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販店減塑開倒車 塑膠包材阻回收

胡詩慧 2021/03/03 18:21 點閱 2247 次
台灣超市生鮮產品塑膠包裝比例竟高達九成,且較2019年成長了4%。(圖片來源:綠色和平)
台灣超市生鮮產品塑膠包裝比例竟高達九成,且較2019年成長了4%。(圖片來源:綠色和平)

【台灣醒報記者胡詩慧台北報導】在推動限塑聲中,台灣超市生鮮產品塑膠包裝比例竟高達九成,且較2019年成長了4%,綠色和平的調查顯示,愛買、頂好與全聯增加最多塑膠包裝,而號稱採生物可分解塑膠PLA的包裝也證實未能分解,綠色和平指出,PLA已成為一次性塑膠垃圾,呼籲各零售通路儘快處理。

綠色和平在今年一月訪查零售通路全臺門市,包括大潤發、好市多、全聯、美廉社、家樂福、頂好與愛買,共67家門市,發現通路整體塑膠包裝使用比例由86.4%成長至90.4%,塑膠使用量不減反增。其中,美廉社兩年都是100%,全聯與頂好的塑膠包裝使用比例也超過九成,增加近7% 。

減塑措施反成負擔

綠色和平評估塑膠包裝使用比例持續上升,是因為企業沒有從源頭著手減量,反而從末端直接改用生物可分解塑膠作為包裝材質,環保署更表明,目前臺灣無法從回收系統處理生物可分解塑膠,且調查發現生物可分解塑膠包裝使用比例最高的是家樂福 (與頂好數據合併後) 的9.1%,其次為美廉社7.8%以及全聯5.1%。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張凱婷表示:「塑膠包裝用量比例增加,證實零售通路沒有實質改善泛濫的塑膠包裝問題,看似採取減塑措施,實際上是走錯途徑,使用不可回收的PLA反而增加更多一次性塑膠垃圾產生,無法達到塑膠減量的目標,同時還造成末端處理的負擔。」

PLA終進焚化爐

綠色和平指出,生物可分解塑膠為了滿足功能性,在製造過程中會添加塑化劑和其它化學物質,對環境與健康都存有風險,且複雜的材質在現階段也無法被回收,恐造成更大生態危機。報告也強調,每一種可分解塑膠產品都有嚴苛的分解要素和條件,但消費市場上為推行生物可分解塑膠,常誤導消費者以為「生物可分解」產品丟棄後可以在自然環境中迅速分解。

綠色和平實際測試來自零售通路的PLA飲料杯、吸管等包裝,放入土壤和海水環境中,一個月後這些PLA包裝並無明顯分解,實驗結果顯示,在自然環境中分解失敗,落入環境所造成的污染和一般塑膠無異。環保署回收基管會執行秘書顏旭明表示,「因為臺灣沒有處理PLA設施,而且PLA進到資源回收會降低其它再生塑膠品質,只能統一集中,再以焚燒方式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