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業經濟效益高,在歐洲已創造65萬個就業機會。目前歐洲自行車業所提供的就業機會已超過採礦業,甚至將近是鋼鐵工業的2倍。雖然販售自行車需雇用的人員並不多,但在自行車旅遊的政策帶動下,相關基礎設施、旅館及...
穆斯林祈禱聲14日竟然迴盪在美國的華盛頓大教堂內,創基督徒與穆斯林宗教交流的新頁!素有萬人禱告會堂之稱的華盛頓大教堂,本週五將首次邀請穆斯林入內禱告,全程活動也將由穆斯林主持。教會希望透過這次活動,加深基...
蝦類標示不明情形在美國相當嚴重,美國人吃的蝦子有3分之1標示不明。致力海洋保育的奧西亞納(Oceana)團體近日公佈一份報告,指出在美國國內販售蝦子3成出現標示不清問題,大多數美國人根本不知道吃的蝦子從哪...
儘管聯合國與北約國際部隊投注大量心力反毒,阿富汗的罌粟種植量與鴉片產量今年仍創歷史新高。原本被認為已清除種植的地方,又開始故態復萌,主要原因是種植合法的傳統作物,無法為農民帶來足夠的經濟收入。分析人士表示...
伊拉克11日再傳多起爆炸事件,共造成24人死亡,其中13人是軍人,另有37人受傷。由於爆炸多發生在伊拉克政府收復北部石油重鎮白吉後不久,雖沒有相關組織出面表示對爆炸負責,但所有跡象幾乎都顯示是IS所為。 ...
就在各國呼籲降低鈾存量、消除核武之際,俄羅斯12日卻與伊朗達成共識,將在伊朗境內再建8座核子反應爐。儘管俄羅斯向國際社會保證不會讓核燃料流入伊朗手中,並請國際原子能委員會全程監督,但身為聯合國安理會中一員...
波蘭首都華沙11日進行的獨立紀念遊行,竟演變成大規模的警民衝突。激進的右翼團體以路標當盾牌,向警方投擲石塊及長凳等物品,而警方則以橡膠子彈跟抗暴水柱回擊。波蘭警方表示,目前已逮捕276名鬧事分子,而衝突也...
中韓FTA在APEC當場完成實質談判,從台灣看,難免會吃味,但從中國的角度看,中韓FTA的重點主要是在對內深化改革。淡江戰略所兼任助理教授曾怡碩表示,中國是藉由遵守國際協定,用外部的力量來逼迫國內進行改革...
英國2017年是否辦理「脫離歐盟」公投,對於國內經濟發展、國際地位有舉足輕重的影響。首相卡麥隆10日表示,他相信脫歐無損英國經濟,只要英經濟發展穩健,不靠歐盟也能掌握國際發言權。面對國內許多脫歐聲浪,加上...
日前一條由印度輸電往孟加拉的電纜斷電,導致孟加拉全國停電約12小時,首都達卡市宛若一座鬼城,市政全面停擺。最近孟加拉正在開發太陽能發電,期待有朝一日能供電自給,以避免不時停電的窘境。 《德國之聲》報...
一位45歲的印度女性因被指控殺害姪子因而被鄉村法庭處以私刑,必須全裸在驢子上逛大街,卻也因而遭政府當局指出鄉村法庭求刑之不法。此案引申出印度偏遠鄉村法院、宗族長老的荒謬判決,除造成被害者身心受創,也顯示地...
哈利王子日前飛往阿富汗,悼念在戰爭中陣亡的英軍將士,他特別引用聖經《約翰福音》章節描寫耶穌為世人捨去性命的愛,凸顯為同袍犧牲性命的軍人偉大情操。今年初,哈利曾服役的單位,發生直升機墜機,該事件也是英軍駐紮...
北韓智慧型手機普及率漸高,很可能漸漸開啟對外資訊的管道。根據北韓電信公司數據顯示,該國平均每12人就有1人使用智慧型手機。雖然如此,但北韓仍監控國民網路,只有少數精英可以自由瀏覽網際網路上的內容。 ...
埃及最危險的極端組織「耶路撒冷支持者」10日宣布將效忠全球最棘手的伊斯蘭國(IS)。耶路撒冷支持者是近年埃及最大的聖戰組織,透過對遊客與軍事單位的襲擊手段,重創埃及旅遊產業,已引起當局的密切關注,今年4月...
烏克蘭東部大城頓涅茨克9日再度發生砲擊,隆隆的火砲聲,撼動著9月簽訂脆弱的一紙停火協議。根據BBC的報導,這次的砲擊是近1個月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而炮火似乎來自政府軍與分離分子雙方的陣地。 烏克蘭軍...
約旦政府近日召開宗教大會,向5千位伊斯蘭教教長(相當於基督教的牧師)下達命令,希望能透過基層宗教領袖的教誨,遏止極端伊斯蘭主義的蔓延。此外,沙烏地阿拉伯、埃及等國也紛紛跟進,然而,政府的壓迫已造成不少傳道...
日本及韓國庇護難民的比例,在已開發國家偏低。據《德國之聲》報導,日本與韓國每年接受的難民人數低於全球平均水平,而庇護難民,在國際間被認為較符合人道精神。學者認為,日韓憂心國內經濟受影響,都傾向不受理難民申...
「在伊拉克對抗IS的任務已進入新的階段。」美國總統歐巴馬於美國時間9日接受CBS的訪問時指出,第一階段目標,建立具包容且可信的伊拉克政府已經達成,現在則要倚重伊拉克地面部隊反攻IS,1500名美軍派駐伊拉...
埃及軍政府自去年上台後,引起國內多起反政府民運、學運,為了避免學生抗爭持續,埃及大學在新學年期間加強保安防範,並嚴格管制集會與言論,9日甚至發生學生攜帶喬治歐威爾《1984》遭逮捕的事件。對於軍政府將政治...
巴西政府11月起在亞馬遜雨林展開軍演,特別,鎖定過去西、葡2國爭奪的地點加強戒備,避免外國的盜採集團進入雨林濫墾濫伐。但環團指控,巴西政府近年,放寬農業主與伐木業者的限制,以迎合全球上漲的原物料,反而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