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病菌潛伏在洗澡玩具!最新研究顯示,放置於浴室的洗澡玩具有80%都含有包括軍團桿菌、綠膿桿菌等病菌,恐讓小孩的免疫系統受損,更容易感染疾病。研究員指出,塑膠因會釋放碳化合物,例如氮和磷,易滋生細菌。倫敦...
「洗澡水溫度過高易導致血壓升高,提升心肌梗塞、腦中風的風險。」書田診所家醫師主任柯一成指出,洗澡水若水溫過高容易導致血壓劇烈起伏,甚至引發疾病風險。他也提醒,不只是高血壓者,一般民眾也要注意,熱水水溫宜在...
「預防疫苗並不會導致孩童自閉症,反而是不接種疫苗,恐今造成疾病大肆傳染。」美國凱薩醫療機構研究員澤柏表示,1998年,英國獨立研究者魏克菲爾德發表腮腺炎、麻疹及德國麻疹三合一疫苗可能引發自閉症的假說,延燒...
「傳統類固醇和免疫球蛋白治療嚴重皮膚藥物過敏,效果不明確,且費用昂貴。」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藥物過敏中心主任鐘文宏表示,藥物精神與神經藥物、降尿酸、抗生素、消炎止痛藥等,都有可能引發過敏。嚴重的藥物過敏將導...
肺癌是國人死因之一,國家衛生研究院最近研發出聲稱比「妥復克」更安全的標靶藥物,國衛院生技與醫藥研究所徐祖安研究員26日在發表記者會中表示,「動物實驗中妥復克(GIOTRIF)會造成嚴重皮膚病變,且每天只能...
最新研究指出,新硬化症藥物比安慰劑更有助於延緩多發性硬化症惡化。硬化症為中樞神經系統產生不正常的免疫反應導致發炎的疾病,若病患復發病情會迅速惡化,導致視神經炎,或是行動不能等。但瑞士醫療團隊研發出新型硬化...
第二型糖尿病難治癒,原來是腹部脂肪惹的禍!哥倫比亞大學歐文醫學中心的研究團隊發現,被用於腸胃道中的降糖藥DPP-4抑制劑,在胃中無法有效防止脂肪慢性發炎,反而在肝中才有顯著療效。他們因此認為,若能讓DPP...
「腦部微創手術結合先進的VR虛擬實境,不必翻頭皮、鋸頭骨,而且術後復原期更短。」三軍總醫院腦中風及神經功能科主任湯其暾21日在記者會上發表這項技術,目前適用此技術的病症有:腦下垂體腫瘤、顱底腦膜瘤、膠質細...
人工視網膜終於移植成功!英美醫科團隊19日公佈胚胎幹細胞人工視網膜移植結果,兩名黃斑部病變的老人接受手術後視力不但日漸恢復,也能開始閱讀,為失明患者恢復視覺帶來一絲希望。但視網膜外科醫生克魯斯提醒,手術過...
帶失智家人出門遊玩卻遭受歧視,家屬聯誼會代表方美珠20日在記者會上流淚表示,「曾有公車司機對我說,家屬生病就不要帶出門,這話讓我很心痛」。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呼籲,政府應鼓勵客運裝設升降機,...
精子濃度低的人罹患疾病的機率高達20%!義大利生育醫療研究團隊18日指出,「缺精」 男人脂肪不但容易增多,且血壓、壞膽固醇等都會增加,罹患糖尿病、心臟病等機率更高達20%。研究團隊的研究員佛林建議,不育的...
頭髮又白了嗎?不傷髮的染劑有新發現!傳統染髮劑傷害髮質引人詬病,美國西北大學團隊發現一種石墨烯永久染劑,號稱不會傷害髮質,不易退色,且擁有淺棕色到黑色的不同色層。不過愛美人士別著急,這項染劑仍處在研究階段...
「牙齦出血、紅腫是牙周病前兆,而非睡眠不足。」三軍總醫院牙科部牙周病科主任醫師黃仁勇15日在記者會上表示,牙齦出血、紅腫是因為牙齦受到有害物質刺激所引起,並不是多數民眾所認為的睡眠不足或火氣大。他建議,民...
有尿意卻尿不出來,恐是攝護腺發炎造成的急性尿滯留。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杜元博提醒攝護腺肥大患者,切記不要進補過頭,以免造成發炎,進而無法排尿。他建議,有攝護腺症狀患者,進補食材也應避開黃耆等利尿成分、酒精類...
統一超商也能量血壓!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創辦的永齡健康基金會與統一企業旗下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14日攜手舉辦公益活動,共同推動智能存健康、精準做預防,將在全台 100 家統一超商,設立「H2U 健康 ATM」...
有氧運動能改善失智症!失智症是一種神經退化性疾病,目前為止並沒有任何藥物能夠治愈。但認知神經科學專家蔡佳良與其他研究團隊發現,規律慢跑、腳踏車等有氧運動,能有效改善中老年人的神經認知功能退化問題。蔡佳良1...
醫院財報出爐,長庚醫院同時是總體結餘排行第一(林口)、也是排行最後一名(嘉義)。衛福部健保署13日公布105年度148家醫院財務報表,總體收支結餘排行,長庚醫療集團占前4名,依序為林口、高雄、基隆、桃園長...
「手術後注射溫敏感型水膠,可減少組織沾粘。」整形外科醫師周邦昀13日於記者會上表示,許多患者在手術後,傷口與其他器官接觸,形成沾粘組織,導致手指活動受限、或是腹痛等後遺症,需要進行第二次手術,來解開疤痕組...
「選擇性緘默症不是患者選擇沉默,而是想說卻無能為力。」台灣選擇性緘默症協會秘書長蕭玉萍11日受訪時說。選緘症是一種社交恐懼症,通常出現在童年和青少年時期,老師和家長應多同理患者,接納患者以肢體或文字表達,...
在台灣,選擇性緘默症(患者無法開口)少為人知,因此常造成學校老師對學生患者無法採取適當處置;另外,選緘症不同於憂鬱症,但目前台灣臨床多採用抗憂藥治療適當與否,仍待醫界研究。 「選擇性緘默症」在病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