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短缺、通膨嚴重的斯里蘭卡,20日終於獲得IMF的29億美元紓困。由於通膨與能源、糧食短缺,斯里蘭卡的通膨率已經超過50%,該國甚至將所得稅調升到36%,但危機仍難緩解。此外,斯里蘭卡還欠中國70億美元...
美國重新布局非洲,並希望各國遵守人權規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20日在衣索比亞表示,因內戰造成提格瑞省的人道悲劇,衣索比亞政府、提格瑞軍隊、安哈拉軍隊與鄰國厄利垂亞都有在戰爭時侵犯人權的疑慮。美國近來重返非洲...
中文在俄羅斯成熱門語言!由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遭到西方制裁,迫使俄國政府在發展外交與經貿關係上轉往拉攏中國,也間接讓當地學習中文的人口大量增加,甚至超越英語需求。 ##中文職缺增加4倍 據《[美國之...
向來貼有極權與宗教保守標籤的沙烏地阿拉伯,近年來積極推動解放女權並積極投資影視產業,意圖透過軟實力來翻轉國家的形象。沙烏國內最近影視娛樂蓬勃發展,過去有諸多限制的女性也慢慢獲得更多權利。而好萊塢也有越來越...
週休三日大受雇主歡迎,工作效率可提升,員工身心狀況也更佳!英國近期實施大規模「週休三日」實驗,超過9成雇主都考慮繼續週休三日的計畫,但需要面對客戶或有全天候工作需求的企業卻難以適應。然而,學者指出,企業自...
不到十年,全球淡水將不夠用。歐洲研究指出,由於各國政府長年不當補助農業發展,造成水資源遭到濫用,預計到2030年,全球淡水需求將超過供應量40%。專家指出,當務之急是必須解決補助、廢水處理廠的效率以及有效...
美國銀行陸續倒閉,瑞士政府積極併購,穩住市場信心!美聯準聯合多國央行宣布,要透過提高「互換額度」的方式來增強美元流動性供應,讓民眾與企業都能順利取得融資。此外,瑞士監管機構也強制瑞士銀行集團以約32億美金...
中國不僅能靠武統,外交壓力、資訊戰都逼迫台灣與之統一的手段!近期台宏邦交生變,外媒分析,中共除了以武力恫嚇之外,外交孤立或削減台灣社會的獨立意識都是「文統」的方式,呼籲美國應該要提出更具體的台灣政策,擴大...
因228嚴重鐵路意外而陷入危機的希臘政府,最近又面臨難民對日益限縮的移民政策的抗議,可謂蠟燭兩頭燒。米佐塔基斯帶領的希臘政府最近陷入嚴重的執政危機,政府不僅還在忙著解決228鐵路意外所揭露的系統性危機,1...
暖化使人類健康遭受到衝擊。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舉行的會議上,專家指出,隨著地球溫度上升,傳染病媒介的蚊子活動範圍跟著增加,人類暴露於瘧疾、霍亂、登革熱及結核病等諸多傳染病的機會也開始增加,甚至已被消滅的疾病...
太陽光可以分解塑膠!劍橋大學能源與持續發展教授賴斯納指出,塑膠來自於化石燃料,富含能源與化學成分,能夠善用的話就是未來的油田,他的團隊研發出透過太陽能加速塑膠分解並產生如氫氣等燃料,並保證「不會產生有害廢...
敘利亞總統阿薩德15日出訪俄羅斯,鞏固與普丁的友好關係,並藉機梳理區域關係,希望普丁幫忙打破敘利亞自2011年內戰開打之後的區域孤立局面。2月土敘大地震似乎成為他國與敘利亞重啟對話的契機,阿薩德則是把握機...
為了經濟與安全利益,韓國總統尹錫悅睽違12年將訪問日本!雖然兩國曾因為二戰奴工問題關係惡化,但近來北韓打算強化軍備,美國也要找盟友抗中,日韓開始破冰,韓國宣布降低日本對二戰奴工家屬的賠償,但尹錫悅也希望日...
為了防堵俄羅斯拉攏非洲國家,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將首度訪問尼日!這也是美國歷史上首次有國務卿訪問尼日,由於近來布吉納法索、馬利的軍事政變,還有俄羅斯華格納傭兵集團在非洲影響力擴大,也讓美國要更顧及非洲。美國總...
極端氣候成為不可避免的事實。美國研究發現,人類排放溫室氣體造成地球溫度上升,也讓乾旱或洪水等災情的程度越加激烈與頻繁。科學家從極端氣候的相關分析也發現,沒有其他因素比全球升溫的相關性還要高。 ##暖...
阿根廷通膨瀕臨崩潰,加上乾旱、野火夾擊,已是民不聊生!阿根廷政府14日公布年度通膨率高達102%,是1991年來首次突破100%,加上阿根廷正面臨60年來最嚴重乾旱,讓阿根廷賴以為生的農業受到重創,還欠國...
黑海的撞機意外將成為美、俄衝突導火線?美軍14日透露,有一台無人機在出任務時遭到俄軍攔截而墜毀,美國因此召見俄國駐美大使安東諾夫表達不滿,但雙方並未透露更多細節。西方在俄烏戰爭後都避免與俄羅斯直接衝突,如...
僅13國的空氣符合「健康品質」!追蹤氣候數據的公司IQAir調查指出,全球逾9成地區的空汙狀況都超過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只有澳洲、冰島與紐西蘭等國達到每立方公尺5微克的標準。該企業北美執行長說,各國應該學...
14日是巴黎奧運倒數500天,法國總統馬克宏現身致詞要打造華麗奧運,但種種跡象顯示法國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預計在塞納河上舉行的開幕儀式與游泳比賽,和容納大量選手與觀眾的大眾運輸都尚未到位。官員坦言壓力很大...
又能去參觀紫禁城了!國際疫情趨緩,各國都逐漸向國際觀光客伸出橄欖枝。中國政府宣布,15日起恢復向遊客發放簽證。商界人士表示,此舉有助於國際企業高管前往中國拓展商機;旅遊業者卻不看好說,中國人權事件頻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