,感染百日咳的嬰幼兒近8成是被其家庭成員、褓母等人感染。馬偕兒童醫院醫務部主任邱南昌建議,...
上班和時間賽跑、下班接著上「第2個班」的職業媽媽們當心憂鬱症找上門。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施佳佐9日表示,這群夾在工作、家庭與身體變化困境之間的三明治媽媽們,在近幾年門診的求診比例增加2~3成。 一...
下課了,教室就應該「淨空」,讓孩子盡情從事戶外活動!台北市衛生局8日指出,戶外活動已被證實有助於降低近視的發生率、並延緩近視度數增加的速度,且完全不從事戶外活動的學童,比每天戶外活動大於2小時的學童,視力...
「海洋性貧血帶因者若準備生兒育女,應接受相關遺傳檢查。」國健署8日指出,國內約有141餘萬人為海洋性貧血帶因者,是我國常見的遺傳疾病,若生育的下一代成為重型海洋性貧血患者,將面臨終生輸血問題,呼籲高風險父...
高血壓不是男性專利!母親節將至,但台大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8日提醒,女性在更年期後罹患高血壓的人數急遽攀升,且在高血壓相關疾病中,女性的死亡率更高於男性。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叮嚀,晚輩趁著節日帶媽媽出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