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即時新聞

健康

血脂治療要務 嚴控低密度膽固醇

林亭妤 2016/11/30 15:26

台灣每18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血管疾病!據健保統計資料顯示,近年來急性心肌梗塞發病率雖沒有增加之勢,但青壯年人口的發病率卻大幅增加了3成,顯現國人對異常血脂(低密度膽固醇等)的控管不夠嚴謹。中華民國血脂及動...

醫院推秋冬抽脂 劉伯恩:幫助不大

林亭妤 2016/11/28 19:34

秋冬之際食慾大開,不知不覺就在過完冬天後,腰腹間多出一層游泳圈(脂肪)。北醫附醫整形外科主治醫師李維棠28日表示,冬天正是減重、雕塑身材的好時機,不要讓一時的口腹之慾誤了減重大計。減重名醫、馬偕基金會董事...

注意力不足過動兒 15%陷重度憂鬱

林亭妤 2016/11/28 19:34

上課無法專心、學習與交際受到影響,研究指出,15%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患者,在進入青春期後更容易罹患憂鬱症。北榮兒童少年精神科醫師陳牧宏28日指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一種神經發展疾患,精神科醫師洪嘉均提醒,...

戒檳才能防癌 長青:「菁仔」壞處多

林祉延 2016/11/27 18:00

「檳榔一定要戒掉!」本土藝人「長青大哥」27日擔任戒檳大使,為國民健康署舉辦「戒檳、防癌 檳友啊站出來」宣傳活動站台。「長青大哥」在現場與民眾大方分享自己的戒檳時說道,他只憑著自己的決心就成功戒掉檳榔,也...

糖尿病友動起來 倡天天要健走

郭恩孝 2016/11/27 13:03

「爸,你現在願意為了我,開始好好照顧自己了嗎?我真的好累。」微電影中女主角照顧糖尿病的爸爸無奈地皺眉蹙眼攤坐椅子上,這也是DAWN糖尿病對話網為台灣糖尿病拍攝的微電影。據統計,有19%的人覺得自己因為糖尿...

巴金森病症狀 常誤診為關節痠痛

林亭妤 2016/11/24 16:40

「巴金森病」為神經退化性疾病的一種,與中風、失智症並列高齡者的3大神經疾病。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24日提出「10大警訊」和「4大典型症狀」,盼民眾可免於徘徊多科別而延誤治療。台大醫院神經部主任吳瑞美則說,巴...

愛滋病年輕化 百億醫療費全民買單

邱文福 2016/11/23 19:08

12月1日是世界愛滋日,截至今年10月,台灣愛滋病通報確診的本國籍人數已高達33018人。衛福部明確表示,自2011年開始的5年防治計劃中將投入207億元經費,主要是因為性行為感染人數成長迅速,尤其是男男...

一停藥就復發 發炎性腸道病難纏

林亭妤 2016/11/23 18:32

「發炎性腸道疾病最讓人困擾的地方,在於只要停藥就會復發。」台大消化內科醫師涂佳宏23日指出,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患者,通常必須終生服藥,若貿然停藥會導致病情惡化,嚴重者恐需進行腸造口手術。台中榮總肝膽腸胃...

肺癌成因複雜 長庚打造治療中心

林亭妤 2016/11/23 16:18

肺癌,是惡性腫瘤中發病率和死亡率最快速的癌症。嘉義長庚胸腔暨心臟血管外科教授劉會平23日表示,肺癌已經不是單純單一的疾病,因應每個人體質的不同,必須嘗試各種療法。嘉義長庚院長蔡熒煌公布研究說,肺癌和抽菸、...

年輕族群正視吸菸 作品題材生活化

林亭妤 2016/11/22 20:15

親愛的,別替我上「菸」燻妝!國健署22日舉辦第5屆「漾!青春無菸榜」得獎作品頒發典禮,作品囊括國中到社會人士,共計3986件參賽作品。國健署表示,本次參賽作品的創意與題材選擇相當生活化,盼更多的年輕族群一...

