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核電政策新法通過 政府該努力配合而非阻攔

醒報編輯部 2025/05/14 13:38 點閱 129 次

台灣各核電廠運轉執照都已經陸續到期,其中核三廠二號機運轉執照本周六到期。為了延續核電廠壽命,讓台灣用電選擇可以更多元。立法院在周二火速三讀通過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修正案,核電廠運轉執照有效期最長40年,期滿後得申請換發執照,換發的運轉執照有效期間,自執照生效日起算,最長20年。

核電延長政府不悅

由於核電廠關閉才能符合民進黨的非核家園政策,因此執政當然不樂意新法過關。經濟部長郭智輝上週在立法院備詢時不忘打預防針,表示核三廠2號機一定要在5月17日卸載,核電最多可以用到5月底。就算真的要延役,必須進行全盤規劃,加上重新購買燃料棒等作業,至少需要16至18個月時間,也就是大概一年半。

沒想到行政院長卓榮泰講的時間更長,他表示,核三廠除役之後重啟至少需要3年半,期間就算缺電,也無法靠核三解決。

行政院或許是有感核電安全性的重要所以才會把期限講的這硬。但是不可諱言的, 現在的行政院跟總統府幾乎是對 在野黨所提出或通過的任何法案都是抱持反對的態度, 無一例外。這樣繼續操作下去對朝野的共識是完全沒有幫助,反而會更加深朝野的對立,甚至會讓行政院持續的跛腳。

核電廠現在延役成本低

對於行政院來說,本來就有尊重並且施行立法院通過的法案的義務, 這次通過新的立法就是讓核電廠可以有持續延長營運的時間。 尤其核三廠目前還在營運,就算真的需要新的規劃方案或者是安全措施, 對於現在還在營運的核電廠來說都不困難。 行政院跟經濟部強調一定要重新開始到底是真的為了安全著想? 還是有其他政治目的?難道執政黨連一點點善意都不願意釋出嗎?

2024年台電系統發電量中火力發電量占比達82.1%,再生能源占比為11.9% (含水力及汽電共生),水力1.2%,核能為4.7%。但是如果3座核能發電廠全部投入商業運轉。2020年,臺灣的核電裝置容量高達300億度,佔當年臺灣總發電量12%。所以核能發電不是沒有發電量, 而是當今的政府 刻意不願意讓核電繼續發電。

核電可讓供電多元化

行政院長卓榮泰強調台灣現在及可見未來沒有缺電,當前政府決定持續發展多元綠能,而且台電大型電廠能陸續完工,再搭配民營電廠,台灣到2032年前用電無虞。

但是台電推估,在半導體和人工智慧(AI)產業用電大增下,預估到了2033年,全年用電量將較2024年年成長28%。這還沒有納入未來科技發展的速度, 未來AI產業恐怕用電會比現在所 設想的還要多。

電力規劃說法各異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近來大力倡議核綠共存, 他認為的發電黃金比例分配,為核能30%、綠能30%、火力發電40%的黃金比例。童子賢本身又是總統府的高級顧問, 從這些數字我們就可以看出, 行政院、台電跟總統顧問童子賢 這三方所評估的用電比例跟供電比例都完全不一樣。那請問未來我們的電力政策規劃到底要依循誰的做一個範本? 又到底誰的說法最為權威? 實在是讓人無所適從。

地緣戰爭威脅仍在

核電廠如果可以 延長使用的期限,對政府來說都是進可攻退可守。 畢竟我們都不知道會不會再發生一次烏克蘭跟俄羅斯的戰爭? 我們也不知道中美這樣的貿易大戰會不會隨時升級,造成更多的地緣政治危機, 這兩年 曾經燃料的價格大漲, 讓各國政府都措手不及, 原因就在這些地緣政治危機隨時可能會發生, 尤其在美國總統川普的政策下,這樣的可能性只會多不會少。 當歐洲美國甚至日本韓國都再加強自己能源的儲備量跟安全性,只有臺灣還保持著絕對的樂觀 要繼續發展綠電, 這實在讓人很難放心。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