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去年就業回春!對美國的非裔與拉丁裔族群而言,2014是豐收的一年,這兩大族群去年因低技能職缺的增加,新增就業數比白人族群還高。去年非裔男性的就業數共成長6.0%,女性則為4.0%,高出白人的1.2%與...
美國國會議員或許在各項議題上意見相左,但在信仰上則是有志一同。根據皮尤最新調查顯示,美國新科國會議員信仰主要以基督教為主,參眾兩院議員中高達90%的議員都是廣義性基督教信徒。 「調查中發現,美國大眾...
全球網民聲援《查理週刊》!以嘲諷激進伊斯蘭教出名的法國極左派刊物《查理週刊》(Charlie Hebdo)巴黎辦公室7日驚傳遭恐怖份子血洗。此一事件嚴重打擊新聞與言論自由,更引發全球網友透過社群網站聲援《...
Uber又被禁了!這次在北京。為打擊Uber、易到用車、滴滴專車等app叫車服務,北京市交通執法總隊隊長梁建偉表示,app叫車服務違反「非法營運出租車」的禁令,Uber在中國的業務勢將受影響。業界則普遍認...
《防衛新聞》7日報導指出,俄羅斯總統普丁已簽署一項法案,允許外籍人士(需會講外語)進入俄羅斯軍隊服役,至少可以服5年役期。俄羅斯軍事分析家戈爾茨指出,此舉將會使俄羅斯在中亞地區招募到更多士兵,增加俄羅斯在...
「誰還敢動筆?」知名瑞典插畫家拉斯維克在接受《今日俄國》訪問時,針對7日《查理周刊》遭到恐怖組織攻擊事件,表達對未來新聞及言論自由的憂心。他認為,目前類似《查理周刊》這樣的媒體一直受到某種無形的審查壓力,...
共和史上第一遭,土耳其基督徒終於可以興建新教堂了!這項決定係上週五由土國總理確認,對當地只占人口0.2%的少數敘利亞基督徒而言,不啻一大好消息。分析師指出,土國當政的伊斯蘭政黨有意以懷柔對待國內少數宗教,...
法國軍事雜誌《海與海軍》(Mer et Marine)的網站在6日時指出,法國將在4月時,派出唯一的核子動力航空母艦戴高樂號及其所屬的艦隊群,前往波斯灣進行戰鬥部署,以協助美軍打擊伊斯蘭國(IS)。 ...
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6日發布聲明指出,為打擊伊斯蘭國(IS),美國在去年已援助3億美元的軍事裝備給伊拉克,未來的兩個月中,還會陸續援助6台艾布蘭戰車及50多輛悍馬裝甲車供伊拉克武裝部隊使用。而駐伊美軍也正在...
印尼搜救中心7日證實,近日發生空難的亞航QZ8501號班機已經定位尋獲,並在爪哇海找到客機部分機尾,有機會找到尾翼的黑盒子,將可以提供調查人員更多線索,釐清飛機墜毀的主因。但搜救行動因天候影響進度緩慢,罹...
國際油價的崩跌,對能源淨進口國的日本而言,竟是個難得一見的喜訊。原來日本自從去年4月推出新增消費稅的政策後,一度使經濟陷入衰退泥淖。如今油價近半年來崩跌逾50%,不但可幫助航空業、製造商與零售業盈餘,並能...
國際原油價格6日已跌破50美元大關,來到每桶47.93美元的5年新低,分析師下看每桶可能跌入30美元的領域。一般分析,全球主要石油出口國將進行一場如火如荼的油價大戰,今年內油價將不可能由弱轉強。 《...
【台灣醒報記者柳天時美國特稿】在雙橡園升旗似乎是台灣自己的事,可是北京不高興,於是美國也講話了。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莎琪回答媒體詢問時說,美國「事前並不知道一月一日在雙橡園舉行的升旗活動;這一典禮並不符合美國...
為了遏制伊斯蘭國(IS)的擴展,美國總統歐巴馬重新派遣地面部隊回到伊拉克,指導及培訓伊拉克的戰鬥部隊。而隨著美軍的重返,美國也提供大量的防地雷反伏擊車(MRAP)供伊拉克部隊使用,提升伊拉克打擊IS的能力...
歐元今年將有大災難?隨著希臘危機再起、歐洲央行推出量化寬鬆(QE)機率大增、以及美元稱霸全球,今年歐元匯率恐將持續走弱。倘若未來歐元區通縮危機不減、失業率仍高掛在歷史高點上,歐元匯率的跌幅恐將持續加劇。 ...
日、澳首度合作造潛艦!根據日本《每日新聞》5日的報導指出,日本提議將與澳洲採合作的方式製造新潛艦,而非出售全新的潛艦。對此,澳洲政府也表示正面的態度,兩國可能在2015年底完成簽約,這也將是日本首次與他國...
阿富汗總統甘尼4日指出,若打擊塔利班的目標已獲得顯著成效,阿富汗與聯軍應「重新檢討」駐阿富汗聯軍於2016年撤離的時間表。駐阿聯軍統帥坎貝爾表示,目前阿富汗軍隊的實力已足夠阻擋IS(伊斯蘭國),更遑論塔利...
伊朗國會日前提出草案,允許警方與志願軍可矯正女性的衣著,但4日該案遭憲法監護委員會以違憲駁回。近年來伊朗女性積極爭取除去傳統服裝限制,透過社群網站掀起除頭巾革命,但伊朗國會卻立場強硬,和傳統宗教領袖聯手,...
針對希臘左派政黨揚言捨棄撙節、重談紓困條件,德國梅克爾政府日前透過德國媒體表示,若此情形發生,將放手讓希臘離開歐元區。總理梅克爾雖認為情況得以控制,但多數經濟學者認為將引發災難性的動盪,嚴重甚至導致其他歐...
日本女性巾幗不讓鬚眉!日本有愈來愈多艱苦型工作,包括卡車司機與建築工人開始接納女性為勞動力來源。日本政府也已設立工作小組,希望在未來5年內增加女性的營建業勞動人口至20萬人。業界認為,未來勞力密集型職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