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聞以深度報導、極簡閱讀精神,每日提共25則國內外重大有益之新聞,獨漏煽色腥、八卦、個案新聞。(每周五、六休假)
因憲法的保障,使得有88%的美國人擁有槍枝,成為世界上槍枝最氾濫的國家,但隨著槍擊死亡事件不斷升高,美國總統歐巴馬於2013年連任成功後,隨即簽署《槍械管制法案》,要擴大對槍枝購買人的背景檢查,但在反槍團...
讓老菸槍交替嗅聞腐魚、臭蛋與菸味,或有助戒菸,但請記得務必在晚上睡覺時進行。以色列魏茲曼科學研究院團隊發表於《神經科學期刊》的研究,讓吸菸者在睡眠過程中接受腐臭味及菸味不斷交替出現的「嗅覺訓練」,有效減少...
俄國政府日前放寬槍枝申請,允許一般大眾以「自我防衛」為由,申請購買槍械或非致命武器。此舉不但引發俄國擁、反槍械兩派激辯,也因為俄國外交情勢特殊,遭歐美國家指控介入烏克蘭內戰,並暗地資助俄裔民兵入東烏助戰,...
「管制槍枝我做到了,歐巴馬也能。」澳洲前總理霍華德回憶說。與美國有類似拓荒歷史的澳洲,以槍守護家園也是種傳統,1996年在短短12天內就通過槍枝管制辦法。時任總理霍德華在事過境遷後表示,當時面對的反彈聲浪...
勇敢而又偉大的母親!一名荷蘭媽媽莫妮卡,上週隻身前往敘利亞的IS占領區,尋找離家出走並嫁給IS聖戰士的女兒。面對荷蘭警方的勸阻及警告,莫妮卡在留下「有時你必須去做你覺得該做的事,而我認為這是正確的決定。」...
電影院禁帶外食不合理,台北市政府抗訴成功!去年美麗華大直影城禁帶外食政策,遭北市府開罰共14萬,業者不服提出行政訴訟,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業者免罰,北市府抗訴,20日最高行政法院改判市府開罰有理。 「...
「以前常見小孩滿街跑,但未來10年後,則完全翻盤,老人比小孩多4倍!」台大兒少家庭研究中心主任薛承泰指出,50年代的孩童與老年人口比例是18比1,現在卻變成1比1.25,未來10年若沒有改變則會變成2比1...
曬太陽很好,但不宜曬太久。英國生物學教授馬丁11月中,在澳洲墨爾本發表研究表示,澳洲民眾大多認為陽光易對皮膚造成傷害,常過度防曬,其實曬太陽對健康有很多好處。對此,澳洲官方則回應,該國主要人口屬於較易受日...
衛生福利部日前清查27家油品大廠後,表示沒有未爆彈,但社福衛環委員會20日卻發現查廠報告避重就輕,其中統一與統清向頂新購買的油品,來源與製成品都交代不清。衛福部長蔣丙煌強調,「已經取得統一的切結書」,保證...
根據聯合國調查,目前全球有35%、約25億人口仍在戶外如廁,沒有馬桶或便斗可使用。以致汙水橫流,飲水資源也遭汙染,已有超過1千萬、年齡不到5歲的孩童因生活環境受到排泄物汙染,或因飲用汙水感染而死亡。聯合國...
「衛生紙與衛生棉是最會製造垃圾的日常用品,更是生活用品的開銷殺手。」網路無塑實踐達人阿好在今年9至10月的台灣淨灘行動成果中,分享個人環保經驗。她認為,環保沒有祕訣,除需耐心外,只有從日常生活習慣做起。 ...
「志願役滿一年,將獲學位進修及證照培訓機會。」國防部資源規劃司長陳正棋20日在行政院會記者會中表示,「募兵制推動暫行條例」草案通過後,除了提供進修管道外,也鼓勵企業任用退除役軍人,同時志願役退除役官兵團體...
台灣沙灘竟清出7931公斤的廢棄物,且9成是塑膠石化類垃圾!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賴榮孝建議,應先收集海岸塑膠污染來源與組成,再針對源頭進行管制,而民眾也應從飲食習慣著手,才能改善海灘垃圾的嚴重問題。 ...
「陳偉殷對我來說是偶像,更是心靈導師。」我國旅美棒球好手王維中返台,於20日首度公開亮相。被媒體問到陳偉殷對他的影響時,王回應,陳是他的心靈導師。他也表示,已逐漸習慣大聯盟「怪物級」的球員,並期許2015...
利比亞武裝組織「伊斯蘭教法虔信者」,19日正式被聯合國安理會列入黑名單,將會受到武器禁運、全球旅遊禁令與資產凍結等制裁。旗下的姊妹組織也都陸續自今年9月起被列入制裁,包括德納伊斯蘭教法虔信者,以及在突尼西...
美國籍人道志工彼得‧卡西格日前遭伊斯蘭國(IS)武裝分子斬首後,他於美國的雙親在記者會上表示,內心雖已破碎,但終將會癒合,此時他們內心沒有憤怒,希望外界給他們時間悲傷,並能原諒行凶之人。卡西格的父親也呼籲...
「1個人當2個人用,身心耗竭誰理我?」全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20日召開記者會,邀請數位照顧者發言。來自新北的蘇媽媽淚眼婆娑的表示,外籍看護的制度繁雜,且空窗期太大,對照顧2個罕病兒感到身心俱疲,希望政府能...
地溝油、回收油、飼料油吃多了,究竟會不會導致洗腎?高醫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張哲銘指出,目前無法證明國人到底「吃多久、吃多少」,但即便黑心油通過檢驗或僅含微量重金屬及有害化學物,長期累積在體內,勢必損害腎功能。...
常便秘者若出現異常腹痛及發燒狀況,小心是大腸「憩室」發炎作怪。北市聯醫仁愛院區消化內科主任陳冠仰指出,憩室多伴隨年齡老化發生,若排便不暢、糞便卡進憩室,易引起發炎。義大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王文?表示,憩...
美國與加拿大地質研究學者觀察棲息在北阿拉斯加的北極熊數量後,發現在2001到2010年短短10年內已減少4成,其中又以幼熊的生存率最低。學者指出,暖化造成北極海冰流失,阻礙北極熊尋找食物來源是主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