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我見我思

歡迎各界針對言論、思潮、新聞評論、生活相關事件來稿寄至[email protected],未作公開發表的原創文章經刊登將致稿酬。(來稿須同意同時刊登本報實體報、網路與臉書粉絲團)

德國「變臉」新樣貌 與移民共生(邱慕天)

邱慕天 2018/05/03 18:55

從亞利安種族主義的納粹時期,德國走到21世紀儼然成為一個新移民國家。儘管高齡和少子化的社會需要移民生力軍,但缺乏整合的移民團體而開始層出不窮的社會問題,也讓許多人疑惑:自己的家園在未來20年的世代會變成什...

《社論》永遠的孫叔叔 雲彩般美好的見證(彭蕙仙)

彭蕙仙 2018/05/03 16:59

一句「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孫越」,陪伴台灣各個不同世代將近30年。「好朋友」的概念源自於一則咖啡廣告,而在資深藝人孫越於1989年宣佈退出所有商業演出、成為志工後,好朋友更進一步成了「老朋友」。 ##現...

殘酷的溫柔 寫實魔幻的政治寓言 (胡幼鳳)

胡幼鳳 / 前台北電影節總監、楊士琪紀念獎主委 2018/05/02 12:44

《殘酷的溫柔》是烏克蘭裔導演瑟蓋洛茲尼察在去年坎城影展入圍競賽展的作品,這部長片前3分之2是冷洌寫實的風格,後3分之1卻風格丕變成華麗魔幻,導演以政治寓言的手法藉古諷今,提醒俄羅斯人民莫再接受史達林時代的...

從卡管到拔管 反思大學自主(孫效智)

醒報編輯部 2018/05/02 12:41

在卡管案之中,迴避與資訊揭露問題是主要爭議之一,但誰有主動揭露義務?依《[國立臺灣大學校長遴選委員會作業細則]( http://event.ntu.edu.tw/president/doc/rule03....

大學自主權的四個面向(張瑞雄/STEAM專欄)

張瑞雄 / 國立台北商業大學校長 2018/05/02 12:34

最近拔管話題引起大家對大學自主的關心,但甚麼是大學自主和自治?一個自主大學的特點是指大學對日常的教學和研究的運作完全自理,有完全的主導權,不受外力的干涉。那麼教育部否決台大校長當選人管中閔算不算侵犯大學自...

《社論》中華民國外交的未來( 彭蕙仙)

彭蕙仙 2018/05/01 18:00

多明尼加宣佈與我國斷交。這是蔡英文執政後第3個與中華民國斷交的國家。外交部長吳釗燮在媒體記者的質問下,坦承目前邦交國為19個、是史上最低紀錄。 ##直接稱「中國」 蔡英文與吳釗燮都表示,多明尼加是...

促轉會豈可越俎代庖?(蕭思源)

蕭思源 / 自由業 2018/05/01 15:34

立法院在「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委員提名名單」審查會上,要求9位被提名人表態,國幣上蔣中正像是否屬於威權象徵?被提名人一致舉手,表示認同國幣上蔣中正像是威權象徵,但對是否要更換國幣則持保留態度,說茲事體大,不...

學術自由與大學自主 不能混談(劉東皋)

醒報編輯部 2018/05/01 11:33

教育部長吳茂昆說「學術沒有真正民主」,並舉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為例說,「楊振寧的成就可以用投票投出來嗎?」學術是為探討真理,而真理的研究有其自由,且真理確實不是靠投票投出來的。但吳茂昆將大學自主牽扯到...

再看「高鐵延伸屏東」問題(張善政)

醒報編輯部 2018/04/30 06:29

張善政(前行政院長) 日前我貼了一篇以一日生活圈、區域均衡發展角度支持高鐵延伸屏東的文章,引來支持的,但也有相左的看法。後者多在擔心高鐵不但不能產生預期效益,反而會帶來問題。 ##高鐵提供機會...

政府超徵改口短估能矇騙百姓嗎?(余薇)

醒報編輯部 2018/04/30 06:28

余薇(學生) 衛福部每年都會編一些公費預算來買流感疫苗,而去年有一波流感在流行的時候,很多人打了三價的公費流感疫苗,結果還是爆發大流行,當時他有很多病人打了疫苗還是得了流感,甚至嚴重住到加護病房。而有些...

