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足壇五大頂級聯賽出現首支確定降級的隊伍,英超爐主謝菲爾聯隊踢了32場僅拿到14分,提前6輪降級平紀錄!「飛刀」謝菲聯隊18日凌晨以0:1敗給狼隊,落後倒數第4名達19分,成為首支降級的隊伍,飛刀去年還能靠...
媒體突傳日本東奧可能有變數?主因是日本執政黨高級官員15日突然開口,自民黨秘書二阶俊博針對近期疫情升溫,若需要喊停、得毫不猶豫下決定,不過英媒引述該國奧會主席羅伯森的看法,認為日本最多是採取無觀眾舉行。如...
東奧距今剩3個多月,各項團體項目資格賽都即將告終,中國女子三大球(籃球、排球、足球)隨著女足13日晚間淘汰南韓女足後,確定會師東京奧運,其中女排最為搶眼,身為里約奧運的金牌團隊早在19年就拿下門票,而中國...
網壇大滿貫賽之一的紅土戰場:法網今年將於5月登場,去年由於疫情攪局取消混雙項目,而今年確定迎回混雙,《BBC體育》特別撰文提到我國混雙女將詹詠然,詹與克羅埃西亞的多迪格是冠軍老搭檔,他們囊括18、19的法...
美國明尼蘇達12日發生非裔男子遭到警方槍擊致死,雖然警方釋出影片明確提到用電擊槍,拔真槍是失誤之舉,但事發地點就在去年佛洛伊德之死附近,近兩週明尼亞波利斯也恰在審理去年一案的白人警察蕭萬,敏感時機點讓明尼...
網壇年度國際大賽台維斯盃,今年賽程、地點敲定!台維斯盃決賽更是頂級國家隊的一級戰事,去年因疫情沒打,同樣的18隊將在今年11月25日開戰,將分為6組在奧地利的因斯布魯克、義大利都靈與西班牙馬德里開打,由於...
中職開打已一個月,相隔12年終於達到擴軍的規模、加上疫情影響海外好手回歸,更適逢奧運棒球年,球賽精彩度上升備受關注。本季新軍味全龍挾著2大強投王維中、徐若熙強勢加入,龍隊主場票房均飆破7千人,即便在疫情限...
日籍高爾夫球好手松山英樹一路領先,11日捧杯高球四大賽之一的美國名人賽,成為該賽事85年來首位奪冠的亞洲人,更是日本史上首位奪四大賽的高球手,被盛讚為日本里程碑。同為日籍高球好手的澀野日向子是19年女子英...
今夏東京奧運之前最大盛事是足壇歐國盃公佈入場觀眾數量!因疫延後一年但維持名稱的2020歐國盃,為了慶祝60週年採用無主辦國形式,12個主辦地遍佈歐洲(包含倫敦、都柏林、羅馬等),8日同時公佈人數,多訂在球...
攸關東奧棒球門票的美洲資格賽賽程公佈,與六搶一只差11天!東奧棒球席次還有2張,其中一張將由美洲資格賽的冠軍獲得,該賽事第2、3名將獲得六搶一的最後2席,與我國等4隊爭奪東奧末班車。世界棒總6日在官網公佈...
北韓退出東京奧運的這步棋,不只是因為疫情考量,更可能有政治考量!北韓6日震驚全球,「朝鮮體育」撰文提到北韓不會參加東奧,原因是因疫保護運動員安全,然而,外媒認為還有潛在政治因素,北韓曾抵制過1964年的東...
年度全美大學體育盛事NCAA三月瘋劃下句號,貝勒大學了結強權岡薩加大學的完美賽季,寫下校史首度捧冠!NCAA男籃總冠軍賽6日登場,賽前屠殺分區、64強淘汰賽,一場都沒輸過的岡薩加鬥牛犬距離完美賽季(0敗)...
旅美好手張育成被期待已久的安打和打點同日達標!美職大聯盟開季名單公佈時,全球共有256名非美本土的國際選手入列,台灣唯一代表就是印地安人的野手張育成,他也是台灣史上開幕先發野手第一人。張育成在悶了2戰後,...
NBA季中交易在日前截止,軍備競賽後的戰力版圖又是如何?在本季交易截止日發生多筆球星轉隊,諸如金塊獲得球星戈登,補齊鋒線弱點,籃網則是以底薪網羅老牌好手阿德里奇,對此,外媒紛紛撰文分析最新戰力排行,聯盟前...
英格蘭足壇傳奇謝幕,阿奎羅賽季末將離開曼城!曼城30日宣佈,隊史射手王阿奎羅夏季即將離隊,他在曼城10年多以來的貢獻巨大,替團隊贏得首座英超冠軍、8年內共4度奪冠,個人也留下隊史最多難打破的181進球障礙...
繼主帥勒夫聲明帶完今夏歐國盃,就要辭掉德國代表隊教鞭後,愛將、同時也是14年世足冠軍核心的克羅斯也考慮跟隨恩師腳步退出國家隊。據外媒29日報導,31歲的德國中場核心克羅斯考慮在歐國盃後脫下國家隊戰袍,檯面...
MLB新賽季即將開打,新一季有五大看點!針對本週五即將登場的美職開幕賽,外媒特別列舉5個有機會寫下新里程碑的球星,包含準名人堂球星「生化人」普侯斯將挑戰多項打擊紀錄,紅雀鐵捕莫里納小弟有望成為聯盟第6位蹲...
誰會是台灣自行車界的登山王?由自行車協會主辦的第10屆「台灣KOM自行車登山王挑戰」將於10月29日舉辦,在最終挑戰前的5月1日、6月28日也有系列賽,路線涵蓋最北七星山、太平山到阿里山與玉山山脈,希望民...
23日晚間中職轉播引發大新聞,擁有轉播權的Eleven Sports無預警斷訊,雖然與三家網路媒體合作擁有訊號源,卻臨時斷訊讓球迷跳腳。中職會長蔡其昌也挺身而出反映問題,尚等待ES研議解決辦法。相較其他國...
拒絕高污染贊助商。英國智庫分析全球體育賽事及球隊贊助商合約後發現,高達250筆贊助合約的業者是來自高污染業者,對此,研究人員呼籲,體育界應該以身作則,拒絕高污染業者成為贊助商,避免破壞對抗全球暖化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