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發會13日通過1414億國發計劃,將在113年前投入進行公共建設,包括台9線花東縱谷道路及台鐵車輛汰換等,並落實地方創生,另外加上對AIoT、5G等的投資,盼對台灣經濟有拉抬的效果,帶動人均上看3萬美元...
「全年經濟成長率下修為1.55%!」台灣綜合研究院9日預測2020年台灣經濟,因疫情關係下修台灣經濟成長率為1.55%。但院長吳再益看好半導體、電子零件、資通訊產品,可撐起台灣製造業及出口半邊天。創始人劉...
因為疫情導致消費模式改變,8成企業擔心衰退、59%企業認為需要加速數位轉型與風險管理!資誠9日發布「新冠時代企業領袖調查」指出,企業面對疫情、貿易衝突,開始從美、中分散風險至德國、越南或印尼。另外,因應消...
「在疫情持續困擾下,貿協要數位轉型,以更多線上展覽行銷台灣!」總統蔡英文7日在外貿協會50周年茶會上表示,疫情凸顯數位經濟的重要,貿協面對疫情挑戰要繼續努力,經濟部長王美花則希望貿協持續推廣線上展覽,協助...
「品牌要成功跨足海外,可先與其他廠商合作進行小規模試賣。」Facebook邀請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及FedEx、SHOPLINE和未來實驗室等企業代表於2日舉辦線上講座。眾人一致表示,品牌欲往海外擴張可先結合...
目前房市買氣桃園最熱、雙北次之,外資正瞄準台北外環南港等區域投資商辦!戴德梁行2日分析商辦買氣,以桃園市23%最熱,台北市20%,新北市16%次之。調車場開發案追隨南港BOT商場腳步,將可帶動南港軸線帶狀...
「V型復甦不必期待,全球經濟最快明年春天,慢則秋天復甦。」富邦金控首席經濟學家羅瑋1日指出,全球央行快速擴大資產負債表刺激經濟,隨著國際油價回升,各國股市逐漸恢復穩定。不過,下半年市場存在4大不確定因素:...
「預測下半年台股走勢仍會優於其他亞洲市場,指數上看12800。」富邦投顧董事長蕭乾祥1日在財經趨勢論壇指出,疫情讓美國新興科技股超越傳統產業類股,遠距科技的前景持續看好,而當貿易戰讓供應鏈轉單,台灣的重要...
「未來也可以用LINE PAY搭公車,當個『聰明用路人』!」交通部長林佳龍30日出席「智慧公共運輸座談會」時表示,未來大眾運輸也要加強數位轉型,將推動多元支付與跨域整合,提升客運品質,以鼓勵民眾多搭乘大眾...
開放數位身分認證,鬆綁金融科技規範以幫助創新!金管會29日舉辦金融科技座談會,金融業者建議,可建立金融科技創新園區,取代金融監理沙盒做試驗場域;提供政府資料庫中不侵害個資的部分以供查詢;並用數位實名制取代...
內需提升帶動股市明顯回溫,下半年景氣則要看國際疫情發展。國發會29日公佈景氣燈號, 5月份景氣保持黃藍燈,其中股票指數轉為綠燈。經濟發展處處長吳明蕙表示,民眾生活逐漸回歸常軌,餐飲及零售業隨之回溫,遠距交...
7月1日起,3倍券可用口罩APP申請,並可於超商、超市取貨,刷卡可從3大銀行提取現金,無須擔心防偽。行政院29日召開3倍券使用說明記者會,政委唐鳳鼓勵民眾以線上預購或是電子支付等方式領取3倍券,但也可於1...
「數位轉型不只企業體質要改善,還要讓客戶體會到服務更便利!」資誠會計事務所23日發布「金融業領袖」報告,金融產業服務副營運長郭柏如分析,金融業隨著疫情都開始數位轉型,但更重要的是呈現給客戶的便利性。國泰投...
「通貨膨脹現在還沒發生,但景氣回溫時可能要小心!」北威董事總經理、前財政部長劉憶如22日在北威論壇表示,美國、歐盟為紓困大量印美元、歐元,也造成各國及企業大量發行垃圾債券,如果政府沒辦法收到稅,企業沒有營...
「美中貿易戰阻滯香港經濟,台灣會否被看上成為備援中心?」台新投顧總經理李鎮宇22日在北威論壇表示,美中貿易戰砲火波及香港,如果要找備援中心,台灣實力足以跟新加坡一爭。但由於利率太低,錢都在找實體經濟可以去...
「全年經濟成長率保1.8%,下半年內需回溫將帶動景氣。」國泰金控與台大合作計劃團隊主持人徐之強22日指出,觀察後疫情科技業的轉單效應、宅經濟持續成長帶動5G、AI發展、民眾對景氣復甦信心度高,以及政府推3...
「疫情做得好的國家,有口碑就有壓力。」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米勒公共事務中心教授林夏如22日指出,如果中國在短期內先開發出新冠肺炎疫苗,就有機會重新取得國際組織主導權。台灣不能滿足於短期游擊戰的勝利,不管是抗疫...
「TRF銷售缺失,金管會為何對別的銀行能開罰,匯豐卻不罰?」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18日痛批,匯豐銀行大量推銷TRF衍生性金融商品,但未讓投資人充分瞭解衍生性金融商品特性,讓投資的個人及企業承受極大風險,金管...
「金融科技需要跨部會整合管理。」金管會17日邀4大科技協會及專家座談金融科技,主委黃天牧特別採方型座位以示對等。業者希望虛擬貨幣、智能合約等都有對應主管機關,學者則認為,與其島內競爭不如放眼國際,甚至利用...
「產業轉型除了資金,最重要的就是人才。」國發會主委龔明鑫17日參加三三會時表示,各國供應鏈型態改變,多量少樣、專業分工,長鏈變短鏈,台灣的機會將會增加;但要保有不可取代的關鍵技術,打造亞洲高階製造中心,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