《社論》傲慢內閣 滿朝皆醉無人醒(彭蕙仙)

彭蕙仙 2018/04/30 06:27

教育部已正式駁回台大校長遴選委員會選出管中閔擔任校長的決議。延宕超過3個月的「卡管」風波告一段落。此處暫時不論「拔管」與「挺管」孰是孰非,單就新上任的教育部長吳茂昆,近日以來的各種「驚世語錄」,恐怕就有不...

高鐵不是屏東事業線(張勳慶)

2018/04/30 06:26

關於高鐵是否延伸到屏東,紛擾數個月仍看法不一。最近前行政院長張善政在個人社群網站上以個人經驗為例,自身從台北搭高鐵到高左營需95分鐘,隨後搭乘友人座車到屏東潮州需要50分鐘,以此一時間上消耗去對比分析,認...

走進自動化時代《天堂M》的未來情懷(邱慕天)

邱慕天 2018/04/27 17:05

由韓國 NCSOFT 所開發、遊戲橘子代理引進,《天堂》在2000年前後第一波線上遊戲熱潮中風行了一整代年輕人,也害慘了(包括筆者)一眾七年級生的學習和志業。全盛時期,會員人數突破 900 萬,同時上線人...

所謂利益衝突與迴避 卡管沒道理(孫以瀚)

醒報編輯部 2018/04/26 17:37

利益衝突是擔心因為一個人的身份或關係,牽涉到不同的利益或立場,致使一個人的判斷或行為可能有偏差。最常談的是財務上的利益,例如研究者測試藥物,自己又是藥廠的股東或主管,如此測試結果就未必客觀。 ##真...

《社論》勞基法補破網 例外行業應從嚴限縮(彭蕙仙)

彭蕙仙 2018/04/26 16:34

國道公路警察局第四公路警察大隊2名員警,日前在國道取締違規大貨車時,竟然與大貨車駕駛共3人,在路肩遭到另一輛大貨車追撞,員警2人及被取締的大貨司機一共3人當場死亡。 事後,大貨車駕駛向警方坦承因為太...

青少年外食秘訣 少油少糖少重口味(黃蘭茜營養師)

黃蘭茜 2018/04/26 12:42

青少年正值發育成長,這時期吃得營養均衡非常重要,但現今社會雙薪家庭多,青少年忙於學業、課後補習,外食成了常態,家長應多了解孩子在外面吃些什麼,幫助青少年身體健康的成長;青少年也要懂得外食秘訣—少油、少糖、...

(醒小說) 媽媽的繡花手帕(溫小平)

溫小平 / 旅遊作家 2018/04/25 11:44

為了環保,她開始少用面紙,隨身帶著小方巾,一條50元,卻有著美麗鮮艷的圖案,用來擦汗、擦手,都挺方便的。 她想起剛剛在病房裏,媽媽咳得額頭直冒汗,她正要用小毛巾幫媽媽擦汗,媽媽卻揮開她的手,從枕頭底...

學閥和學官 教育墮落根源 (張勳慶)

2018/04/24 18:07

從台大校長管中閔的卡管風波,到內政部長葉俊榮到中國大陸學術講座,以及新任教育部長吳茂昆在東華校長任內開公司,在大陸任顧問,及曾被監察院糾正的一連串政學界的鬥爭和角力...,可說學界早就物腐蟲生。 #...

廢棄物製成生物炭 發電無汙染(黃珍瓔)

醒報編輯部 2018/04/24 18:07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日前推出「生物炭發電系統」,蒐集風災後產生的漂流木、修剪公園內植物和行道樹後產生的大量枝葉、以及稻作收割後的稻草等有機性廢棄物,製出生物炭產品,並將製炭過程產生的熱源用於發電,產製木醋液與...

高鐵延伸屏東與人口外流問題(何義成)

何義成 / 文字工作者 2018/04/24 18:06

交通部審議高鐵南延可行性評估報告,屏東縣長潘孟安表示,「屏東人不能再等了」,只要高鐵跨過高屏溪,一切細節都好談。潘縣長振振有詞地聲稱屏東人等待高速公路足足等了廿六年,鐵路電氣化屏東落後四十四年,通車超過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