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車廂問題多 綠委盼檢討實施範圍

呂翔禾 2025/10/14 11:33 點閱 158 次
民進黨立委林月琴、張雅琳14日呼籲高鐵檢討寧靜車廂規定。(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
民進黨立委林月琴、張雅琳14日呼籲高鐵檢討寧靜車廂規定。(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寧靜車廂是針對3C產品,如今卻讓家長相當困擾,應該檢討適用範圍!」綠委林月琴與張雅琳14日呼籲高鐵檢討寧靜車廂上明訂3C產品使用規範、建立育兒保障機制,並將「寧靜車廂」改成試辦。林月琴強調,政府與社會應該共同推動「寶寶哭泣我OK」的公共運輸文化,對家長有更多友善。高鐵公司表示,將持續傾聽民意。

造成育兒更大壓力

林月琴表示,高鐵推動寧靜車廂,雖然是希望降低車廂內不必要的人為噪音與提升乘車品質,但多數台灣民眾在搭乘大眾運輸時,普遍已具有高度的乘車禮儀,若單純為了宣導禮儀而全面推行「寧靜車廂」,完全是多此一舉,而且還暴露了台灣公共運輸在「親子友善」上的不足,更缺乏對於特殊族群的關照。

「這樣反而對育兒家長造成了莫名壓力與過度責備!」林月琴強調,高鐵曾表示以發放貼紙或小點心「乖乖」的方式來安撫孩子,稱此舉是轉移孩童注意力,並非施壓。但這樣卻是實實在在地讓父母和小孩被標籤化,反而讓其他乘客側目,顯然缺乏專業,社會不能讓家長每次帶孩子出門,都彷彿需要向周圍人「賠罪」。

檢討車廂適用範圍

同黨立委張雅琳也說,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有「兒童友善交通與道路安全指引」,其中規定公共運輸應讓家庭安心使用,若制度上讓家長擔心被投訴而不敢帶小孩搭車,或讓小孩被視為潛在的「噪音來源」,就違背了兒童友善的精神。她呼籲高鐵進一步思考車廂分區,強化車廂兒童友善的宣導與訓練。

兩人建議,高鐵應檢討「寧靜車廂」的適用範圍,是否應該在全時段、全車次全面推行,避免政策過度僵化,還有明確制定3C產品使用規範,對電子設備使用應清楚說明音量、耳機與通話等限制;同時建立例外與保障機制,政策文字應排除「嬰幼兒及特殊需求旅客」,列車人員應接受相關情境訓練、避免誤判與歧視。

會精進相關宣導

對此,高鐵公司回應說,車廂寧靜文化的勸導並不包含孩童,嬰兒、幼童或其他如疾病等明確因素而影響自主能力旅客的行為。針對近期親子旅客之意見,台灣高鐵將持續傾聽,並精進相關的宣導、措施及服務技巧,提升親子友善環境,也呼籲所有旅客發揮同理心,讓高鐵車廂成為相互體諒與尊重的友善場域。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