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醒報記者莊宇欽綜合報導】食用紅肉可有益健康?加拿大研究指出,動物性蛋白質與較高的死亡風險無關,甚至可能有助於降低癌症相關的死亡率。對此,動物性蛋白質可能更有助於推動健康飲食模式,但專家認為,均衡飲食仍然是實現身體健康的最佳方式。
攝取動物性蛋白質
《SciTechDaily》報導,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針對近16000名19歲及以上的成年人進行數據分析,以觀察受試者的動物性蛋白質和植物性蛋白質的攝取量,並與死於癌症、心臟病或其他因素進行風險比較。結果顯示,動物性蛋白質與較高的死亡風險無關,甚至可能有助於降低癌症相關的死亡率。
對此,研究團隊以最嚴格的黃金標準方法評估日常攝取量和死亡風險,除了考慮每日蛋白質攝取量的波動,也更準確地反映長期飲食習慣的數據,並結合數十年的臨床試驗證據,最終證實動物性蛋白質對身體的益處。
麥克馬斯特大學運動機能學系教授飛利浦表示,對於蛋白質的攝取量及健康影響,這項研究進一步闡明這些觀念,對於人們進行飲食抉擇來說相當重要。
均衡飲食更重要
《ScienceAlert》報導,長期以來,衛生當局警告人們不要食用紅肉,而世界衛生組織也將其列為「可能對人類致癌」的食物,許多研究也反映紅肉與大腸癌的相關性。但如今,新研究證實動物性蛋白質可能預防癌症死亡,更有助於推動健康飲食模式。
然而,均衡飲食往往比單一飲食更重要,包括多種蛋白質來源、大量蔬果,以及最低限度的加工食品,仍然是實現身體健康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