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
每日推薦書摘

本報為您精選近兩年新書、好書摘要,供您閱讀與選購之參考。

《島嶼歷史超展開》

醒報編輯 2023/08/09 19:25

當今臺灣島民,嘗試認識過去歷史的時候,應當謹記,正如同本書揭示的歷史結構之存在,也應該探求並欲求「島民的節奏」已經出現的事實。那麼,在島民集體命運的起落當中,臺灣的歷史也應當對於島民生存的意義,有所貢獻。...

《遠方有哀傷,此地有我:從性侵受害者到倖存者,一段陪伴者同行的創傷療癒之路》

醒報編輯 2023/08/08 20:33

2016年以《不再沉默》一書揭露童年創傷的陳潔晧,多年來在妻子徐思寧的陪伴下,艱難但堅定地,一步步走在復原重建的路上。在妻子無盡的愛與耐心傾聽、理解中,一顆被冰封的心逐漸拾回跳動的勇氣。 本書由陳潔...

《文明的邏輯:人類與風險的博弈》

醒報編輯 2023/08/07 19:47

陳志武教授明確指出,在現有文獻中,習慣以「唯生產力」史觀試評估文明變遷,其他指標都不重要。一種創舉再好,如果不能提升生產力、沒有提升每年人均產值,即便能改進人類應對風險的能力、使人活得更安心,那也被看成無...

《那些旅行教我的事》

醒報編輯 2023/08/06 19:14

一場疫情,讓世界按下暫停鍵,在解封之後,出走的渴望,除了觀光,更為了告別苦悶、迷惘或停擺的自己!一對夫妻走訪20座城市、鄉村及朝聖之路,帶著60年的經歷與牽絆,踏上65天的自助長途旅行,交織出一部最真摯的...

《失控的正向思考:我們是否失去了悲觀的權利?》

醒報編輯 2023/08/03 17:16

正向思考不好嗎?沒人這麼說。問題是它失控了! 米蘭‧昆德拉的小說《玩笑》(The Joke)中,有個角色寄了張明信片,上頭寫著這麼一行字:「樂觀是民族的鴉片。」這個角色因此遭指責為民族公敵,被判處到煤礦...

《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寫給年輕的你》

醒報編輯 2023/08/02 20:15

一直以來,當大人有話對孩子說的時候,總是希望他「聽話」、「照著做」, 本書作者卻相反,她提醒年輕人,不要把任何人的話視作真理,因為,「每 個大人也只活過一種人生」。 寫給年輕人,人生沒有標準答案...

《請問婦產科醫師:關於自我實現、人生與婦科的重要大小事》

醒報編輯 2023/08/01 19:53

本書作者高尾美穗是婦產科醫師,也是運動醫學科醫師、瑜伽指導師、企業健康管理顧問,現任東京ihc表參道診所副院長。   女性由於角色關係,在人生各階段經常面臨不同力量與情緒的拉扯,20、30、40、5...

《道歉》

醒報編輯 2023/07/31 19:25

曾受父親性侵的美國劇作家伊芙.恩斯勒,就像數百萬受暴女性一樣,一生等不到一個道歉。父親過世後,伊芙決定代替父親寫信給自己。她揣摩父親虐待自己的動機,想像父親向自己道歉,寫出她一直想聽到的話:「我摧毀了妳對...

《舊日廚房》

醒報編輯 2023/07/30 19:36

這是一部貫通家庭生活飲食史與人生故事的書寫。融合一段婚姻兩個家庭節儉中追求創意、富足裡講究優雅的飲食往事兼及人生闖蕩、各種精彩遊歷交織入日常的廚房冒險之旅。他把人生寫入食譜、讓餐飲指南也有旅行故事。 ...

《憶楊德昌》

醒報編輯 2023/07/27 20:31

一九八一年,舒國治經由余為彥介紹,認識了甫自美國回台的楊德昌。那時楊德昌拋開前半生一切,投入拍攝電影,十年內極其風格地完成了《海灘的一天》《青梅竹馬》《恐怖份子》;一九九〇年底,舒國治自美漫旅返台,近距離...

