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即時新聞

健康

辣椒素混合肺癌藥物 可有效治療肺癌

陳是祈 2021/04/29 13:18

將辣椒素混合到肺癌藥物中,對於防堵肺癌有所幫助。國外研究指出,辣椒之所以會有辛辣的口感,原因在於辣椒內含有辣椒素,而辣椒素和其他藥物混合後,對於減緩肺癌細胞活性有所幫助。專家表示,肺癌罹患者的存活率低,癌...

外籍生確診? 指揮中心:尚未進入校園

林志怡 2021/04/28 17:31

28日稍早傳出有台灣大學學生確診新冠肺炎,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回應,確診的3名印尼籍外籍生「從未進入校園」。此外28日新增3例華航機師感染相關案例,其中1名確診者足跡較為複雜,指揮官陳時中也表示,是否...

疫苗延遲交貨 歐盟提告阿斯利康

林志怡 2021/04/28 13:13

歐盟質疑AZ疫苗製造商阿斯利康公司拖延交貨,如今決定打官司了!然而阿斯利康公司表示,將在法庭上堅決維護自己的權益,並強調公司至今已提供歐盟約5000萬劑的新冠肺炎疫苗。另一方面,美國因所購置的AZ疫苗尚未...

66%不打AZ疫苗 採購透明度遭質疑

林志怡 2021/04/27 14:46

台灣防疫神話會出現破口嗎?據台灣民意基金會的民調顯示,有47%的民眾認為蔡政府疫苗採購資訊不透明,另有高達66%的民眾表示不願意施打AZ疫苗,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認為,這是蔡政府必須面對的問題;專家也提醒,...

短效吸入增氣喘風險 醫推長效類固醇

呂翔禾 2021/04/27 14:19

「氣喘不能再用短效的吸入器,民眾要改用長效的吸入型類固醇!」27日是世界氣喘日,台灣胸腔暨重症醫學會舉辦衛教說明活動表示,經研究發現,如果1年使用3劑以上短期吸入器治療氣喘,容易使住院風險增加72%,因此...

機師案再增兩人 不排除全體機師採檢

林志怡 2021/04/26 15:58

華航機師感染再擴大,新增兩名境外移入個案與兩名曾飛往美國執勤的華航機師確診新冠肺炎,目前仍無法釐清案例間的關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不排除對全體機師進行採檢。另外,關於我國駐日代表謝長廷...

減緩過敏性鼻炎 辣椒、生薑有益處

陳是祈 2021/04/26 15:08

讓人困擾的過敏性鼻炎,可透過正確的飲食得到舒緩。醫學專家指出,實用辣椒、生薑等刺激性的食物,雖然會讓人流眼淚、鼻子緊縮等,卻會因刺激神經而放鬆鼻腔粘膜,緩解鼻炎症狀。反之,乳製品、蜂蜜等食物則會讓鼻腔粘膜...

預防中年癡呆症 睡眠充足是關鍵

陳是祈 2021/04/25 15:47

中年人睡眠不足六小時,罹患癡呆症的機率恐增加。英國研究發現,雖然癡呆症形成原因有年齡、遺傳基因等不可控因素,但60歲以前維持足夠的睡眠可以有效減少罹患癡呆症的機會。專家建議,睡眠至少要六小時且睡眠品質要好...

重返日常生活難 美國感染疑慮仍在

林志怡 2021/04/25 15:44

隨著疫苗施打擴大,美國逐步開始回到疫前生活,然而大學教授指出,遠距教學已經改變了生活作息以及習慣,重返通勤日常比想像中來得困難。此外,尚未施打疫苗、缺乏新冠肺炎保護力的孩子,如何在保持健康的前提下恢復社會...

台大肺癌免疫療法 去甲基化藥物助攻

2021/04/22 15:19

肺癌多年來一直是國人癌症死因的首位,台大醫院22日公布研究新成果,透過DNA去甲基化藥物,能促進「伽瑪-德爾塔(γδ)T細胞」的抗癌療效!台大醫院研究團隊證實,以甲基化藥物治療肺癌細胞後,可大幅提高γδ ...