保險、健保雙吃 健保署抓違規

林亭妤 2016/11/22 20:14

3年共追回醫療院所詐領健保費用約5.2億元!健保署22日表示,針對違規申報的診所,健保署將祭出扣減10倍、停止特約1~3個月等處分。違規查處小組專委高世豪指出,醫事人員和民眾勾結保險黃牛開立不實診斷書、詐...

孕產婦免疫力差 醫:盡快施打疫苗

林亭妤 2016/11/22 18:38

孕產婦因免疫力下降,若感染流感,併發重症的情況會比一般人還來得嚴重。台灣婦產科醫學會醫師陳治平22日表示,接種流感疫苗對孕產婦及胎兒本身都沒有特殊危險。上個月才剛結束產假的台大家醫科醫師曹玉婷也立刻接種疫...

免疫治療抗癌 救命藥費不便宜

林亭妤 2016/11/21 21:39

癌症患者的惡性腫瘤一旦轉移,治癒機會將大幅降低。林口長庚醫院「免疫腫瘤學卓越中心」21日提出新型免疫治療法,可望提供給轉移性癌症患者一個新治療契機。免疫腫瘤學卓越中心主任張文震表示,此一新型免疫治療是利用...

日常相處不會傳染 勿歧視愛滋病

林亭妤 2016/11/21 16:35

面對愛滋患者,不需要去想他是怎麼感染的。台灣露德協會21日公布街頭愛滋認知實測影片指出,有民眾認知滿分,與愛滋患者擁抱的行動力卻零分,計約有1/4的受訪者不願擁抱身旁的愛滋病友馬修。義大感染科醫師林錫勳表...

老了才會骨鬆? 中壯年成高危險群

莊舒羽 2016/11/21 13:06

「骨鬆不再只是老年人的專有疾病,中壯年已晉升骨質疏鬆症的高危險群。」臺大醫院骨科醫師楊榮森20日在「骨骼老化防治與肌肉協調性健康介入研究計畫」成果發表會中提及,生活作息不正常、沉重的社會和工作壓力、長時間...

靠意志力之外 藥物戒菸并不難

林祉延 2016/11/20 18:44

為了幫助吸菸者戒菸,各醫事機構想盡辦法、招式百出,從衛教宣導到個案追蹤,重視吸菸者的依賴心理,再以藥物作為輔助,提供高品質的戒菸服務,讓吸菸者驚呼「戒菸怎麼這麼容易!」 ##藥物有效緩解症狀 「如...

吃鹽過量易失鈣 醫:恐增骨鬆風險

林祉延 2016/11/20 18:16

冬天就愛吃火鍋,小心鈉攝取量超標!根據研究顯示,尿液中鈉排放量越高,髖部骨密度值越低。台大醫院竹東分院院長詹鼎正20日於「『鈉』會呷鬆,動食動來骨健康」記者會上,建議飲食習慣重鹹的人,應避免每日鈉攝取量超...

慎防黃斑部病變 失明第一隱形殺手

林亭妤 2016/11/17 21:08

黃斑部病變,是讓眼睛失明的第一隱形殺手!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理事長翁林仲17日指出,越來越多人因為慢性疾病間接造成視網膜病變,進一步讓視力受損甚至失明。新光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鄭成國提醒,隨著年齡增長,視網膜病...

早產兒併發症 適齡婚育可降風險

林亭妤 2016/11/17 21:06

早產併發症,是導致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首要原因,其中產母為20歲以下、35歲以上者生出早產兒比率較高。國健署17日指出,我國早產兒發生率從95~104年都維持在8.5~9.4%之間,把握「適齡婚育」、「戒菸...

擅改劑量危害大 用藥安全有撇步

李駿民 2016/11/16 17:46

胡亂用藥後果嚴重,除危害健康更可能要緊急送醫!馬偕紀念醫院藥劑部主任李韋瑩指出,曾有民眾因誤用止痛貼片導致呼吸抑止,結果送醫急救才撿回一命。馬偕紀念醫院副院長葉宏一強調,必須正確使用藥物才能得到藥效,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