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科技預算比去年成長2%,不過目前主要以過去5G、AI政策的延續為主。」科技部部長吳政忠31日表示,近期是許多科技部計畫的收割期,因此會針對舊有計畫,如5G、人才培育、AI等方面進行盤點,未來也會繼續...
「AV自動駕駛、EV電動車及車聯網概念成形後,接下來就要思考共享經濟與商業營運模式!」中華智慧運輸協會理事長張永昌26日在自駕巴士策略發展國際論壇指出,自駕巴士要切入接地氣的服務來開發出生態系;副理事長張...
治療帕金森氏症竟靠人體無線充電!科技部26日「智慧可適性深腦刺機系統」研究成果發表記者會,由交大教授柯道明帶領的研究團隊研發出一單晶片系統,可植入患者體內24小時運作,不但體積小省電,還能無線充電,也避免...
因為疫情帶動科技商機,加上5G、AI科技發展,讓台灣科學園區總營業額比去年增加12%!科技部24日公布科學園區營運狀況,3大科學園區營業額上半年至少成長9%,總成長12.24%,其中以中科成長17%最多。...
「桃園、新北正蛻變為智慧城市,你會想搬來住嗎?」桃園市長鄭文燦20日在智慧城市論壇說,桃園市兼具國際化、年輕化等特性,搭配市民卡推動智慧生活,青創的未來性無限。新北市長侯友宜則強調行動治理,藉由通訊科技防...
「智慧城市是打造智慧國家的關鍵第一步!」副總統賴清德20日出席智慧城市論壇表示,國家應該結合產官學研的力量,藉由交通、物流提升智慧城市生活,用科技、醫療彌補拉近城鄉差距,並將各城市的智慧交通整合成一個大聯...
南港展覽館19日化身AI人工智慧王國,一進門看到許多智慧手臂迅速吸起輸送帶上的餅乾、糖果或大型金屬重物,再一一擺到指定的地方,包裝或外觀完全沒有擠壓的痕跡;而水藍色外表,長得像電影《瓦力》中機器人樣貌的人...
一進入儀式會場,許多人便被周邊展示的各式機械手臂所吸引,會後現場操作機器手臂的活動,更是吸引大批人潮駐足圍觀,嘖嘖稱奇。教育部司長楊玉惠指出,隨著科技進步與少子化、高齡化影響,未來對機器人的需求與日俱增。...
「台灣早就為疫情超前部署,今天才能因應得這麼好!」國發會副主委鄭貞茂11日在玉山安永科技論壇表示,台灣過去幾年推動產業轉型,像是未卜先知般為現今的疫情做好準備,所以台灣的產品才能受到世界歡迎,日後仍須注重...
「資安問題愈來愈重要,我也會儘快成立數位發展部,讓台灣免受資安威脅!」總統蔡英文11日出席「台灣資安大會」開幕時表示,未來將推動成立數位部、並強化資安基礎建設與打造世界信賴的資安系統,除了發展資通訊產業,...
台灣微軟總經理孫基康6日發表全新穿戴裝置「HoloLens2」表示,疫情下國際人才互通不易,但藉由雲端與穿戴裝置終端合作,可讓各種遠端技術支援得以實現,「混合實境」開創「混合工作模式」。 售價38美...
走在博物館內竟有翼龍在頭上飛,還可以跟奔跑中的迅猛龍合照?台灣掌上博物館3日正式啟動,是一座結合3C科技的博物館,民眾拿起手機或平板入場,以虛擬實境AR的畫面導覽化石標本介紹,不時有栩栩如生的翼龍掠過頭頂...
「不只運算思維要從小培養,設計思維也要注重,不可偏廢。」科技政委唐鳳29日出席「台灣大未來」高峰會演說表示,未來的施政將採開放原始碼的概念,讓使用者能參與意見、造成改變,也要調整技術來配合需求,把青創變成...
日本科學家不只發現最古老的微生物,甚至成功「喚醒」休眠超過億年的微生物,並讓其生長、繁殖。據日本科學家29日公佈的研究顯示,在南太平洋深海域發現休眠超過億年的微生物,其所在環境一般生命難以生存,但最終卻能...
由世界列強合作、歷經10多年的規劃、花費已破百億歐元的核融合計劃28日終於開始組裝!國際熱核融合反應爐計劃(簡稱ITER)是全球大型經濟體的野心之作,目的是滿足全球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同時達到低污染的永續...
「希望透過成立生技園區,整合國內生醫科研力量,協助發展戰略產業!」前副總統陳建仁23日出席亞洲生技大展的中研院「國家生技園區」記者會上表示,台灣需要透過生技園區,進行跨部會、跨領域的整合,全力發展生技產業...
通勤時間聽Podcast掌握國際大小事!很多人對於國際新聞有語言、知識的門檻感到畏懼,但是又希望可以看到比一般新聞更多的知識脈絡與有趣故事。《百靈果News》由凱莉與Ken在閒談之間,將國際大小事以簡單、...
中東國家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火星任務17日將啟動,展現發展航太的雄心壯志!阿聯國將負責探測火星的任務命名為「希望號」,目標讓希望號圍繞火星,搜集火星的大氣數據,外媒認為,阿聯國豪擲逾2億美元執行火星任務,雖...
2020下半年通訊產業展望為何?工研院14日舉辦通訊產業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工研院產科國際策略所分析師陳佳滎說,疫情帶動非接觸式、宅經濟的網通商機,而防疫過程中也可發現5G為產業帶來新發展機會。通訊與智慧聯...
「雲端需要的資安防護,可能比放在自家更高!」華碩雲端總經理吳漢章接受本報專訪表示,近年雲端與資安幾乎劃上等號,由於大型企業多有IT部門經營私有雲,中小企業資源相對稀缺,所以利用公有雲將成趨勢。博斯資安創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