《寫作課:陳雪給創作者的12道心法》

醒報編輯 2023/07/26 19:18

寫作之於陳雪,是如呼吸般不可或缺的存在。然而家庭的難題讓她屢屢在現實生活與寫作理想之間擺盪。於是她憑藉著對寫作的愛,成為了一個有兩張面孔,兩種生活型態的人。 一方面勤懇樸素地讀書寫作,一方面積極如業...

《裏嘉義:從藝文空間、巷弄小吃到山海風景,走進在地人眼中的生活角落》

醒報編輯 2023/07/25 18:56

不只是一本挑剔、內行的旅遊攻略,更結合了人文風情,讓你遇見最有個性的嘉義! 裏,代表事物內側,不為人知的那一面。 書中蒐集了自然野趣、古蹟老屋、風格選物店等,有阿里山的群木壯闊、沿岸地帶的波光粼粼,也...

《超智慧:AI風險的最佳解答》

醒報編輯 2023/07/24 19:55

本書以一篇「未完的麻雀寓言」開場,講述一群麻雀企圖馴服貓頭鷹為己所用,但最終沒能解決最重要的難題:如何控制牠? 這篇如同啟示錄的寓言,在在提醒人類與人工智慧的關係,我們發現,人工智慧和人類價值之間的連結...

《AI時代的現金戰爭》

醒報編輯 2023/07/23 18:36

史考特發現,雖然無現金社會是勢在必行的趨勢,但我們還是有方法可以保護自己的財富─不再把貨幣視為經濟的血液,而是神經系統、了解金融體系的運作模式、認識支持無現金社會的四大陰謀家、強烈主張自己的現金使用權。 ...

《晶片島上的光芒:台積電、半導體與晶片戰,我的30年採訪筆記》

醒報編輯 2023/07/20 19:10

作者林宏文浸淫科技業三十年,在場邊第一排見證台灣半導體業從成長、茁壯到光芒四射。他根據過去的採訪筆記與評論,透過台積電成功背後的故事、張忠謀的管理哲學、競爭策略與傳承交棒等第一手觀察,解讀在地緣政治下,台...

《服務革命:美國運通的百年從心哲學,打造高價值團隊的39堂課》

醒報編輯 2023/07/19 19:47

「砸大錢就能提供好服務嗎?」「年輕人為什麼不想做服務業?」 「怎麼將『客戶關係』轉化成企業獲利的賣點?」──現在是服務業面臨最多挑戰、也是最有革新機會的時代! 台灣有六成、近700萬就業人口從事服務業...

《大腦這樣「聽」:大腦如何處理聲音,並影響你對世界的認識》

醒報編輯 2023/07/18 19:46

世界衛生組織警告,全球將有四分之一人口有聽力受損的問題。疾病、噪音,以及現代人長時間使用手機與耳機,極可能威脅著我們的聽力。 聽覺是最重要,又最常被忽略的感官。 《大腦這樣「聽」》喚起我們對聽覺的...

《做自己的人生教練》

醒報編輯 2023/07/17 19:11

在寫作的過程中,茱莉・李斯寇特-漢姆斯描述自己遇到的數百名20幾、30幾歲的年輕人,大多覺得自己只是在「扮演大人」,深感焦慮、壓力與疲倦。在本書,她以自身體認與多年輔導經驗,為讀者提供解方。 活成自...

《可不可以不變老》

醒報編輯 2023/07/16 18:39

老化是種病,而且是可治癒的疾病!「老化」是萬病之源,與其針對病痛各個擊破,還不如解決老化、釜底抽薪。本書首度提出「生存迴路」理論,解釋老化原因及逆轉可能。 如何給細胞適當的「逆境」,重啟長壽基因?長...

《都問AI吧!ChatGPT上手的第一本書》

醒報編輯 2023/07/11 19:40

寫文案、腳本,編教材,做專案、作業輔助都可以問AI,但是,怎樣能準確得到你要的答案?不用懂程式語言,也讓你一用就成ChatGPT高手! 從有效發問、寫提示進階應用到寫作、教學、創意發想、專案任務,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