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討厭3種立委 第三勢力列標準

王奕超 2015/03/31 17:30 點閱 3660 次
公民監督聯盟31日上午舉辦「2016我們需要怎樣的立法委員?」座談會,邀集第3勢力代表與談。(photo by 王奕超/台灣醒報)
公民監督聯盟31日上午舉辦「2016我們需要怎樣的立法委員?」座談會,邀集第3勢力代表與談。(photo by 王奕超/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王奕超台北報導】「區域立委常跑婚喪喜慶、做里長層級的雜事,而不分區立委則往往整天窩在研究室。」社會民主黨秘書嚴婉玲31日上午在公民監督聯盟舉辦的「2016我們需要怎樣的立法委員?」的座談會上,感慨當前區域立委和不分區立委的斷裂現象,認為立委應具備發掘民眾在制度下的困境,以及研究政策的能力。

座談會還邀集了學者顧忠華、台灣綠黨政策部主任陳郁琦、割闌尾計畫發言人林祖儀、民主鬥陣副總召吳崢等學運及第3勢力代表,與談做立委的條件標準。

顧忠華說,立法委員作為國會議員,最起碼應在國會殿堂問政,而不是做一些里長在做的選民服務。對於國家發展方向提出政策論述,並在國會上公開與不同論述進行論辯,讓國家的走向能在國會中被討論、釐清。嚴婉玲亦認為,立委雖然要做選民服務,但不應是人情式的跑攤,而是要幫社會結構及制度下受害的民眾服務、發聲,重要的是把他們的困境上昇到社會政策的討論。

林祖儀則強調,在推動罷免爛立委的割闌尾運動時,他們發現民眾所認為的爛立委大概有3點特性,第1是只顧黨意不顧民意,第2個是通過爭議性法案前不與民眾溝通,或者立場出爾反爾。第3個特點則是質詢率、出席率、提案率過低,沒有做好立委的本分。

「不管是做立委或是政治人物,都應該要有一個聽來老生常談的特質,那就是『良心』」,吳崢認為,因為政治無可避免要妥協與交換,然而怎樣的妥協與交換是可以接受的,就要有「良心」作為尺度。他說,有時推動的政策,難免與社會主流民意對抗,那如何迂迴、折衝就很重要,而目的和手段的輕重在不同的案例,有時也沒有普同的標準,因此「良心」的拿捏很重要。

吳崢的「良心說」隨即遭顧忠華提醒用詞過於泛道德化,不過顧忠華也認同,作為一個政治工作者,守住政治倫理是很重要的,他期勉2016年初的國會改選,在318運動勢力、第3勢力小黨的投入下,能有不同的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