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特島發現新恐龍 背上「帆」吸引配偶

莊宇欽 2025/08/25 14:52 點閱 157 次
Istiorachis macarthurae示意圖。英國科學家對一塊距今1.25億年的恐龍化石進行檢驗,並發現擁有巨大帆狀鰭的禽龍類物種。(Photo by James Brown)
Istiorachis macarthurae示意圖。英國科學家對一塊距今1.25億年的恐龍化石進行檢驗,並發現擁有巨大帆狀鰭的禽龍類物種。(Photo by James Brown)

【台灣醒報記者莊宇欽綜合報導】像帆船一樣的化石,是來自懷特島的新恐龍!英國科學家對一塊距今1.25億年的恐龍化石進行重新檢驗,並意外發現一個全新禽龍類物種,其背部有一塊巨大的帆狀鰭。專家表示,該恐龍骨骼的神經棘特別長,在目前發現的化石中非常罕見。

懷特島帆狀鰭恐龍

衛報》報導,英國科學家於懷特島發現全新恐龍物種,其背部有一塊巨大的帆狀鰭,並由樸茨茅夫大學和自然歷史博物館洛克伍德博士進行鑑定,表明英國似乎曾是禽龍類的棲息地。

對此,洛克伍德及其同事將它命名為Istiorachis macarthurae,其不僅有「帆刺」的涵義,也致敬曾創下環球航行最快紀錄的選手麥克阿瑟 (Ellen MacArthur)。

據報導,在現代爬蟲類中,帆狀結構在雄性身上往往更為明顯,以表明讓配偶留下印象或震懾對手。因此,科學家認為Istiorachis的結構是用來吸引配偶。

1.25億年前化石

大眾科學》報導,先前的研究表明,禽龍類在晚侏羅世時期首次出現細長的神經棘,而到了白堊紀初期,這種體態特徵變得更加普遍。目前,經恐龍背骨資料庫比對之後,懷特島已知的兩種恐龍化石都可追溯至1.25億年前。

洛克伍德表示,雖然這具骨骼不如其他已發現的骨骼完整,但之前從未有人仔細觀察過,而這塊骨骼的神經棘特別長,非常罕見。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