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管嬰兒早產與低體重的風險比正常生產高出三倍!全國媽媽護家護兒聯盟副秘書長單信愛11日表示,解決少子化不應犧牲下一代健康,盼能暫緩人工生殖修法進程。台灣婦女維護生命協會創會理事長解慧珍呼籲,如果政府一定要...
沙茶醬、辣椒粉、有辣調味料、蝦味先、泡菜、辣味豬肉乾或鍋貼,近日都有傳出含致癌的蘇丹紅!10日高雄衛生局查獲有近9000公斤蘇丹紅銷往南投金福華食品製成沙茶醬,流向139家下游廠商。蘇丹紅大多添加在調味料...
「謝謝中醫界研發出清冠一號,讓台灣度過疫情難關!」總統蔡英文10日出席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國醫節慶祝大會時肯定 說,感謝中醫界對台灣的貢獻,清冠一號對許多新冠患者的幫助很大,未來會協助中醫自產自用,建立...
取消掛號費上限背後真正的問題是健保資源不足!中山醫院院長朱益宏7日表示,因為健保點值持續下滑,政府才不得不調整掛號費挹注醫院財務。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歎道,許多基層醫院其實不敢調漲掛號費,未來恐陷...
醫學中心已增至22家,地區醫療院所恐遭排擠,分級醫療恐逐漸崩壞!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7日說,未來健保比重傾向醫學中心,恐破壞分級醫療的體制。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認為,醫學中心的任務是處理「...
緊張不只導致情緒容易失控,健康也會受到牽連,專家呼籲要找出焦慮來源以減緩緊張!近年來,人們出現「緊張系統失調」的狀況愈來愈頻繁,學界逐漸發現身體與心理的健康狀態,會因為神經與賀爾蒙的交互作用而彼此影響。專...
全台兒童、青少年每三人之中就有一人有過重或肥胖的問題!衛生福利部副署長賈淑麗4日於記者會指出,「不要覺得小朋友胖胖的很可愛,小時候胖,長大絕對也會胖」,肥胖更與癌症、心臟疾病息息相關。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
「罹患近視後,平均每年度數會增加1百度,家長應從小帶孩子去檢查!」台灣近視病醫學會執行長吳佩昌4日提醒說,目前小六生有近視比例高達62.66%,但多數家長很少幫小孩「近視控制」,從小也未帶小孩檢查,呼籲要...
「每一位委員都曾要求增加邊境抽驗比例,結果檢驗人力五年來只增加一人!」國民黨立委王育敏4日針對蘇丹紅事件痛斥,政府不增加人力,難道要第一線查驗人員都加班到爆肝嗎?衛福部長薛瑞元回應,會盡力爭取人力。 ...
「有多少蘇丹紅被國人吃進肚?」、「為何去年就抽驗到蘇丹紅,今年才限制進口?」、「現在市面還買得到海底撈產品,還能吃嗎?」針對蘇丹紅事件,新科立委問題不斷,衛福部長薛瑞元4日於立法院備詢時表示,因為擔憂有「...
致死率極高的胰臟癌有救了?國衛院與高醫大4日公布研究成果,發現標靶蛋白B-RAF可讓RNF43基因變異的胰臟癌細胞失去活性,並抑制細胞過度生長與癌化。國衛院癌研所特聘研究員洪文俊指出,盼未來藉由此標靶蛋白...
聽力受損不只造成生活不便,還可能導致失智,若有異狀需儘速就醫!醫生29日提醒說,聽力受損恐影響生活品質,還有可能導致失智,盼民眾及早發現與治療。六都社會局也宣布,年滿18歲、設籍六都,並領有(中低)低收入...
兒童也有紅斑性狼瘡,出現發燒、關節痛、腎炎等發炎症狀,臺大醫院29日召開記者會表示,如果該病病患能提早使用「生物製劑單株抗體」,就能穩定病情,減少住院風險。台大醫院小兒部教授江伯倫指出,台大是全球首個提出...
「代理孕母應基於『利他性』,搭配契約與法律的配套措施,讓不孕症家庭也能有自己的小孩!」台灣生殖醫學會理事長陳美州27日於公聽會指出,全世界有33個國家推行代理孕母,都是基於「利他性」目標,而非商業目標。國...
代孕婦女有更高的健康風險、且恐出現貧窮婦女出租子宮的現象!多個民團27日於「人工生殖法」公聽會反對代理孕母,認為應修法與代孕脫鉤,因為代孕會提高婦女生產風險、代孕子女的法律身分也難以認定、使女性子宮商業化...
健保署日前公布最新藥價調整,藥價將砍55.3億元,但藥師公會擔憂,藥價被壓低至地板價,恐怕使產商不願意再生產,未來恐怕再浮現缺藥潮!對此,衛福部長薛瑞元26日表示,這次藥費調整幅度較小,如果藥品的取代性低...
智慧醫療已成醫院重要功課!醫策會辦理醫療品質獎,26日進行第24屆頒獎典禮,包括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成大醫學院附設醫學院獲得「特優機構-醫學中心組」的獎項。院長們不約而同表示,智慧化、資訊化已成為醫療體...
台灣60歲以上的民眾中,有70%的男性和56%的女性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國衛院研究團隊19日指出,長者可能因為長期失眠,或者睡覺時沒出現打鼾等狀況,導致睡眠呼吸中止症不易被發覺。研究團隊建議,此類病患可以選...
北區又升級台北慈濟、雙和與新竹台大等3家醫學中心。衛福部6日公布醫學中心評鑑結果,這3家醫院因升格,3月起門診將從240元漲至420元、急診從400元漲為750元。對此,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呼籲,...
「高血脂比起高血壓、高血糖還難測量,民眾平時要透過飲食控制,必要時也要服藥治療!」醫師黃偉春1日提醒,三高中高血脂最難監測、治療成效最不容易顯現,平時需透過維持健康生活習慣控制,若有必要也不要逃避服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