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援12名遭中國逮捕的港人,25日下午逾3000人參加撐港大遊行。香港邊城青年等團體要求中國政府儘速釋放12名港人,遊行從忠孝復興捷運站2號出口出發,途經中國銀行,最後抵達香港經貿辦事處。國會香港連線會長...
「讓光復節的事實還原、呈現歷史,對台灣社會才是最重要的!」國民黨25日舉辦台灣光復75週年紀念音樂會,黨主席江啟臣、前主席馬英九、吳敦義、朱立倫、吳伯雄齊唱《媽媽請妳也保重》,並在安可聲中又唱了《客家本色...
「政府將推動『客語復振』,讓客家話及客家文化能代代相傳!」總統蔡英文25日出席台北客家義民嘉年華主祭大典時指出,政府一直推動客庄產業發展,找回客庄文化榮光,接下來將推動「客語復振」,守護客家話及客家文化;...
衛福部22日的調查報告指出,目前國內已有7.3萬名青少年使用新型菸品!對此,董氏基金會痛心指出,經過三十多年的努力,高中生吸菸率好不容易才從15.2%降到8.4%、國中生則從8%降到3%,但才短短幾年新型...
「市府將依據監察院糾正文提出說明及改善作業。」監察院就台中黎明重劃會開發商富有公司涉及虛增重劃費、以及虛增人頭地主以掌握重劃會一案,監察委員王幼玲、高涌誠20日召開記者會說明糾正台中市政府內容。台中市地政...
「詐騙集團用假明星包裝販賣山寨保健食品,消費者發現後求償無門,甚至無法可管!」立委何志偉與陳情業者21日控訴,詐騙集團用「假明星、假客服」包裝賣仿冒保健食品,消費者收後發現後卻求償無門;呼籲相關單位重視網...
「開放山林以致登山人數及山難事件飆升,造成搜救人力過勞吃緊!」時代力量立委邱顯智及民團21日指出,許多自揪登山團變質為類旅行社的商業團,不但增加高山生態環境負擔,還因為登山客體力或設備不足導致山難頻傳,讓...
「王健壯先生投身新聞業逾40年,以公正客觀不私不盲的『正論』獲得新聞志業特殊貢獻獎!」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蘇正平21日宣布,上報董事長王健壯榮獲新聞志業特殊貢獻獎,另公布卓越新聞獎各項入圍者,此次也新增...
「萊豬應比照基改食品,立法禁止進入校園。」多個教師、家長團體21日召開記者會,要求立法院修正《學校衛生法》第23條,比照基改食品,禁止含瘦肉精肉品進入校園,台北市學前及國中小教育協會榮譽理事長陳婉貞沉重表...
建商預售屋契約中潛藏許多交易陷阱,包括將交屋保留款從房地總價5%降低為5萬元,以及將延遲利息數額從將萬分之5降至萬分之2等。行政院消保處20日提醒,民眾簽約前應將契約與「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
「政府開放萊豬前未做好風險評估,也不願跟民眾溝通,當然引起反感!」國政基金會20日公布時事民調,66%民眾反對政府開放萊豬、49%民眾不認同開放萊豬可換取更多實質利益。國民黨也希望透過抵制行政院長蘇貞昌施...
「未來的智慧建築不是人在建築中運用智慧機器,而是人就住在智慧機器中!」內政部次長花敬群20日出席智慧綠建築論壇表示,過去地方政府所推社會住宅已有52%擁有智慧綠建築標章,未來將更全面智慧化,「有想像就去做...
「流感疫苗亂象引發民怨高漲,行政院長蘇貞昌僅是道歉就能了事嗎?」國民黨20日質疑政府流感疫苗決策失當,導致全台民眾恐慌打不到疫苗、基層公務員疲於奔命,錯誤決策引發的龐大民怨,絕非閣揆蘇貞昌或衛福部長陳時中...
「清潔隊員常跟做好垃圾分類的民眾說謝謝,感動民眾的付出!」環保署19日表揚高雄王姓、基隆陳姓、台中邱姓3位清潔隊員楷模,他們經常禮貌感謝民眾配合,不畏艱苦挑運沉重水肥桶,甚至無懼死魚惡臭清理滯洪池及水溝;...
「敬老要落實在地服務並提升照護技巧,才能抵抗高齡化社會!」前副總統吳敦義18日出席模範老人及敬老楷模頒獎表示,社會不分鄰里黨派都要敬老,才能讓社會不被高齡化所衝擊;吳敦義親自頒獎給23位模範老人,由於許多...
「利用新技術檢驗合格的農產品,可以賣比較好,附加價值也高!」農委會15日公布轄下農藥毒試所研發的質譜快檢技術,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說,新的快檢技術讓不合格率大幅下降至少10%,程序也比起過去快很多,且通過快檢...
「邀請民進黨幹事長鄭運鵬,代表民進黨與民團公開論辯萊豬的健康風險與立法職責!」民團15日與教育、家長團體等聯合要求立法明定校園禁萊豬,學童食安要入法保障。並對民進黨委員只提案督導,卻不積極立法規範表達不滿...
「限速備援系統」可控制台鐵車速在60公里以下,確保普悠瑪事故不再現!台鐵局與中科院14日簽訂「限速備援系統」合約,中科院將於簽約後1,020天內,完成普悠瑪號等列車400套限速備援系統的供應、安裝與測試驗...
瘦身美容用填問券送商品的策略銷售高價產品,退費標準混淆造成消費糾紛不斷!消基會14日指出,近5年受理了45件對芸妮公司(愛妮雅化妝品)的正式書面申訴,消費者受到填寫問卷可提供免費商品等行銷策略引誘,花大錢...
第46屆曾虛白先生新聞獎暨2020台達能源與氣候特別獎13日頒獎,這屆報名件數比以往增加6成,共有329件作品,從中選出37件入圍,評審召集人、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胡元輝表示,很高興新聞業在遭受疫情的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