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莊宇欽綜合報導】科學家可以透過眼睛「看見」衰老了!加拿大醫學研究指出,眼睛中的微血管可以揭露衰老速度和心臟病風險,而視網膜掃描有機會成為一種快速且方便評估健康風險的方法。專家指出,未來有機會研發出延長壽命的潛在藥物標靶,以對抗人體老化與相關疾病。
視網膜可掃描微血管
《麥克馬斯特大學》和人口健康研究所科學團隊發現,眼睛中的微血管可以揭露衰老速度和心臟病風險,以及評估人體血管健康和老化過程。其中,血管較簡單、分支較少的人患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更高,並表現出發炎較多、壽命較短等人體老化的跡象。
研究人員結合分析超過74000名受試者的視網膜掃描、基因數據和血液樣本資料庫,包括加拿大高齡化縱向研究 (CLSA) 、英國生物銀行 (UKBB)、糖尿病遺傳學泰賽德研究 (GoDARTS) 和PHRI前瞻性城鄉流行病學研究 (PURE)。
目前,評估心臟病、中風和癡呆等與年齡相關的疾病仍需要多項檢測,而視網膜掃描有機會成為一種快速且方便評估老化和心血管風險的方法。
未來潛在藥物標靶
《SciTechDaily》報導,實驗中的MMP12和IgG-Fc受體IIb是兩種最受關注的蛋白質,它們都與發炎和血管老化有關,也可能是未來潛在藥物標靶,以便及早發現健康狀況並進行有效的預防措施。
麥克馬斯特大學醫學系副教授皮吉爾表示,透過結合視網膜掃描、遺傳學和血液生物標記物,這項研究有助於解釋老化如何影響血管系統的分子通路,未來也有機會研發出延長壽命的潛在藥物標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