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特稿】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京華城容積案遭到羈押,但羈押只是代表法官擔心串供,柯文哲尚未被認定有罪,然而他的人設卻早已因此案破壞。且因為柯文哲是主要在野黨主席,若檢調無充足證據就予以長期羈...
「京華城容積率案尚未有結果,若貿然停工更引起爭議!」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8日聯訪時指出,京華城大樓目前仍在興建中,並未有重大工安意外、未按圖施工與違反《都市計畫法》的狀況,若只因前市長柯文哲遭羈押就停工,恐...
「集結支持者,捍衛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的清白,還有對司法不公發出怒吼!」民眾黨立委黃國昌、張啟楷等人頭綁粉藍色布條、8日於記者會上宣布,除了晚上6點半在濟南路的抗議外,未來將會深入社區,甚至舉行客廳會,讓民眾...
因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明知增加過高容積給京華城恐涉違法卻執意為之,北院決定裁定羈押!北院5日的羈押庭判決文指出,本案為貪污犯行,造成共犯威京集團董事長沈慶京在京華城一案即獲有200餘億元之不法利益,影響社會層...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仍難逃羈押禁見命運!柯文哲5日傍晚坐囚車,由地檢署送台北看守所收押。他因京華城案遭檢方聲請羈押,但經北院裁定無保請回後,高院撤銷原裁定,5日北院再開羈押庭,最終檢辯2個多小時激戰後,在5點...
兩岸用AI交流!立法院長韓國瑜5日出席論壇,致詞金句不斷,他先說兩岸四地有「地緣」、「人緣」、「商緣」三緣聚合,合作潛力無窮,然後以企業家相信「沒有信心、沒有一切」、「窮山惡水出刁民」等道理,盼兩岸在AI...
兩岸工商團體透過論壇低調交流,立法院長韓國瑜出席卻不受訪!他5日出席「第10屆海峽兩岸暨港澳經貿論壇」,在會中發表簡短致詞後隨即離開。不過因為主辦方的安排,韓國瑜和與會人士均未對此次論壇透露太多訊息。 ...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又要開京華城案的羈押庭了!原本柯文哲由台北地方法院裁定「無保請回」,但經台灣高等法院審閱北檢抗告的相關卷證後,4日傍晚認為前台北市長柯文哲積極介入京華城案,撤銷柯文哲原裁定、發回北院重裁。...
賴清德的選舉補助款將作為照顧創黨黨員與培育黨內青年!賴清德4日中常會表示,盼民眾多關注巴黎帕運選手表現,未來也會持續深化國人運動風氣,以落實其「健康台灣」政策。外界關注各候選人選舉補助款,賴清德表示,他將...
「司法案件應有足夠證據才能辦理,若沒有就是政治追殺!」國民黨主席朱立倫4日於中常會聲援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京華城案遭北檢約談70個小時的狀況。他也指出,除了民生優先法案以外,國民黨在人事案將最聚焦大法官,未...
新會期各黨紛紛拋出自己的優先法案,民進黨想要總預算與4個人事案儘速過關,但國民黨也提出《財劃法》、《吹哨者保護法》,還揚言要總統賴清德重提大法官人選;民眾黨則要制定「不法關說罪」、推動《尊嚴善終法》。綜觀...
北檢3日正式對京華城案提出抗告!雖然北檢8月30日約談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與前台北市副市長彭振聲,懷疑兩人在京華城案中有收賄與圖利廠商,但台北地方法院2日裁定柯文哲無保請回、彭振聲羈押禁見。民眾黨則以民進黨近...
公開媒體補助來源、推動《反歧視法》、廢考監與不在籍投票與制定安樂死法源,民眾黨雖因主席柯文哲深陷爭議風暴,但立院仍積極提多項法案!民眾黨立委黃國昌表示,很多改革都是民進黨說要推卻一直跳票的法案,例如修憲廢...
「總統府提名大法官人選,從張文貞、姚立明、廖福特到劉靜怡都是自己人,恐失去超然性!」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林思銘2日召開記者會痛批,這次的提名名單酬庸的意味濃厚,未來恐被執政黨控制,憲法法庭能否中立運作都要...
總統賴清德近日任命無交通背景的行政院發言人陳世凱擔任交通部長,又提名曾擔任他競選總幹事的姚立明當司法院副院長,引發外界批評。如今,立法院仍有NCC與考試委員的人事提名任期已至卻尚未通過,這些人事若沒有藍白...
立法院將開啟新會期,重中之重是審查總預算與通過人事同意權!立法院新會期2日報到,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說,將以民生優先、朝野合作為基調,盼理性、嚴謹審查預算,人事權盼能有更多討論;國民黨團新會期的書記長林思...
北檢偵辦京華城案,聲押禁見前台北市長柯文哲等人,但限制閱卷方式只能筆記、不能影印,導致時間增加,法官諭知晚間8時開羈押庭。目前前台北市副市長彭振聲因身體不適曾戒護就醫,隨後又返回,民眾黨批評院檢對柯文哲主...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特稿】民眾黨主席柯文哲8月底因京華城案,先是「自願」配合檢廉單位調查,隨後卻接連遭北檢收押禁見。綜觀柯文哲目前京華城的案情,較明顯交代不清的所得僅170萬元,還不如前海基會董事長鄭文燦...
「希望透過民間召開國是會議,討論國家安全、社會安定與人民安心等議題,讓台灣社會更和諧!」前副總統呂秀蓮1日於民間國是會議指出,台灣民主發展至今,政黨仍對立、清廉政治還有很多改善空間,盼透過民間力量,讓台灣...
「很多國人對兩岸變局無感,政府該如何推動全民國防?」國是會議引言人唐彥博1日如此問到,有民眾認為:「台灣仍有人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國軍應該推動無人機而非全民國防!」;「政府如何化解國內分歧與兩岸對立?」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