孕期服用維生素C 幫助幼兒腦部健全

陳是祈 2021/04/22 14:34

孕期時適量服用維生素C,可以讓嬰兒的大腦發育更健全。研究顯示,子宮缺氧常常是導致許多嬰兒和孕婦疾病的元兇,如胎盤感染、妊娠糖尿病等,子宮缺氧也會導致嬰兒腦部發育不健全,但孕婦若適量服用維他命C,即使氧氣供...

疫情影響癌症研究 專家:恐落後兩年

陳是祈 2021/04/21 18:22

疫情影響癌症研究,甚至可能落後原有進度整整兩年。最新研究報告指出,由於疫情衝擊醫學界,導致大部分的研究能量都投入疫苗和新冠肺炎的用藥,而原本穩定進行的癌症研究更是嚴重延宕,專家直言可能落後整整兩年,而兩年...

腦脊髓膜炎恐奪命 留意四大症狀

2021/04/21 14:26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若缺乏立即治療,死亡率高達5成!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21日指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早期症狀與感冒、肺炎相似,一旦感染,可能24小時內從非特殊症狀進展至死亡,提醒民眾若出現劇烈頭痛、高燒不退...

毛治國喜得孫 盼人工生殖助不孕夫婦

林志怡 2021/04/20 18:16

前行政院院長毛治國帶著兩個試管嬰兒孫子一同出席記者會,看著得來不易的孫女和孫子笑瞇了眼。回憶起剛成為外祖父的感受,毛治國笑說,「人家都說含飴弄孫,實際上是我們被孫弄」。當然,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人工生殖的補助...

遠端工作焦慮症 女性比男性更嚴重

陳是祈 2021/04/20 16:10

長期遠端視訊引發身心焦慮的症狀,女性比男性更嚴重。根據科學研究,疫情間大量的視訊會議和遠端工作,會讓人產生疲勞感,生理反應如眼睛疲勞、四肢僵硬痠痛,心理上則因為長時間盯著螢幕上自己的影像,會讓人感到心裡焦...

健保數據研究開放 加速醫療發展

2021/04/20 15:51

健保大數據,助攻學術研究!健保署20日表示,國內學者從民國94年至110年3月底,利用健保資料庫發表於國際期刊的6550篇論文,即日起在官網開放查詢。 使用者只要在搜尋頁面輸入關鍵字、刊文或期刊名稱...

研究:新冠肺炎溯源 2萬年前東亞曾出現

莊瑞萌 2021/04/19 18:45

老祖先早就見識過新冠肺炎?英國與澳洲科學家公布最新初步報告,最早2.5萬年前東亞地區就曾出現新冠病毒並持續至5,000年前為止。雖然目前東亞地區受新冠肺炎疫情致死病例相對其他地區偏低,但科學家指出,這僅能...

發燒、瘀青、骨痛 恐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2021/04/19 17:29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惡化快,及早發現、儘速就醫是救命關鍵!」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19日指出,民眾若出現臉色蒼白疲倦、不明原因發燒、瘀青出血、骨骼疼痛四大症狀,恐是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應儘速求診進行血液及骨髓...

台灣百萬人有腸躁症 可試低腹敏飲食

臧品安 2021/04/19 17:28

「透過低腹敏飲食,可緩解腸躁症症狀!」台灣胃腸神經與蠕動學會19日指出,台灣約有數百萬人罹患腸躁症,對生活品質造成極大影響,建議患者多採用「低腹敏飲食」,可有效改善症狀。但營養師也提醒,低腹敏飲食需經營養...

打第一劑卻沒第二劑? 莊人祥:別擔心

林志怡 2021/04/15 14:55

4月21日新冠肺炎疫苗將開放預約自費施打,但有民眾擔心打完第一劑後,沒有第二劑可打。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4月施打的民眾最快會在6月施打第二劑,到時一定有疫苗可打。此外,15日新增一名新冠肺炎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