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宋秉謙綜合報導】太陽能的低廉成本電力,或許是照亮非洲撒哈拉沙漠黑暗的曙光!據外媒26日晚間引用再生能源智庫數據,非洲過往是電力普及率最低的地方,但過去的一年內,中國向非洲出口總容量達15吉瓦的太陽能電池板,成長幅度巨大。分析認為,中國出口激增的原因是中美貿易戰,設備成本下降、國內過剩而拋售,對非洲發展是正面效應、獲取便宜能源。
陸出口便宜太陽能
非洲陽光充足,太陽能一直都被視為是他們的能源解決方案,加上國際再生能源機構(IRENA)去年的數據,太陽能光電模組成本暴跌,已經成為最低廉的能源之一,然而此前,非洲裝機容量僅略高於18吉瓦(GW),在全球太陽能佔比僅1%,原因是缺乏投資資本和基礎建設,但非洲黑暗大陸似乎迎來能源轉機。
根據權威媒體《德國之聲》報導,英國可再生能源智庫數據顯示,中國出口太陽能裝置湧入非洲,短短12個月內,輸出15吉瓦的太陽能電池板到非洲。
對比歷史資料,非洲太陽能工業協會(AFSIA)估計,從2000年來,非洲太陽能總裝機容量約為75吉瓦,而近1年內從中國獲取約15吉瓦的數字,可看出成長有多麽可觀,其中有一大部分來自阿爾及利亞的一個大型專案(約3吉瓦),而過往被視為能源極度短缺的撒哈拉沙漠以南,也陸續獲得太陽能,包含贊比亞、盧安達、塞內加爾、象牙海岸與奈及利亞等國。
奈及利亞被看好
AFSIA執行長范祖伊倫特別點名奈及利亞,看好他們能超越南非、成為非洲的頭號太陽能市場,因為奈國此前都靠著柴油補助,只要柴油價格不再具有優勢,人民改為使用太陽能是能預期的。目前非洲前兩大經濟體南非與奈及利亞的進口量分居前二,而阿爾及利亞則是第三大進口國。
分析指出,非洲這次獲取的太陽能裝置暴增,更是便宜,原因是中美貿易戰後,設備成本下降,中國國內產能過剩、迫切需要開拓新市場,而非洲有6億人缺電,配合低價成為最合適出口的市場。
各界努力助非洲
但即便如此,中國輸出的這批太陽能板能否快速在非洲投入發電,考慮到執行的速度與窒礙不小,要普及到非洲各地民生使用未必那麼快,肯亞經濟學家施克瓦帝則指出,非洲大陸對進口技術的需求還是很大,不僅是中國,非洲也歡迎來自歐洲、美國低廉的能源。
根據《能源資源網》報導,歐盟委員會已配合南非政府調動了155億歐元,作為整個非洲能源專案的資金庫;而能源部門指出,世界銀行與非洲開發銀行合作的「300號任務」,旨在2030年提供3億非洲人獲取電力能源。各大國際組織都在為點亮撒哈拉沙漠、做出一步步的努力。