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院三讀通過,國營事業人員將納入公保,受惠的對象達1萬9千人。未來勞工只要開設專戶,存入的退休金在欠債無法還款下,債權人也不得強制執行;未來支付命令不再具有判決效令,將有效杜絕詐騙集團利用。而針對「黑心油...
不讓洪秀柱占盡風頭,蔡英文針對近日輿論正面回應,砲火猛烈!民進黨主席蔡英文15日出席「在地希望線上徵稿」記者會,蔡指出,希望曾表態挺18歲投票案的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助修憲案「一臂之力」。針對「平民對貴族」...
柱姊要跟下港人搏感情!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14日用台語表示,未來會常往南部走走,與民眾多溝通、搏感情。但立委黃偉哲指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洪所面對重北輕南的質疑是長期累積的,必須誠懇的坦誠面對。立委管...
柱柱姊竟成了蔡英文、王金平、宋楚瑜3人最具威脅的對手!民進黨主席蔡英文14日對洪民調過關一事表示祝福,盼望兩人共同塑造新的選舉文化,與洪秀柱上午所發表的言論口徑一致。立法院長王金平則不再談「義不容辭」,只...
「若國民黨看到這個結果還不提名洪秀柱,就天下大亂了。」前民進黨立委林濁水針對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以平均46%支持度通過國民黨防磚門檻做出評論,前行政院發言人胡幼偉受訪時說,「17日的中常會誰敢反對,等於是跟...
「柱柱姊」是「玉」不是「磚」,國民黨防也防不「柱」!國民黨14日發布總統初選參選人民調結果,參選人「母雞」洪秀柱分別以個人支持度50.762%及對比支持度41.645%,合計46.203%突破「防磚門檻」...
畢業季來到,青年卻正陷入高學費、高風險、高失業、低工資「三高一低」的生活困境,社會民主黨11日召開記者會表示,社會福利及教科文兩塊財政支出占總預算45%,但財政不足往往將其刪減,因此,社民黨提出以課徵資本...
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在10日中常委上發表國家方針後,支持度水漲船高!《自由時報》最新民調顯示,洪秀柱以30.745%支持度,突破「防磚」門檻。《蘋果日報》民調也指出,洪秀柱支持度略勝蔡英文4%。民進黨發言人...
「國家所有的法條、預算都由立法院通過,應該要資訊公開。」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執行長張宏林11日呼籲,各黨立委應在12日的第7會期最後一次院會中通過《委員會旁聽法制化》、《黨團協商透明化》等相關國會改革法案,還...
公民1985行動聯盟10日赴北檢告發共同創辦人醫生柳林瑋詐欺、侵占,這是繼獨立媒體沃草因財務問題而將他解職、北檢已他字案偵辦外的第二案,柳林瑋馬上在臉書上回應「相關指控絕非事實,本人靜待日後一切檢驗!」 ...
「依道不依勢,依志不依力,眾志成城、團結於正確道路上。」國民黨黨內總統候選人洪秀柱10日對國民黨中常會大談自己「贏的策略。」洪秀柱在國民黨中常會發表參選理念後,獲得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大力稱讚,也在網路上獲...
9位外交先鋒替「柱柱姊」背書,駁「B咖」一說!前外交部長程建人及歐鴻鍊等9位外交先鋒於10日公開替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站台,組成「國安顧問團」力挺,認為有能力就有資格參選總統,不用區分是什麼「咖」。洪秀柱表...
台灣新聞品質大不如前,近期自由時報「李艷秋為A書主角」報導更讓新聞專業備受質疑。公民參與媒體改造聯盟9日邀請學者及公民團體回顧十年來推動媒體自律的成效,並討論網路即時新聞和媒體性別盲的問題,希望藉由民團監...
金門要公投,爭取自由經濟示範區!「台灣競爭力論壇」9日在記者會上訴求透過公投,將金門設為自由經濟示範區的先辦試行區。海基會顧問謝明輝說,可透過示範區的設立,與福、廈兩地自貿區合作,搭上「一帶一路」的班車。...
《遠見雜誌》最新縣市長滿意度調查出爐,台南市長賴清德及高雄市長陳菊名列前茅,分別締下連續4年及3年市民滿意度5星的紀錄。對於前苗栗縣長劉政鴻滿意度蟬聯5星遭質疑民調可信度一事,《遠見雜誌》彭杏珠說,「民意...
「現在剩半年任期的立委,要通過僅9%支持度總統提名的大法官,憲政公信力何在?」總統馬英九補提名4位大法官將於10、11日完成公聽、審查,立委田秋堇9日偕同台灣陪審團協會、台灣永社召開記者會,認為如果任命通...
立院修憲委員會8日進入最後一場,由於國民黨立委希望18歲公民權、不分區門檻與不在籍投票及閣揆同意權一起包裹表決,但民進黨反對,修憲案恐胎死腹中。公民憲政推動聯盟8日聯合台灣守護民主平台等公民團體,於立院以...
副總統吳敦義表示,兩岸自2008年以來,進入真和平時代,外國來台觀光人數也將在今年超過1千萬人,如此現狀維持不易,他批評,這都不是綠營執政時代所能做到的。加上台灣出口中國已占總額的近40%,若以雞蛋放在同...
正當國民黨即將為總統初選唯一的參選人、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展開民調作業前夕,王金平7日出席中華傳統宗教總會成立大會面對媒體詢問時,意外的鬆口,回應徵召競選總統議題說,中國國民黨如果徵召他,他將「義不容辭」。...
中央、地方債台高築!全台負債達6兆5699億,苗栗、宜蘭更是嚴重超出舉債上限,但中央政府4日仍繼續發行公債,短短3個月已高達1000億。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表示,地方政府為爭取選票虛擲公帑,在財源收入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