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聞以深度報導、極簡閱讀精神,每日提共25則國內外重大有益之新聞,獨漏煽色腥、八卦、個案新聞。(每周五、六休假)
巴基斯坦日前慶祝獨立紀念日,首都卻湧入上萬民眾高喊「總理下台」,現場兩大示威領袖主張總理操控去年選舉,同時因執政黨貪腐、罔顧民生,連日抗議訴求「總理不辭職誓不罷休」。雖然抗議領袖否認與軍方有所瓜葛,但由於...
奈及利亞恐怖組織「博科聖地」(Boko Haram)又再度發動大型綁架事件。倖存的目擊者指稱,博科聖地成員在8月10日攻擊了位於博爾諾州偏遠地區多倫巴加鎮(Doron Baga),並燒燬部分房屋,其中有5...
智慧型手機近幾年快速竄紅,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型態。不過,一般人可能不知道,世界第一支早在20年前就已上市販售,它就是IBM的Simon手機。Simon手機配有一支觸控筆及LCD螢幕,比較像是當年的PDA與手...
欣欣終於公開致歉!新北市民宅發生嚴重氣爆案,被質疑未善盡檢測責任的欣欣瓦斯,昨原否認犯下任何錯誤。不過17日態度大轉彎,由總經理李清國出面鞠躬致歉,強調公司檢測方式確有疏失,除加強員工教育訓練外,也承諾將...
經過輿論的追蹤報導,高雄市政府為81氣爆事件開啟的募款專戶決定在15日叫停,總金額逾33億2千萬元。捐款專戶管理會日前核定超過16.2億元的第一波預算,包括氣爆的傷亡者慰助金、生活重建、財產賠償等;另外還...
名廚料理「看得到、吃得到、體驗得到。」2014台灣國際美食展於15日登場,同時舉辦「世界廚藝邀請賽」。廣邀新加坡、日本、中國、香港等地區的廚藝菁英來台一較高下,中華美食交流協會執行長「阿發師」施建發表示,...
民生物價漲太兇,行政院長江宜樺15日表示,雖然過去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決定,年度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累計達3%以上才會調漲,但考量民生物資如食物價格漲得特別多,已請勞動部再召開審議會。江揆也盼勞資...
「花蓮工作難找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可能因為這裡好山好水、觀光產業發達吧!」在花蓮教鋼琴的莊老師無奈地說,在花蓮要當護士、律師等專業人員很困難,即使找到了,薪資也比台北低一截。加上花蓮觀光產業的發達,暑...
高雄市長陳菊與台南市長賴清德,過去在各項施政滿意度居高不下,甚至被民眾親切地稱呼「花媽」、「賴神」,但經氣爆、淹水事件後,不但官員下台,也遭民怨挨轟執政團隊「無能」。對此學者反應有人認為兩首長的確災害防範...
未來「偶發性」集會遊行將不用報備。行政院院會14日通過《集遊法》修法草案,定義「因特殊原因未經召集而自發聚集,且事實上無負責人或發起人的集會遊行」,即屬「偶發性」集會遊行。針對「路過」某處是否符合前述定義...
針對媒體報導,前衛生署副署長李龍騰曾說,國內醫院過去從未針對伊波拉病毒進行防疫演練。疾管署副署長周志浩澄清表示,台南的感染症防治中心過去2年已多次模擬伊波拉疫情因應措施,也曾在機場轉送防護需求更高的H1N...
廣受愛戴的「平民教宗」方濟14日造訪南韓時呼籲兩韓和平談話,停止互相挑釁,與朝鮮半島和平共處。另在飛往南韓途中,因中共首度允許教宗飛機飛越中國領空,方濟也致電中國領導人給予祝福。 這是天主教宗近20...
「教宗此次訪韓是亞洲國家重要的指標,希望能重新建立亞洲的信仰價值。」台灣地區主教團秘書長陳科神父14日表示,教宗希望能藉由此次在南韓舉辦的「亞洲青年日」,改變亞洲國家在信仰上愈趨世俗化的趨勢。 陳科...
14日第二次免試放榜後,教育部旋即舉辦公聽會,聽取家長、教育團體對於入學制度的改革想法,但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代表指出,學生才是主角,受制度衝擊最大,但現場卻沒有任何學生代表出席。 12年國教...
委內瑞拉走私猖獗,不只軍火、槍枝,如今連米、牛奶和衛生紙等日常用品也走私出境。委內瑞拉的走私商利用國內低廉民生物資,大量走私到哥倫比亞,藉機牟取暴利。導致國內產品短缺,甚至引起反政府示威。兩國政府當機立斷...
國內糖尿病患竟有3成曾出現頭暈、畏寒,甚至失溫、昏迷等低血糖症狀。糖尿病學會理事長許惠恒14日指出,糖尿病患者若血糖值驟降,嚴重可能致死,需立刻補充糖分。北榮教研部主任林幸榮也表示,低血糖會提高心血管疾病...
8國名廚競技,看看誰是食神!「世界廚藝邀請賽」14日賽前記者會,邀請台、港、中、馬、星、台等國的廚藝菁英齊聚一堂。代表北台灣參賽的饌巴黎大飯店行政主廚池一明說,他將以平民的食材,做成美味佳餚,將台灣料理推...
全國工業總會14日向行政院長江宜樺遞交白皮書,提出貿易自由化、外勞鬆綁等50項建言,盼政府體諒企業困難,改善投資和經營環境。同時,場外則聚集十多個民團舉辦「普渡」儀式,嗆企業家是「草莓族」,只會向政府開口...
經過55年壓制宗教思想後,古巴政府可望核准興建新教堂。據教會人士透露,目前興建許可正在申請中,這是古巴自1959年以來出現的第一座新教堂。 據《BBC》報導,奉行共產主義的古巴,過去曾一度宣布為無神...
別再害怕基因改造(genetic modification)作物了,因為基因修飾(genetic editing)作物的時代即將來臨。義大利聖米契農業中心團隊發表於《生物技術趨勢》期刊的報告指出,基改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