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天24小時,有24小時計,也有分上午下午,12小時計時的方法。不過,在手錶或時鐘上,當時間走到12,問題就來了。從12到1之間,若是中午接下午10分鐘,會被說成下午12時10分,而午夜接第二天開始過10分鐘,就是上午12時10分了。
分不清午夜、下午
認真分析,下午12時10分,應該是指凌晨,因為它是下午12小時盡頭後接算下去的;反之,上午12時10分,是上午滿12小時接下去,所以是下午時間,但實際運用上,我們卻把卻它們弄顛倒了。
癥結當然是,12小時計時器,沒有「0」這個數字,應該以0取代12,從0算到1,卻無從算起。
或許有人會說,這是無足輕重的小事,24小時計的數字鐘就無此問題。但仍然無所不在的時鐘與手錶,繞一周就是1到12,若有人告訴你現在上午12時10分,你能馬上理解是午夜或下午嗎?
華人陰曆比西曆準確
0與1的二進位,創造了幾乎完全掌控人類生活的電腦,但「計時」小細節,卻在0與1間出現無法克服的矛盾,寧非怪事?
短短一天計時有問題,長一點的年,也一樣有時讓人錯亂。一年四季,原本是因應氣候的區隔,但套到西曆月份,就完全不準了。
一到三月是春天,夏天應該四到六月,但實際盛夏,在西曆往往是七、八月,秋天則從九月下旬開始,冬天就十二月到隔年約二月。所以不得不佩服華人陰曆,在時間上雖比西曆慢一個多月,但對應氣候,卻比西曆準確多了。
「計時」要因地制宜
一年從一到十二月,但還有從七、八月算起的會計年度或學年度,113會計年度或114學年度,究竟是指哪年何時到何時,一般人著實搞不清楚。
男生需服兵役,女生不用,所以「畢業後醫師」(PGY)到醫院就職,有的是八月,有的則是十一月,一個年被割離得很破碎。而他們之後將擔任住院醫師,受訓時間,可抵專科多久資歷,因各專科考試時間不同,也無一定標準可循。
年的切割,總讓人有種階段了結,須擬定新計畫與新希望的感覺,但有些工作是持續的,這天或那日,根本沒差別,例如生病不會因為假日或跨年就休息暫不發作不必處理,所以,計時上種種人為限制與分隔,有時變得毫無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