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柬埔寨孤兒院,近來成為熱門的觀光客行程,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卻發現,經濟弱勢家庭將小孩送往孤兒院,尋求更好的醫療與教育資源,導致孤兒院有8成小孩其實有父母親,而這群小孩也因此被院方當成吸引觀光客捐款的道...
印度女大生巴士輪暴案引發社會譁然,由於其中一名嫌犯年僅17歲,因未成年而躲過重罪,輿論要求修法。執政黨最近提案,要將性犯罪的處分年齡下修至16歲,但遭人權團體反對,因為女權固然重要,但不能因此犧牲兒童權利...
以巴衝突尚無結束跡象,美國國務卿凱瑞日前抵達中東,欲促成雙方停火,但國際分析師指出,以巴雙方存在著非常大的歧見,加上凱瑞對好戰分子哈瑪斯、中東事務缺乏了解,恐無法在短期內促成停火。凱瑞表示,除了停火協議,...
中東石油富國卡達搶下2022年世界杯足球賽主辦權後,砸下1400億美元興建豪華場館,卻也被國際媒體、人權團體接連踢爆有虐待、壓榨勞工之嫌,讓世足主辦權面臨易主危機。為此,政府頒布「夏季條款」,讓勞工可免於...
香菸與社經地位關係密切!為了全民健康,美國許多州對香菸課以重稅,照理說高菸價對窮人來說是種負擔,但根據雷諾菸草公司調查,貧窮人口的吸菸率為27.9%,富人只有17%,在經濟水準較低的肯塔基、西維吉尼亞、阿...
馬航班機被擊落後,俄國總統普丁成為眾矢之的。馬航MH17班機日前在烏克蘭東部,遭到俄製山毛櫸導彈擊落,西方國家一致把矛頭指向俄羅斯,指控其提供武器給烏國的親俄叛軍,擊落飛機,造成數百人慘死。 西方國...
印尼大選進入讀秒階段,中央選舉委員會(KPU)將於22日公布正式計票結果,媒體已搶先得知消息,指民主奮鬥黨候選人佐科維以6個百分點以上差距獲勝,但大印尼運動黨候選人普拉伯沃則稱計票舞弊,不會承認結果。為預...
美國人給予猶太教徒的評價最高,相對於穆斯林與無神論者則較為冷淡。據美國最新調查發現,在各種信仰中,美國民眾較喜愛基督徒、天主教徒與猶太教徒,對於穆斯林及無神論者,則多保持距離。 這項由佩尤研究中心(...
日本有明顯的軍事擴張跡象!據報導,日本國防部已開始與美國、英國及澳洲合作,共同研發軍事科技,並開始銷售武器零件。日本政府指出,允許國內軍火承包商出口,是為了協助它們減少生產成本,但這卻有違日本二戰後的和平...
馬航空難發生後荷、美、德齊聲譴責,並向俄國下通牒。馬航MH17班機日前在烏克蘭東部,遭到俄製山毛櫸導彈擊落,親俄的烏克蘭武裝份子在馬航客機失事地點派槍手進駐,限制調查人員進入現場。外界以雙方武器配備推測,...
以巴加薩走廊戰場上,以色列看似占盡優勢,空襲並發動地面部隊重創巴勒斯坦哈瑪斯組織,造成死傷人數激增,加薩城更面臨斷電、缺水危機。但以國猛烈攻勢下,除了國防支出以每天3千萬美元的速度爆增外,戰火也衝擊到國內...
以巴戰亂情勢越演越烈,巴勒斯坦平民遭無辜轟炸,法國、英國、瑞士、愛爾蘭、土耳其等國上千民眾19日都站出來聲援巴國,聚集在以色列大使館外高舉旗幟抗議,要求以色列政府停止轟炸行動。法國民眾甚至不顧政府禁令上街...
「恐怖主義未來將轉向亞洲。」馬來西亞國立大學國安專家伊底里斯表示。激進伊斯蘭組織ISIS,攻占伊拉克與敘利亞部分區域,宣稱建立「伊斯蘭國」,與西方展開對峙。根據《半島電視台》報導,澳洲、印尼、新加坡、馬來...
美國許多大學常會徵求年輕學子協助田野調查,但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田野場域中的性騷擾十分普遍,600多位曾參與田野工作的高中、大學、研究生、博後人員或學者中,有64%的受試者表示曾受過性騷擾,20%的人表示曾...
伊朗核子談判原訂20日前達成協議,卻因伊朗與5常加1國(美、中、英、法、德、俄)無法消弭濃縮鈾儲量的爭議,而宣告失敗。但雙方仍有溝通誠意,因此決定將協議期限延後4個月,並於9月重啟談判。 伊朗與5常...
英國人只會英文,恐不利發展。英國國會日前警告政府,若不增強英國人民的外語能力,對經濟和國際就業競爭力的影響將愈來愈大,需盡速提振國內學習外語的風氣。該國教育團體則表示,學校無法單獨推行,還需仰賴企業和政黨...
歐盟與美國於16日正式宣布對俄國發動新一波的制裁,對像鎖定俄國最大的銀行、石油公司、武器製造商等,範圍比過去更廣、強度增加。然而共和黨員仍感不滿,認為沒有將俄國最大的天然氣公司Gazprom納入制裁,影響...
美國加勒比海屬地波多黎各16日宣布,將於2016年5度舉行公投,由人民投票決定是否歸屬美國,正式成為美國第51州。而波國上次公投結果,支持建州人數大增,加上近年經濟衰退、政府債台高築,建州也相對愈具吸引力...
歐洲國家領袖激辯了一天,仍然無法定奪歐盟主席、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等人是。儘管如此,各國領導人依然保持樂觀,德國總理梅克爾極有信心:「我們將一步步達到結論。」 擁有28個成員國的歐盟,每5年改選一...
媒體大亨梅鐸又有驚人動作,他旗下的「21世紀福斯公司」16日證實,曾出價800億美元收購主要競爭對手「時代華納公司」,但遭對方董事會拒絕。雖然這項將美國兩大媒體品牌合併的嘗試不成功,但《紐時》消息指出,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